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期 《天风》1996,(12):24-26
探访工作历来就是教会牧养工作的重点。 事实上,牧养工作乃由真理和爱心两者组成。讲道是真理的牧养。探访是爱心的牧养,缺一不可。 针对各地教会今天普遍缺乏传道人的特点,探访工作除了传道人重视之外,还应发动组织信徒,有条不紊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读了《天风》刊登的“如何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讨论后,笔者颇有感触。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教会侍奉的牧师,我认为要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在健全教会管理组织,作好讲台侍奉和探访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到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第一、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教会组织。做牧养工作,必须先牧养好教会的领  相似文献   

3.
张克全 《天风》2002,(10):50-51
从以色列的崇拜传统、道成肉身的事件以及教会对圣礼的施行等上帝启示的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并试论证:上帝是受造世界的主宰,他的启示是在世界中,藉着有形可见的物质来完成的。在不可见的上帝及灵性世界与可见的物质世界之间,并不存在着对立;在信心中,人能够在以宇宙为圣礼的表记中看到上帝,从而向上帝表达对他慷慨赐予的感恩,献上对上帝的敬拜。一、从以色列的崇拜传统来看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教会也无法置身事外。全国各地教会都因为疫情而不得不暂停开放、暂停集体的宗教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弟兄姊妹在家里仍然能够灵命成长,得到牧养,很多教会创新了牧养形式,运用新媒体进行讲道和牧养。这样做,使许多在家的信徒得到了帮助,灵性没有冷淡和退后,有效地团结了弟兄姊妹,防备异端入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洪天凑 《天风》2017,(2):18-19
教会讲台是真理的喂养,探访则是爱心的牧养探访是教会事工中的重要环节,通常由教会指派专人(牧者、义工或信徒骨干)对罹患重病,常年躺卧在床,家庭婚姻遭受挫折,灵性麻木后退甚至有离开教会念头等的主内肢体,结合圣经真理和信仰实际,用劝勉、帮扶、教导等方式,引导他们重新回到神的面前(参彼前3:1 8),  相似文献   

6.
罗应富 《天风》2008,(3):43-47
上帝创世以来,在不同的时期兴起许多人来管理世间的一切,在以色列民的历史上,摩西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管理以色列民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第一人.一直到今天,上帝仍然在拣选他的仆人们在管理,管理他所建立的教会.教会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管理教会的贤人志士和优良传统,使教会有条不紊,一切的工作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教会得到发展与复兴.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不管信徒增加多少,不少教会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以"讲台为主、探望为辅"牧养模式,对这种方式有人戏称为"圈养"。探望固然重要,但众多信徒仅靠一两个教牧同工岂不是"蜻蜒点水"?故目下一些信徒抱怨教会没有"家"之温暖感,教会的凝聚力随之下降。不时发现有信徒走失或离开,少数的甚至被异端邪教所引诱而误入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和改进教会的牧养模式。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丰富教会牧养事工",相信会对有负担的同工同道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9.
文革 《天风》2022,(6):31-33
1.引言 一般来说,大多数中国基督教会继承了宗教改革传统,即高举圣经权威,并以上帝之道为信仰的基础.因此,这些教会也自然会把讲道看做是崇拜的中心环节.然而今天有一些信徒受到市场化思维的影响,把教会的讲员当做灵性产品的供给者.他们认为自己到教会花了时间和路费,就应该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灵性"供应".不然,自己或是慢慢不来这间教会了,或是按自己的灵性需要开始"追星"——只挑选那些符合自己灵性"品位"的牧师所讲的道来听.  相似文献   

10.
沈学彬 《天风》2010,(2):42-43
近年来,不少拥有高学位的青年知识分子涌入教会,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朝气,他们的加入给教会带来了生气。因此,做好青年人的牧养工作,特别是做好信徒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牧养工作便成了一件举足轻重的事。同时我也了解到,这些青年人对教会的一些意见,比如他们对牧师、传道人的供应不太满意,认为教会聚会形式过于呆板,所传所讲的缺少时代信息。为何作工没有好的果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想,出现这种反映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12.
张复民 《天风》2014,(6):22-24
<正>三、借着教会牧养系统来建造生命每个教会都有牧养的系统与结构,一位传道人不容易照顾到每一个信徒和同工,他只能直接建造最核心的同工,像耶稣只能常与十二门徒同在,这提醒我们,牧者是有限制的,不可能直接照顾过多的人。摩西也曾从早忙到晚却果效不佳,而叶忒罗的献策产生了很大的果效(参出18:13-27)。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鲁绍彬 《天风》2010,(6):25-27
<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上帝的殿,也是永生神的家。教会需要爱主之人的祷告与经营。耶稣升天前考问彼得并叮嘱他要牧养好主的羊群,可见教会的管理与牧养十分紧要。上世纪末,在一波波的教会发展浪潮中,牧养好教会或把教会建设得更好的教会论问题成为实践神学的讨  相似文献   

14.
周山 《天风》1997,(4):25-25
读了上海景灵堂介绍的探访联络工作,确实感到他们不愧为上帝家中“按时分粮给他们”的忠心仆人,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堂点学习参考。 要做好信徒的牧养工作,探访确为重要的一环。但探访工作要有成效,一方面要建立组织,即发动信徒。  相似文献   

15.
顾约瑟 《天风》2012,(6):5-7
摩西听从岳父的建议,改变了管理以色列人的模式。早期教会为更好地发展,也选立执事管理教会,这充分说明管理规范化对教会牧养的正面、积极作用。近年来,一些教堂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管理不善、不规范有关,到底如何才能规范化地管理教会,让我们听听几位牧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摩西听从岳父的建议,改变了管理以色列人的模式。早期教会为更好地发展,也选立执事管理教会,这充分说明管理规范化对教会牧养的正面、积极作用。近年来,一些教堂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管理不善、不规范有关,到底如何才能规范化地管理教会,让我们听听几位牧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读了上海景灵堂介绍的探访联络工作,确实感到他们不愧为上帝家中“按时分粮给他们”的忠心仆人,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堂点学习参考。 要做好信徒的牧养工作,探访确为重要的一环。但探访工作要有成效,一方面要建立组织,即发动信徒、分工落  相似文献   

18.
<正>按立圣职需要谨慎,而被按立的圣职人员也"当为自己谨慎"圣职是一种"誓约与圣约",源于上帝的呼召和拣选,是领受教会差派为主做工的神圣使命,要求被按立的圣职人员能够按照圣经教导、教会传统和时代需要,合法依规地履行教会与社会赋予的义务和责任,服侍教会和信徒。初期教会设有使徒、牧师、长老及执事等来负责牧养、教导群羊和治理教会的工作。圣经清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9)
正造就一个具有神学上讲得通、信徒能理解的教会观,借着基督将上帝的爱彰显在世间"大国里的小教会"~1是中国基督教访问团于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教会期间,丁光训主教在澳大利亚教会欢迎会上演讲时提出的观点。"大国"指的是中国,是中国教会所植根的土壤,"道"在这里成为肉身;"小教会"则是说基督徒占中国全国人口的极少数,这意味着中国教会初长成,是弱小的,需要寻求灵性生命的更新,以及在处境中的信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7)
<正>关怀生命,就是要让生命在身体、心理、灵性方面得到整全的成长和发展,其中包括灵性生命、精神生命等,都是不容忽略的。如刚刚发生的"东方之星"轮船翻船事故,我们在为死者祈祷哀悼的同时,也需要对死者的亲人进行生命关怀和心理辅导,及时舒缓他们的情绪,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牧养辅导上,要使牧养和辅导与生命关怀结合起来,改变以前在某些方面只有牧养没有关怀的单调模式。这也是今天教会圣工要加强的一个维度。所以,今天的教会牧养和辅导的新模式应该是: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