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人杜工部《古柏行》中有“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诗句,宋人沈括不以为然,把它讥谑为“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梦溪笔谈·讥谑》)沈氏评论杜诗寥寥十四字,如此轻率,或者只是一时之戏谑打浑也不敢定,却引起了历代文人学者的种种责难。 和沈氏同时代的葛立方批评沈括说:“余谓诗意止言事大,不必以尺寸计也。”(《韵语意  相似文献   

2.
不避锋芒,正面出击,若切中肯綮,颇能鞭辟入里;有时避开正面,侧面偷袭,也能歪打正着,出奇制胜,横生妙趣。一曰声东击西,歪打正着。一老汉骑驴进城,小贩吆喝他买豆腐脑,老汉表示不买。小贩没好气地说:“谁跟你说话?我是跟驴打招呼。”老汉连忙抽驴一鞭,对着驴说:“在家时你说城里没有熟人,现在怎么又有了?”又一次,老汉牵羊进城,路过衙门时,羊吃了一口草坪的草,知县老爷破口大骂。老汉一边赶羊,一边说:“你又不是当官的,怎么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前一回“打驴”,老汉间接给不通情理、极不礼貌的小贩上了一课;后一…  相似文献   

3.
初生的婴儿会走路吗? 然而,这是初生的婴儿迈出的第一步,这是冲破漫长的极地黑夜的第一道曙光,这是中国人献给南极冰雪女神的第一件礼物…… (1985年5月5日《光明日报》第四版《伟大的第一步》) 小孩儿在婴儿期是不会学走路的,在幼儿前期学走路,从走不稳到走的稳,到会跑。(《辞海》)初生的婴儿迈第一步就更  相似文献   

4.
反复(也称“重复”)辞格,人们并不陌生,人们在语言表达中,经常运用它,即使没学过修辞,一般也不会用错。但是,学过修辞的,辨认起反复辞格来,却比较困难。产生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反复辞格的定义不够周严,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有的修辞著作给反复辞格下了这样的定义: 甲:重复又叫“反复”。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语反复使用的一种修辞格。(《修辞常识》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 乙: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相似文献   

5.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5年第3期,载有《漫谈“反复”辞格——兼议如何给一个辞格下定义》(下称“漫谈”)一文,读后受益非浅。但是,该文给“反复”所下的定义,似仍有讨论的必要。定义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7.
启迪智慧的“缺A”式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A”式辞格,古今多用,但是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从自然语言逻辑角度进行探索。先看两个例子: 明亡时,钱谦益腆颜降清,继续当他的大官,告老还乡后,新建了一座家庙,有人在庙堂上挂了一匾一联。横匾写着“三朝元老”,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按当时的道德观念,下联还应有一个“耻”字,据下联,上联还应补个“八”字,但是当时为什么要缺  相似文献   

8.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逻辑规律和思维形式的规则。然而,在言语交际中,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美学的因素的影响,由于对象、语境的制约,人们却常常采用一些反常的表现方式,选取一些变形的修辞手段,造成言语材料表里语义的离异,以取得婉转曲折、生动逼真的表达效果。这些表现方式和修辞手段,由于往往人为的加上一些感情的晕圈或遮掩的纱幕,所以常呈现出违情背理、超越逻辑的状态,致使一些人得出“和逻辑不相一致”、“不能做逻辑的解释”的结论。其实,艺术修辞是并不违反逻辑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转义修辞手段是逻辑和言语关系的问题。我们知道,语言是思想的外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一种轻松、高雅、和善、含蓄的喜剧形态,令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从表情达意角度看,幽默属於语言美学现象,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作为语言艺术的幽默,又往往跟语言修辞现象发生直接联系。尤其是各种辞格,有时本身就是构成幽默的重要手段。能构成幽默的辞格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逻辑学界目前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一是普及。提高方面,由于最近几十年国外逻辑科学的迅速发展,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逻辑分支,逻辑理论有所深化。我国不少逻辑工作者正在对这些成果进行很好的吸收、引进与评介,将来或许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的流派。在普及方面,就是要将上述成果转化为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并加以应用的知  相似文献   

11.
“要把清除精神污染同敌我矛盾区别开来,同刑事犯罪区别开来。制造和传播淫秽书画、录音、录象带也是精神污染,但这本身就是犯罪行为。对犯罪行为要按法律处理,不要同精神污染搅在一起。”(1983年11月lO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报道) 这段话只有三个句子,文字并不长,也不复杂,但却充满了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12.
“否则”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的连词“否则”,有“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用来作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联词。本文主要探讨“否则”的逻辑特征,分析用“否则”作关联词的复旬具有什么样的逻辑结构。“否则”类复句有三大类型。每一大类型中又可区分出若干小类型。一、A,否则B [I型]在“A,否则B”中,A、B具有假言关系。例如: ①干部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否则就会脱离实际。②特种钢原料必须尽快解决,否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岳霖先生以欧洲传统演绎逻辑是唯一和普遍的逻辑学观念,对中国逻辑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逻辑”的名称能否成立的问题。否认逻辑与文化的联系,坚持逻辑的唯一性和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唯一性与普遍性,这些是提出“中国逻辑”名称困难的依据。上述观点将会面对由逻辑学研究对象、逻辑学学科性质以及逻辑史所展示的事实所引发的诸多困惑与质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依附于人类的文化,即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当人类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状态时,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精神世界不仅有共性,也有由民族地域不同而显现的个性。在中国,先秦文化不同于古希腊文化,它的核心是伦理政治与社会人事,它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尺度与治国纲纪的构想、建立和实践,它的基本思维取向是现实的需要以及实践中的经验。以“类同”为依据进行“以类取,以类予”推演的“推类”,成为先秦时期逻辑思维中居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同时也成为先秦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逻辑学是有别于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研究中国逻辑离不开对欧洲传统逻辑的借鉴,在这种借鉴研究中,应用比较法的关键有三:第一,被比较的诸对象都把与之相比较的对象视为平等的他者,而不是对立者或规范者;第二,在见其同异中,比较以见其相异乃更为重要。第三,对研究对象的异点给出制约因素的分析,就中国逻辑研究而言,就是“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  相似文献   

14.
张庆熊 《世界哲学》2012,(3):53-66,161
本文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尽管胡塞尔没有把辩证法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但从他谈到过辩证法的那些段落中,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胡塞尔对辩证法的基本态度和处理辩证法问题的基本思路。胡塞尔对辩证法的理解受到康德很大影响,但他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的所谓先验逻辑中的"辩证幻相"问题。胡塞尔批评康德的先验逻辑缺乏对逻辑概念和知性范畴的起源的论述。胡塞尔的现象学则追问它们的发生过程,描述它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起源和分析主体际的意向的意识活动对它们的构成作用,这实际上是为辩证法奠定一个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章启群 《哲学研究》2012,(3):49-55,72,127
<正>"天人合一"是当今汉语中最常用的短语之一,十分流行、时尚;它被看作是关于中华文明、中国思想的关键词,表达了中国独有的思想和智慧。①然而,"天人合一"的意思究竟是什么?颇为流行的解释,是把"天人合一"的"天"解释为"大自然"或"世界万物","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合一;与此相对,则把西方思想和观念概括为"天人对立"或"主客二分",中西思  相似文献   

16.
陈少明 《哲学动态》2020,(12):5-19+122
"世界"是"世"与"界"的复合词,虽然它的指称与world相同,但含义却有区别。中文的"世"是以生命周期为尺度的时间单位,"界"则起源于对空间的分割与运用。世界就是人类在自然时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时空。理解自然与社会秩序的时空结构,即是透视精神世界的基本范畴。"精神"通常指意识及其活动,它包含自然或社会的时空知觉。"精神世界"则特指意识中与日常需求拉开距离的心灵领域。进入精神世界的事物,不仅有艺术及其他器物,更有进入记忆的人物与事件,以及范围广泛的文字作品。记忆、想象与推理,是意识开辟精神空间的基本途径。精神时间是一种主观现象,其意义在于意识具有改造时间的能力。它体现为对自然时间进行压缩或者拉伸,以及超越自然时间的单向性与可经验性的回顾与前瞻。精神的前瞻性使未来意识在我们这个时代空前高涨。精神世界的"规模"由精神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来界定。经典世界是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人类不仅需要激励卓越的心灵,更要维护健康的精神状态。在这个变迁急遽、心灵动荡的时代,人文学术应该对此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美好生活"概念凸显了生活的真、善、美及其统一,蕴涵内在的"自由"逻辑。"美好生活"的自由逻辑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日常性和自在性,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的自我享受的"常态自在"生活,即一种"受动中能动"的日常生活;二是精神性和超越性,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灵性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自由"生活,即一种不断充实和拓展精神生活空间的道德生活。新时代"美好生活"构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思想,反映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基本诉求及其自由面向,标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愿景。  相似文献   

18.
“多数”是自然语言中常用的一个表示事物数量的语词,对其进行精确的逻辑分析,不仅是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助于提高逻辑自身的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力图结合有关的理论,对其进行探究。 一、“多数”的特性及经典一阶逻辑的局限性 “多数”与自然语言中表示事物数量的其它词,如“所有”、“有的”等,具有类似的语法性质和功能。它可以被用作代词,也可以被用作形容词。而“所有”、“有的”等词,能被经典一阶逻辑看作逻辑量词,做精确分析,那么,“多数”能否作为逻辑量词来解析呢?  相似文献   

19.
“是”的逻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来说,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把句子首先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所谓简单句,指具有“S是P”这样结构的句子,譬如“这是一本书”,“玖瑰花是红色的”,“鲁迅是周海婴的父亲”,“人是动物”。在印欧语系拼音文字中尤其是这样。从语法的角度,可以说“S是P”是一个主—系—表结构,“S”是主语,“是”是系动词,“P”是表语,“是”把S和P联系起来;也可以说,“S”是主语,“是P”是谓语,其中“是”是助动词,和P联系在一起表述S。从逻辑的角度,可以说“S是P”是一个原子命题形式,“S”是主项,“是”是联项,“P”是谓项.“是”  相似文献   

20.
一天,路过一家商店,见许多人都围在一个柜台旁,原来刚才这儿卖过一批“热门货”,样品还挂在一旁。我凑过去问:“师傅,还有吗?”营业员回答:“今天不卖了”。我还想问,营业员走开了。起先,我有些纳闷:我问营业员“货还有吗?”然而营业员却回答,“今天不卖了”。岂不是答非所问?仔细想一下,我明白了其中的隐含判断:货是有的;以后再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