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兼谈对存在的诠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常伴随哲学思维的发展与创新 ;存在范式的转换 ,通常伴随存在的诠释方式的转换。 2 0世纪以来 ,人类思维 (包括哲学思维 )正发生静悄悄的但又是实质性的变革。反思并自觉地凸显这一变革 ,对把握当代哲学的特点与走向来说 ,是一个基础和前提性的工作。本文拟从诠释存在的思维前提入手 ,对这一变革做一粗浅探讨。我的基本观点是 :传统哲学思维是实体思维 ,现代哲学思维是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对关系思维的进一步深化 ,客观上要求我们明确主体和实践视角 ,进到实践思维。当然 ,哲学思维方式的概括、表述可以是多角度的。我…  相似文献   

2.
谢永康 《学海》2002,(3):115-119
寻求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合理的理论方式必须立足于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 :实践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意义的范畴 ;理论思维只是实践的一种方式 ,并不能获得一个外在于实践的“阿基米德点”。因而 ,实践哲学的理论活动便只能是对生活世界内某些成为“问题”的有限方面进行批判。实践哲学的理论方式蕴涵着一种新的真理观 ,即批判的真理。这种真理源于生活世界存在的事实性 ,并作为理论哲学真理符合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哲学的变革 ,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为逻辑学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变革以及将西方科学思维运用于中国思想领域的研究进行的。进而形成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两种形式 ,即“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思维 ,二者各执一端 ,均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都不适合逻辑学的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中西融通式思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评价客体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具有崭新特质的思维,也即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实践思维”。 1 实践观点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物的本质性活动,实践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只有在以生产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产生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思维与  相似文献   

5.
一、“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一般的理论思维之所以不“反思” ,或者说不自觉地“反思” ,是因为在这些思维中 ,“思想” (thinking)与其对象———“存在” (existence)总是相互外在的 ,“思想”只是空洞的有欠缺的东西 ;而哲学之所以专事反思 ,是因为在哲学思维中 ,“思想” (thinking)与其对象———“存在” (being)是内在同一的 ,“思想”是唯一的“存在” (being)。“哲学”要“反思” ,必须把“思想”本身作为思维的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作为思维对象的“思想”不是实存的“存在者” ,而是使“存在者”成为可能的“存在”本身。在知…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育选择有以“善”为核心和以“正当”为核心的两类价值定位 ,因而 ,对现代生育伦理问题的理论解释 ,不能只是其中的任何一种思维路向 ,而应当是两种思维路向的合理整合。  相似文献   

7.
《世界宗教文化》2023,(2):188-188
张彤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213千字本书尝试在中印思维方式融摄的视域下,立足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以僧肇“中道思维”“即体即用”思维为切入点,从辩证思维方法论层面探讨僧肇对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大乘空宗般若学辩证思维的融汇与转换,阐释了僧肇佛学思想的特质,并一定程度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的理论特点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论哲学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但如果从根本上说,哲学则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法,用恩格斯的话来表示,即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一、哲学是一种思维方法思维,这是人脑独具的特征,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活动的方法按其所适应的范围可以分为三类,这就是思维的普遍方法、一般方法和个别方法。思维的普遍方法就是思维的哲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植根于人类生产操作方式,来源于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追溯中国传统哲学整体性思维方式之源,其基本框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大体确定下来。如果说,先秦诸子中的儒道两家,再加上稍后的阴阳五行家是从世界本源或本质一般思维层面合奏出了这一基本旋律,那么孙武则是从军事学的特殊层面参与合奏的佼佼者和第一人。即是说,孙武在以战争为特定的思维对象进行分析时,是从一种类似于整体性的原则出发,把战争活动当作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对待的,表现了一种注意“联系”和“关系”的致思倾向。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0.
论价值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价值现象与对价值现象的思考古已有之,但一般价值论的出现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孕育、产生于“拟科学”的认识论哲学氛围之中的价值论,一直未能建构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习惯于移植或模仿科学的方法,或照搬认识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价值问题。这导致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悖谬。价值论自身的特性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对价值生活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探寻和建构恰当的、切合价值论的思维方式。一、以生活实践为范式的实践思维在拟科学或科学认识论的哲学氛围中,传统的价值思维往往推崇抽象、本质和同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唯物论合理形态”的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分歧。其主流可以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两种不同思维倾向的争论。就这场讨论所涉及的理论基核而言,实质上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唯物论、辩证法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因此,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思维方式上去探讨实践观、唯物论、辩证法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有效地解决“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所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认识二者在理论内核上的内在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跨越论”思想 /汤剑波 ,刘友古 / /四川大学学报 ,2 0 0 1 3马克思的审美情愫与社会理想 /陆晓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1 3邓小平的知识观 /刘建章 /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 0 0 1 3哲学总论“类哲学”、“物的逻辑”与人 /赵卫 / /深圳大学学报 ,2 0 0 1 3“哲学”译名考 /陈启伟 /哲学译丛 ,2 0 0 1 3“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 /龚颖 / /哲学译丛 ,2 0 0 1 3论中西哲学的现代趋向 /朱荣英 / /河南大学学报 ,2 0 0 1 2哲学领域自欺现象的思考 /韦汗…  相似文献   

13.
也谈马克思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动态》2002,1(6):6-9
张立波先生在“实践的逻辑 :从哲学到社会理论” (《哲学动态》2 0 0 1年第 5期 )一文中指出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两种发挥 :一是从科学世界观向生活世界观的转向 ;一种是强调实践概念的生存论维度。笔者也认为 ,这两种转向的确是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思维方式是当代西方正在发展壮大中的一个新思想潮流,其影响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波澜壮阔的阵容及其对传统思维的强烈挑战,充分显示了不可低估的力量和历史作用。这里,我们拟对该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线索及其在若干领域的具体表现做一个初步的介绍。一所谓女性思维方式,是指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与消解哲学(Deconstruction)相呼应和融合而形成的新思维方式。传统思维习惯于把事物区分为第一性的和第二性的,本原的和派生的,主导的和从属的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各种理论。这种模式现在被称为“父式”的语言概念模式。女性思维方式对它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力图破除“主/从”二元模式,以所谓“母式”的平等的语言讨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现存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实践哲学的相关问题是国内外学界近些年所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囿于传统精神-物质、理论-实践式的二元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从理论本身的变动方面展开,较少突破其局限而上升到元实践哲学层面的追问,也即哲学之实践转向所蕴含的思维本身的实践维度得以可能的内在机理及其意义为何没有得到阐释与辩护。鉴于此,本文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参照,通过对指号、意义、概念、判断与思维之间关系的实践性阐释,阐明哲学思维从传统思辨性的逻辑模式向实践探究性的逻辑模式转向的路径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景天魁同志的《论哲学思维》一文(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4期,以下简称“景文”)对于哲学的功能与特点、哲学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见解。但对于景文所提出的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的方式把握世界”,笔者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提出来和景天魁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屠春友 《哲学动态》2006,4(7):30-33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正崛起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随着实践形态的变化,主体的思维方式也从现实性的思维转向虚拟性的思维。深入探讨虚拟实践所引发的思维方式转换,揭示虚拟思维的新特点及其社会功能,既是当代社会发展实践诉求的反映,也是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需要。一虚拟实践对思维主体的影响虚拟是表征主体超越现实性的哲学范畴。“虚拟”本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对现实的模拟,强调对现实的仿真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的超越。虚拟并不是虚幻和真“无”,而是借助现代科技的现实创造。虚拟作为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范畴研究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彪 《哲学动态》2002,(3):35-38
从总体上看 ,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范畴有着三种或者三个层次的理解 :1.经验意识的“实践”———把“实践”等同于“活动” ;2 .认识论哲学的“实践”———把“实践”看作是一种思维范式 ;3 .生存论哲学的“实践”———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生存方式。1经验意识的“  相似文献   

19.
论实践思维与实践观念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实践思维与实践观念的建构杜新山科学理论过渡到实践首先要转化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作为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观念的超前预演,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思维运作的产物。探讨实践观念建构的思维基础,对于弄清实践观念建构的内在机理,不仅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人在还没有创造出这个东西之前,这个东西在实践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即是说人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之前首先建构起观念的理想世界(“实践观念”),然后再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人的思维创造理想价值客体,而这种创造是以现实客体的先在性、独立性为前提的,即是说,思维要想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就要以认识现实中当下存在的东西为前提,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思维认识、反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人的思维具有两种功能,即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正象黑格尔所说:“我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一方面是理论的,一方面是实践的。”③马克思也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区别为理论地把握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物质包含实践说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认为包括人的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演化而来的。这种观点来源于古代和近代哲学的溯源式思维方式。古代哲学要寻找世界的“始基”,近代哲学要寻找“实体”,现在有人则循依“意识→动物→有机物→无机物→物质”的模式在时间序列上找到某一个起点(恰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其实,哲学对世界本体寻找的方式已经向现代的逻辑式发生了转换。在哲学史上,首先实现这种追问方式转换的应推康德。在他那里,物自体“这种留存的事物而为感性知识所不能适应者,叫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