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古晋阳。自元魏以来佛事昌盛,寺庙遍布。古时称这一方“俗敦释教,重上衍方便之门;人贵善根,导五浊昏迷之性。”尤其对晋阳龙山童子寺与蒙山开化寺,在史籍。经文、碑刻、行记中多有记载。斗转星移,时间过去一千多年了,如今的太原已不是当年晋阳故地,童子寺和开化寺也湮没在了历史尘封中。近年,太原百废俱兴,旅游业方兴未艾,学人和报界又常常提到两处古刹的兴废沧桑,对所留遗迹多有议论。太原大学康玉庆副教授潜心于地方史地有年,早就约我们西山访古。4月11日据预报有雨,晨起,尽管天色昏尊,我们还是携带雨具,从五一广…  相似文献   

2.
公主寺     
公主寺因信诚公主所建而得名,是五台山著名寺庙之一。现将公主寺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广清凉传》载:“北台之西、繁峙县东南,有一寺名公主寺,后魏文帝第四女信诚公主所置。”寺庙最初建在山寺村,后来移至公主村东南。山寺村四山环抱、山势峻峭,古公主寺就建在从半山伸出的一块百余亩的台地上。既然是地位显赫的公主出家,为什么不去五台山的中心——台怀建寺。  相似文献   

3.
仙游寺纪事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前暮。”1991年春节刚过.为了准备与日本文部省“国际学术研究”《关于佛教在中国传播路线的实际调查》课题进行合作,我与同所的张应超君涉过冰冷刺骨的黑河,初次来到了仙游古寺。天寒地冻.一路步行,便不由想起了唐代诗人卢纶的这首《过仙游寺》。但翻过金盆湾,却发现了一处“净土世界”.顿觉精神一振,旅尘尽院。仙游寺处于一个东西稍长、南北较短的谷地中,是黑河水出终南山时冲出的一道湾。时间已是下午.斜阳西照,南面列峋崔鬼,森壁争霞,东面麦苗青青,深谷蓄翠…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8,(5)
本刊讯四川内江市圣水寺于去年11月落实管理体制,交僧人管理使用。圣水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后来历代均有增建,殿宇庄严,气势雄伟。前临沱江,后涌灵泉,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清净道场,被誉为“中川第一禅林”。建国后,被其他单位占用。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确保寺庙佛教  相似文献   

5.
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北京西山戒台寺之北的西峰寺,出了一个“菩萨转世“的“西峰活佛老祖“,能给人看病求符药,无论什么疑难怪病、多年痼疾,服之即愈。一时间,京城内外男女百姓,不远数十百里的山路,纷纷前往西峰寺烧香拜“佛“。一向寂寥的西山古刹,竟热闹得如城市一般。 “西峰活佛老祖“的“出世“,惊动了朝廷。步军统领绵恩  相似文献   

6.
西山,是英雄城南昌西部群山的总称,南北走向,绵延五十五公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说的“朱帘暮卷西山雨”,“西山”指的就是此地。饮誉海内外的西山万寿宫,即座落在西山的南端,是道教许真君传道飞升处、忠孝净明道的发源地。从南昌市区乘公共汽车,西出八一大桥,一个小时即可到达。西山万寿宫始建于公元376年,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觉念 《中国宗教》2020,(4):84-86
4月8日0点,武汉解封的钟声响彻夜空。忆两月余的寺院抗疫时光,提笔记之。特殊的春节:关闭寺门,暂停佛事灵泉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2020年年初,与大部分武汉人一样,灵泉寺僧俗最初并不了解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凶险——农历腊月二十四(2020年1月18日),寺院还在按照往年传统。  相似文献   

8.
菩提寺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城东北12公里的杏花山麓(今老庄镇寺庄村),前临兰溪河,背依杏花山,山上广植杏树,山脚遍载桃梨,每逢阳春三月,桃梨杏花,争艳竟放,香溢数里,暮春花谢之时,落英缤纷,山上山下如铺锦秀,有“杏花铺锦”、“杏花烟雨”之美称,是河南省八大名胜之一。菩提系梵语“bodhi”的音译,意谓“正觉”,佛教指觉悟的境界,相传古时一位高僧在此坐化修成正果。今寺前有菩提树和菩提崖,松竹掩映之中有悬崖古洞—菩提成道之处,即为这位高僧之遗迹。洞旁悬崖峭壁上生长着许多高大稀有的菩提树,每年春末开花,秋后结果,其果壮如樱桃,…  相似文献   

9.
炳灵寺揽胜     
《法音》1989,(10)
炳灵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杨塔乡境内的黄河北岸积石山中,是西秦以来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也是丝绸之路陇右段上的必经要道。“炳灵”含藏语“十万佛”之意。早在五千多年前,炳灵寺这里是汪洋湖海。传说自从大禹疏通了河道,这里沧海变桑田,峭壁翠峦拔地而起,物繁业茂,遂成为祥音福地。炳灵寺始建于西秦,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梁《高僧传》载:西域禅学大师昙摩毗,曾以嘉宾身份来西秦首府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在炳灵寺,他“领立徒众,训以禅道,西秦奉为国师”。在炳灵寺石窟169窟中“西秦建弘元年”(420)墨书题记下面画有两排供养人,在为首的供养人像侧面写有“护国大师昙摩毗之像”。公元339  相似文献   

10.
位 于 江 西 上 饶 铅山 县 境 的 葛 仙 山 , 方圆 十 余 平 方 公 里 ,海 拔1096.3米 , 主 峰 群 山环 抱 ,诸 岭 绵 延 ;九 脉汇 聚 ,飞 瀑 流 泉 ;烟 雨晴 岚 ,云 海 变 幻 ;林 木蓊 郁 ,翠 黛 无 际 ;因 东汉 葛 玄 修 道 于 此 , 羽化 登 真 于 峰 巅 , 魏 晋时 乡 人 即 辟 筑 石 庵 祭祀 奉 礼 。 《葛 仙 山 志 》概 括 山 中 历 史 人 文 ,称 谓 “山 不 在 高 ,有 仙则 名 ”, 而 此 山 不 仅 丹台 耸 云 ,山 川 灵 毓 ,且神 仙 威 名 灵 响 四 方 ,古 今 称 颂 形 成 有 “斋期 ”开 山 门 、关 山 门 的宗 教 活 动 方 式 , 传…  相似文献   

11.
丁晓慧 《法音》2023,(9):68-71
<正>一、北宋宝胜禅寺大观塔概况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被誉为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黄檗祖师道场”,是水西三寺之一。水西三寺,又名水西寺,为大安寺、崇庆寺和宝胜禅寺三座寺庙的总称,它们因位于安徽泾县城西的水西山而得名。其中,大安寺历史最久,建于东晋年间,宋、明、清屡被重建,清朝中期以后被废。崇庆寺建于南齐永平元年(508),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博爱县西关村是一个回族聚居村。全村1350户,6196人,其中回族5805人。该村有男寺、女寺各一座。人们说西关村是个“玻璃坡儿”,站起来不动就会滑倒!意为在西关村当阿訇难。穆民们说:“坊大人多教务乱,阿訇忙得团团转”,尽管一天忙到晚,亦很难满足各家之需。然而,现任教长庞兆明阿訇,却在“玻璃坡”坚持了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13.
昨天接到台湾十月号《海潮音》月刊,登载一段小消息说:最近在万里霞泉寺剃度出家的陈宇廷,法号见安。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所硕士,是现任国防部长陈履安的公子,已故一级上将前“行政院长”的孙儿。他因为去年参加灵泉寺四十九天的禅期后,忽然省悟,决定出家。这条消息发表后,各方的反映不一。有的赞叹,有的感伤,有的同意,有的反对。各人立场不同,见解自异。究竟出家对个人以及社会国家好不好呢?我们应当有一个认识。出家分为三种:第一是身出家心不出。剃度出家,现比丘身,而仍贪图名闻利养;第二是心出身不出,这种属于在家居士,如《无量寿经》所举之贤护等十六正士,以及辅佐释迦佛教化  相似文献   

14.
独立红尘     
黎曦 《佛教文化》1994,(4):35-35
广西柳州城的柳江清丽如诗,游人如织,但提起灵泉寺,这冥冥中超度了柳州善男信女的小寺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外人到了柳州,是必登鱼峰山的,却全然不知还有这么一个清静之地,更不知道它如此不显眼地被夹挤于闹市中,无缘的人,穿不通五花八门的商行店铺,不易看见它。  相似文献   

15.
萦烧殿字寺阁,填满千沟万壑。一个绿油油的故事,一个金亮亮的传战。八百六十个朝夕,《清凉志》添彩润色。众僧似海,他是浪波!奥宝抗金,率僧赓我,金戈如雨,圣夜拼搏。狱中a杭词无挠”斥敌,“寺舍尽笑”殉国,元首、红旗、借人、游客,不谢的传说踢一首正气之歌,我追忆这位爱国借人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08,(12):64-65
11月6日.由广西贵港市政府主办、桂平市政府承办、桂平市佛教协会、西山龙华古寺、西山洗石庵协办的“西山论坛&#183;佛教文化暨巨赞法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龙华寺举行开幕仪式。广西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荣波法师、会长成清法师、龙华古寺住持湛空法师。广西政协副主席李达球、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1,(11)
福建省长乐县莲花山,涧古松幽,映红掩绿,林壑苍翠,龙井清澈,座落在这里的千年古刹龙泉禅寺驰名中外,是百丈禅师的出家落发之地。龙泉寺原名西山寺,开山于六朝梁承圣三年(554)。百丈怀海禅师(720~814),福州长乐沙京人,俗姓王,名术尊,儿时随祖母到西山寺进香,指佛像问祖母:“此是何物?”祖母答是佛,木尊说:“看他与人无异,我将来亦要做佛。”成年后,木尊入西山寺侍奉慧照和尚。一日师令浣巾于井,木尊见青黄二龙戏井中,玩之迟归。师诘之,遂以钵探二龙戏于师前,师奇之,为剃度,令游方,临行嘱之:逢马则恭,逢丈则止。后怀海于江西洪州得法于马祖道一,为入室弟子,住洪州百丈山(今江西省奉新县)创立  相似文献   

18.
红木 《佛教文化》2011,(5):72-75
豫西南腹地,距镇平县城三十余里、杏花山阴、有一古刹,名曰“菩提寺”,相传为唐代高僧释智勤所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相似文献   

19.
文澜 《法音》2000,(1):50-51
蜚声海内外的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的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桑园,相传桑树曾开白莲花,故献园与僧匡护建寺,朝廷赐额“莲花寺”。长寿元年(692)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又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大中元年至六年(847—852)间,华严宗僧行标曾驻锡此寺。大中二年(848),天台宗僧令言于开元寺西创支院“西罗汉院”。五代闽国时,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父子笃信佛教,于开元寺西北创支院。当时…  相似文献   

20.
夜路漫漫奔正道纳兰珍昆明迤西公清真寺,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规模虽小,可一到“莱麦丹”月却热闹非凡,盘龙区所辖南段的机关、厂矿、居民中虔诚的穆斯林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斋月生活。前几年,住家离寺远的都各自用保温盒携带开斋饭来寺开斋,住在寺附近的礼了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