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天主教入华,不可避免地将其思想议题传入中国,自由意志论即为其中关键学说之一。本文首次详尽地考察了明清之际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学者在讨论人的libero arbitrio(自由意志)时,对libertas(liberty, freedom)的汉译和理解。在经院哲学和宋明理学语境中,他们在涉及libertas时,多译作"自专""自主",但亦有人写作"自由",故中文世界对西方神哲学核心范畴"自由意志"的诠解在明清之际即已出现。本文分四部分。第一,《神学大全》中译本对libero arbitrio的译解;第二,明清之际各修会传教士对libertas的不同译解;第三,当时中国天主教学者的理解及用法;第四,"自由"和"自主之权"这两个现代译名在明末清初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2.
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鲜有的由中世纪神学哲学家们正式提出并加以深入探究的纯粹哲学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备受争议的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中世纪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神学哲学家都探讨过自由意志问题,阿奎那则是其中最具转折性、综合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人物。在阿奎那之前,中世纪思想家们的自由意志论主要是在道德视域下、与道德善恶和道德归责等问题联系在一起。阿奎那在继承奥古斯丁主义自由意志论的基础上,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智选择和波埃修的理智自由意志论等观点,创立了一种完备的理智主义自由意志论,实现了中世纪自由意志论从道德主义向理智主义的转向。这种转向在经院哲学晚期和近代引发了深远效应。  相似文献   

3.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证明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和深化,最后在近代哲学中才被自觉地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经院哲学对此问题的思考典型地表现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及其所引起的争论中,这个证明在近代的笛卡尔哲学中再一次得到重申,并且遭到了康德的致命批判。后来,当黑格尔对这一证明以及康德的批判进行再批判时,才揭示出它所包含的思维与存在相同一的深刻内容。一、本体论证明的提出及其思想实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最初是由安瑟尔…  相似文献   

4.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基督教神学思想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是依据"精神"而展开的,因此他的神学思想就可以称之为"精神神学”.在其中,基督教传统的神学主题,如三位一体、创造论、人论等都有着精彩的哲学式演绎,而黑格尔的神学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他的宗教哲学之中.因此,本文将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尤其是他的宗教哲学入手,来分析"精神”是如何在其中起到灵魂式的构建作用的,并进而从精神的自我发展中来考察它是如何在黑格尔哲学中演绎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  相似文献   

5.
在爱克哈特生活的中世纪晚期(13-14世纪),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神学达到高峰、已近没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爱克哈特作为多明我会的神秘主义者,将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和新柏拉图主义融会一体,创造出自己独特而高度灵性化的、以"成形-教化"思想为基础的"神人合一"的神秘主义神学。在源远流长的精神历史里,爱克哈特的灵魂火花、教化循环和神人合一的构想,是德国早期教化观念起源和转化的重要背景。他的教化观念蕴含着一种时代精神的转变,架起了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到德国古典观念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路德的救赎学关注的问题是:人如何可以得到施行恩典的神?他最初经由认识论转向完成神学思想上的蜕变.路德的十架神学以保罗神学为出发点,在救赎学上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自然神学及其荣耀神学,颠倒自然神学与道德行动主义的根基,终结人类理性以及道德在救赎上的作用与地位.路德的救赎学以十架神学为自己的理论根基,由此而发动一场范式转换,并主要通过一个拉丁文单词solum(惟独)而完成.路德的神学革命,在教改之初就已经辐射到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诸多方面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路德神学蝴蝶煽起的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7.
如所周知,在讨论和阐述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哲学时,法拉比(阿尔法拉比)、伊本.西拿(lbn Sīn,拉丁名字为阿维森纳,Avecinna,980-1047)和伊本.鲁西拿(Ibn Rushd,拉丁名字为阿维洛伊,Averroe,1126-1198)等几位阿拉伯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我们永远回避不了。这里所说的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指的是中世纪存在于阿拉伯世界且主要用阿拉伯语所写的哲学。但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哲学所介绍和阐释的则是欧洲的哲学。那么,我们在讨论和阐述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经验派的自由观近代哲学一扫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的一统天下,自由问题也不再披着神学的外衣被曲折地提出,而直接表现为自由与必然冲突的重大哲学问题,这个冲突实际上是时代的冲突,自由成为整个时代与社会的重大课题。英国经验派的自由观,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经验派的始祖,他把探讨终极因的形而上学斥之为无用物或献身上帝的处  相似文献   

9.
西欧中世纪政教二元的政治体系造成了教俗双方在权力领域相互斗争又相互制约的局面.教俗双方的较量引发了关于基督教世界最高权力的争论.争论双方引经据典,以辩证法为工具,捍卫各自的政治立场,从而促生了经院哲学.因此,经院哲学的发展与政教之争的进程息息相关,是政教之争在哲学和神学领域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张俊 《宗教学研究》2012,(1):191-199
在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形式和光辉是美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元素。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光辉是一种垂直维度的无限深度,形式是一种水平维度的有限延伸,二者垂直相交形成美(荣耀)。美是形式与光辉结合的产物,这一古典美学思想源自中世纪神学美学,巴尔塔萨继承过来加以新的发展——在其神学美学视域中,形式与光辉只有在基督中才能完满结合在一起,生成无与伦比的至美——上帝的荣耀。由之,巴尔塔萨建构起一种神学美学基督论或基督论美学。 张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是13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其学说在1879年被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天主教的官方神学和哲学,他本人被尊为“天使博士”。对于托马斯这样一位在哲学史和神学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人物,面对他所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后世学者倾注了大量心力,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一中国大陆对托马斯·阿奎那研究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也可称为三个角度:其一是有关著作的翻译;其二是中世纪哲学神学研究中包含的阿奎那研究;其三是单独对阿奎那本人的研究。1 有关著作的翻译中国人最早认识托马斯·阿奎那得益于来华传教士对…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阿奎那的道德神学思想代表中世纪道德神学发展的高峰,其良心观念是其道德神学思想中的组成部分,并在《神学大全》和《论真理》中有充分的说明和阐述。《神学大全》大体上是对《论真理》的总结,本文将以《神学大全》为主要材料分析阿奎那的良心观,主要内容包括人的理智、自然法、良心和良知、服从良心的义务等。良心被认为是伦理道德判断的一种机制,对良心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自然本性的目的,规范人们的世俗道德生活,引导人们行善避恶。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托马斯主义(亦名新经院哲学)在罗马教廷倡导和支持下,作为天主教唯一的官方哲学在全世界强力推行。当初,罗马教廷曾发表一系列的指示、措施和命令,如:托马斯主义在“维护天主教信仰和思想方面具有永恒的有效性”;各地教会“必须按照天使博士圣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重建天主教哲学”;在罗马设立“托马斯学院”,作为全世界新托马斯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卢万成立“哲学高等研究所”,在多伦多成立“中世纪研究所”,为全世界培养研究人员和教师;1914年开列了人由灵魂与肉体组成的统一实体等二十四个哲学基本命题,作为宣讲新托马斯主义的原则;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明文规定,所有天主教大学和修道院,“教师必须按照并牢牢掌握天使博士的理论、学说和原则,进行哲学和神学的教学”,对培养神职人员的修道院,还特地制定必须实行二年和四年的托马斯哲学和神学的教学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中,"最后之神"是篇幅最短却又极关键的部分,向来惹人遐思又令人却步。塞杜尔在比较了其他著作之后,指出《哲学论稿》承载着海德格尔的基督论,而且目的就是"最后之神"。本文首先引述这个具有争议性的看法,从《哲学论稿》的遣词用语、论证内容出发,并与相关思想家如布尔特曼和谢林作比较,指出海德格尔确曾受他们启发,但也显示出思想上的差异。接着,本文从更宽阔的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脉络来评估其神学关怀,并指出以神学方式阅读海德格尔及其现代状况的意义。《哲学论稿》和同期作品反映出了一位当代西方思想家在面对现代转向时如何试图建构一种圣俗交织的现代话语。传统基督教义虽有参考意义,却未能完全处理其中问题,而纯粹哲学又难以处理神圣问题而陷入失语,故比较进路或许能对这种现代状况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伦理学的研究视野和考察视角随其历史的演进而滚动式地拓展。在希腊罗马伦理学中 ,只有哲学视野 (含存在论、认识论、人性论、生存论等视角 )。在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中 ,神学视野 (含神性论、神人关系论、灵魂论等视角 )统辖哲学视野。在近代西方伦理学中 ,哲学视野是脊梁 ,心理学视野 (以情感论视角为主 )和神学视野为两翼 ,而其他诸视野———如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生物学的视野———充当侧肢。在现代西方伦理学中 ,哲学视野 (在原有视角之外新增价值论等视角 )、语言学视野 (含语义学、语用学等视角 )、心理学视野 (在原有视角之外新增潜意识论、发生认识论、需要—动机论、环境—行为论等视角 )和神学视野四强争雄的格局呈现出来 ,其他诸视野———生物学的、人类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视野———则扮演配角。研究视野和考察视角的不断拓展为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阳光书系     
《为什么我成为无神论者:一位传教士为可抛弃了基督教》该书叙述了一位基督教福音派传教士转变为无神论者的思考和历程,内容涉及哲学、科学、神学等多个领域,强有力地反对了基督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人也可以过有意义的生活。对此  相似文献   

17.
经验论哲学在当代的新形式──范弗拉森建构经验论介绍赵妙法经验论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从中世纪作为经院哲学的异端的唯名论,到近代与唯理论平分秋色的经验论,再到现代以孔德、马赫为代表的实证论,直至本世纪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论或逻...  相似文献   

18.
通常在追溯实践哲学传统时,都会上寻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哲学,然后就会跨过中世纪哲学而直接到近代哲学的传统,因而往往忽略了中世纪哲学传统对实践哲学的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该文选取深受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中世纪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分析对象,以《神学大全》中论述人的部分为基础,着重阐释他从实践伦理学角度对实践—行为的三重区分。同时,本文也指出在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实践与制作也不可以等同,即,作为伦理行为的实践与作为机械工艺的制作所遵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历史观的三个阶段陈耀彬,杜志清(一)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朴素的社会历史观。它是朴素的直观的,具有以下两个特点:(l)和朴素的自然观相结合;(2)和原始宗教神学相结合。他们关于世界万物本原的思想,自然也是指人和社会产生形成的基础。随着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复杂化,一大批"智者"把哲学研究的中心从自然转向人和社会,着重探讨了社会制度的本质和起源、人的知识的本质和起源,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名言。在解答上述问题中,既有有价值的思想,也有充满神秘主义和天命论色彩的东西。(二)西欧封建制社会的神学历史观。《新约圣经》的产生标志着神学历史观的确立。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系统地阐述了神学历史观,他提出的历史"预定论"在理论上深化了神学历史观。阿奎那神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神学历史观发展到高峰。中世纪以"神创论"和"原罪说"为重要内容的唯神史观,是对古希腊朴素神学观念的否定。古希腊人敬奉的多神教,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人神合一。而中世纪的唯神史观,把神看成超越世俗、创造一切的万能的精神实体。《圣经》所确立的神学历史观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三)酉欧近代资本主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1962年第5期介绍了北京高等.院校有关同志在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史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次接着介绍由中世纪到17世纪这段时期中西欧各国哲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封建主义时期西欧各国哲学发展中的问题关于这段时期的哲学发展史,争论最大的是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理解中世纪哲学中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道路问题。大家知道,封建主义时期的西欧和封建主义时期的中国不一样,天主教神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