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转变到现象学存有论 ,这个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乃以现代科学革命为其深刻的背景和动因。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作为独立学问既在一般哲学的总架构和总背景之中发展 ,又回应科学发展和革命。随着从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过渡到库恩的历史主义 ,科学哲学发生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从存有论层面而言 ,实在性和有效性问题仍是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关注焦点。问题是 ,尽管实在性仍是现代科学乃至未来科学的支柱 ,但是现代科学革命及科学的后来发展皆展示了科学实在性的新面貌或者说真实面貌。现象学存有论在很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格心理学发展路径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8,31(2):504-506
金文以现实困境为切入点,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反思.第一,对中国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现实状态进行了剖析.第二,以Mind和Mentality的区别破解了西化与本土的争论.第三,分析了中国人格心理学现实困境的两大根源:文化的错位和文化的缺位.第四,以文化排异性困境和文化缺位性困境为标准,从科学哲学层面反思、区隔和辨析了中国人格心理学的两种独立路径,即知识论层面的表层反思和方法论层面的深层反思,前者以本土化与方法论的拿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后者以本土与方法论的独立为主要特征.通过分析两种独立路径对文化排异性困境和文化缺位性困境破解程度的优劣而得出结论:只有探索和建立坚实而有效的本土方法论,才会有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构建和发展的康庄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知识领域,“革命”的概念一直被频繁地使用着,但对这一观念的起源却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拟以几乎同时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168)和由牛顿《原理》(1687)完成的“科学革命”为契点,探讨与重新解读“自然法则”(naturdhw,或hwofnature,根据不同场合分别译为自然法、自然规律)有关的革命动机。这两场革命共同推动资产阶级运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和知识手段登上历史的前台,而具备了所谓近代化(modernization,即现代化)的特质,并影响到后来以革命名义行事的普遍心态。一、“革命”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科学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进展,一些新的宗教和伦理问题被提了出来。大众目前普遍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科学家中很多人信仰宗教?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在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因素产生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崔树芝 《孔子研究》2018,(6):122-129
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在其思想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追溯科学由以产生的西方文化传统,对西方科学源流进行反思。他把西方科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理性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他既肯定西方科学的成就,也认识到科学的限度,并对科学主义思潮进行批评。他视科学为人类文明中的理性,并顺着康德的思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最后"穷智见德",提出"仁智双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与近代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根本上,基督教不是科学的反对性力量,而是近、现代科学的诱发性和促进性力量。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对基督教与近、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予以澄清一、基督教和科学关系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混合阶段、分化阶段、对立阶段、各自独立发展又相得益彰的阶段;二、基督教是近代科学得以产生的最基本的促发要素;三、宗教与科学属于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不会构成根本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中国儒学文化在东亚文明史上的影响,从古代直至近代乃至于当下,诚可谓绵延千年,蔚为壮观。然需要注意的是,东亚的近代化是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发生的,在西学思潮的冲击下,东亚各文明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展开过对于以往以儒学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反思,且这种反思不仅经受了异质文明价值观的严峻挑战,更进一步与其自身文明所经历的诸如时局的变迁、观念的更迭等内部原因发生着直接的关联。作为儒学文化核心的孔子及其学说,自然无法脱离这一文化重建的历史大势而置身事外。本文所涉及的近代日本文化史上有关孔子形象的论说,便分别产生于近代日本的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为我们研究中国与近代日本的文化互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争论的一种体现形式,中国近代以来产生的数次“中医废存之争”,为人们理解现代科学的社会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视角.从科学社会学视角对“中医废存之争”进行剖析,论述这种科学争论的历史演变、社会形态以及文化意义,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科学争论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性进入它的晚期阶段,现代社会的反思特性得以充分凸显,而对科学价值的思 考构成了这一反思的重要方面。在元话语的层面上,现代性的反思性和现代科学所隐含的价 值问题,本身又构成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对象。本文试图在重新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社会学哲学基础的分析和批判,追溯价值中立原则的 历史基础,并在历史观基础上重新理解和审视现代社会科学的合法性根据。 一、知识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 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先于社会科学而产生和确立,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科学远 离人类的价值判断。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虽然对宗教传统有不小的冲击,但由于它特有的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自然会对哲学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进行反思。近几年来,在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  相似文献   

11.
宗教文化与中藏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于宗教而言 ,在其发展早期 ,深受宗教的影响。如果我们忽视了宗教这一层面的意义 ,就不能真正了解医学文化的所有精髓 ,尤其对于中国传统医学而言更是如此。在近代西方科技繁荣昌盛、普及全球之后 ,惟有中国传统医学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 ,人们又不断地以西方科学的目光与标准来审视、衡量、评价、要求、改造这惟一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科学。研究与之产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宗教文化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在传统医学知识上的有用见解。1 宗教文化与中医中国三种主要宗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三教”是道教、儒教和佛教。中医常用…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科学认识论产生于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它是科学认识论的一种新形式,既与现代科学认识论相联系,又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新范式。然而,由于其无法正确处理混沌与有序、决定论与非充分决定论、现实性与可能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范畴,而无法成为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新趋势。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是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最适当的选择。一、现代科学认识论向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转变现代科学认识论以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思想为基础,它着眼于对世界的袪魅以达到对世界的控制。与其它哲学认识论不同,现代科学认识论的形成明显早于现代哲…  相似文献   

13.
论主体客观性的原则与范畴杨俊一究竟怎样才能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地界定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为,必须首先明确以下两点:(1)不能把哲学原则等同于划分哲学派别的原则。(2)马克思的哲学原则是近代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主体与哲学原则1.突出主体的作用是近代科学影响哲学思维的必然结果,不是区分哪个哲学流派的特有标志。近代科学的长足发展及其在世俗生活中成功的应用,在哲学上具有两点意义:第一,知识就是人或主体的力量;第二,科学取代了哲学直接研究世界的地位。这就迫使哲学的思维范式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主要从主体出发,反思科学的方法,通过对构成知识的感觉要素和观念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以达到建构“科学的科学”的目的。2.主体与客观性的原则。应该明确意识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表明,突出主体并不等于突出主观性。历史的逻辑恰好相反,从主体出发却是为了限制主观盲目性,寻求类似科学客观性的哲学原则。无论是以培根“归纳三表”为代表的经验论,还是从笛卡尔“演绎四步”为代表的唯理论,都把能够避免主观性,有助于揭示知识客观性的原理作为自己的哲学原则”。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客观性的理解不同,经验论把客观性理解为观念对感觉的可还原性;唯理论把  相似文献   

14.
顾红亮 《中国哲学史》2007,1(3):112-120
在梁漱溟的哲学里,存在两种科学概念:作为知识的科学与作为文化与价值的科学。在他看来,古代中国不是不能而是认为没有必要发展科学(文化)。古代儒家文化没有走科学(文化)的路子,并不一定意味着儒家文化中存在着反科学(知识)的思想。由于有了两种科学概念,梁漱溟对科学的态度呈现出某种复杂性,既批评科学的泛化发展倾向,也认可科学分化与合理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系统科学自20世纪40年代系统论的创立到当前的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研究,已发展成蔚为壮的庞大学科群,形成当代重要的科学思潮,并代表着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理解系统科学作“最大一次科学革命“的意义,加强对系统科学的认识与研究,进而超越西方近代的还原论科学统,开创整体论科学研究的方向,对于中国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系统科学:从构成整体论到生成整体论系统科学的实质与核心思想是“整体论”,但作为科学的规范转换,系统科学从还原论向整体的转变有一个]化的过程。从以还原论为基础增加辅助性假设(如部分间相互…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教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中医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 ,它成形于2 0 0 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成熟于中国古代 ,是目前我国惟一纳入国家高等教育的传统学科体系。在现代知识成倍速增、现代学科林立并飞速发展的环境中 ,向打下现代科学知识基础的中医大学生传授具有陌生语言结构、陌生思维方式的传统医学 ,不可避免地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矛盾 ,直接影响着中医教学的效率 ,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些矛盾及其作用 ,势必影响实现继承、整理和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伟大目标。1 现代科学环境与中医学所谓现代科学 ,是在近代科学基础上 ,人们在现时代生产和科学实验等各…  相似文献   

17.
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科学文化一词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而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 ,如何理解科学文化、如何更好地从事科学传播 ,存在着各种意见和看法。 2 0 0 2年 1 1月 2 1~ 2 2日 ,京沪两地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聚集上海 ,举行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 ,就科学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科学文化具有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固然可以不同 ,但是与会学者一致认为 :需要从思想层面 (包括人文的和科学的角度 )和社会实践层面对科学和技术的文化意义进行反思 ;需要发展多角度、多层面的科学文化 ,包括传统科普(知识性科普 )、“…  相似文献   

18.
自由,生发于社会,演绎于概念,它以思想移居的方式构筑了自身的历史。社会史与概念史交织的每一个时段都以思想驿站的方式标度着人类对自由的领悟水平。以概念史观之,在希腊城邦民主制的鼎盛时期,自由的概念是缺位的。希腊化时期,自由从人类的存在方式第一次变成为人类反思的对象,自由的概念史才开始其观念的里程。从发轫于伊壁鸠鲁哲学和斯多葛哲学的对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最初觉解,到近代社会形而上学自由观的确立,自由的概念一经生成,便乘着逻辑的翅膀飞升出一条相对独立的精神轨迹。而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批判所创立的"历史科学"则为自由概念史开拓出"社会现实"这一新的思想栖居地。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际上就是一次自由的思想移居,它并不是自由自身发展的断裂,而是关于自由的一个新的理论视域的开启,是自由从思辨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职业会塑造人的品格,反思会改变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道德行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是否让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加善好。这一问题既关乎知行合一问题、也关乎职业伦理问题。近十年来的心理学、实验哲学的经验调查研究表明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按照韦伯的立场,学者应该以学术为内在天职,不应该以道德规范要求学者,从而降低学术研究的真理性。价值中立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但问题在于,伦理知识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特征,要求反思/知识和行动的内在关联。理解反思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两个面向(经验与规范),有助于理解伦理学本身的性质,从而对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自从哥白尼革命之后,自然科学以其独立的姿态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一股巨大动力。科学所获得的惊人成功,引起了人们对科学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人们从不同方面对科学进行反思,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科学,把握科学,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西方科学哲学从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方面对科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科学学则以科学自身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观点,综合地探讨了科学发展的规律以及科学活动的结构和动力。从科学学分化出来的另一重要分支——科学社会学则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