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会的传道人到现在仍然是紧缺的,虽然神学院校已经造就不少的神学毕业生,担负起教会的牧养工作,并且各地还有大小不等、规模不一的神学培训班和神学进修班,也为教会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但是对于教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8,(8):65-65
<正>威尔斯比牧师是美国著名作家、牧者、圣经学者、信徒培灵节目主持人。他曾牧养三间教会,担任"回到圣经去"广播会总干事及圣经教师、大瀑布城浸信会神学院讲道学教授。现为密歇根州大瀑布城房角石学院驻校作家。威尔斯比牧师毕生致力于著书,至今著作超过百本。福音派美国基督教出版社联会于2002年给他颁发终身成就奖,表彰其过往40年之忠勤侍奉。  相似文献   

3.
何欣 《天风》2007,(17):40-41
德国正在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来自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同时,也来自更多的德国教会牧者们的探索。2007年5月19日,在德国EKD的会所,欧保罗牧师与中国教会牧师访问团一行及德国教会的牧者共同探讨、分享在那堵"无形的观念之墙"的背后诸多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丽丽 《天风》2012,(9):13-15
近年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了新闻、网络上的热点词汇。可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会,关注老年人的牧养不仅是教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但现在却常听到一些牧者以教会中的“三多现象”(即老人多、妇女多、穷人多)自嘲,而缺少应有的牧者心肠,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会常以一堂崇拜代替了教会的其他活动,这种情况已日益显出其不足了,事实上,崇拜与讲道是代替不了所有的牧养工作的。做好牧养工作,势在必行! 今日教会(尤其城市教会)的牧养工作做得不够,也不能完全怪传道人牧师,有牧人心肠固  相似文献   

6.
<正>何志辉牧师是上海虹桥外国人基督教英语专场礼拜聚会点(下称"英语专场礼拜")主任牧师。2019年5月16日获颁第三届"上海市人道博爱"个人奖。这位来自新加坡的牧者,用真理牧养教会、用爱心服务社会,十年间带领在沪境外基督徒累计捐助中国教  相似文献   

7.
胡俊杰 《天风》2012,(4):8-10
一、羊多牧少现象浅析据有关教牧学者的研究结论,一名牧师能牧养信徒的极限约为350人,超过这一比例,牧者的时间心力必然不济,信徒便得不到全面的牧养。  相似文献   

8.
困惑     
在中国教会常常听到这样的字眼:“庄稼多,工人少”:“羊群多,牧人少”:“到处都是马其顿的呼声”。这的确是中国教会的现实写照。据估计,中国目前有1000多名牧师,而信徒总数约有1000万,也就是说,一个牧师要牧养1万信徒。好多人都在抱怨中国信  相似文献   

9.
吴兵 《天风》2015,(2):8-9
<正>谁被赋予了传道的职分,谁就领受了基督里的最高使命。牧者当为自己谨慎、为全群谨慎,教会也当尊重上帝所设立的职分。这些年来,中国教会按立了许多圣职人员,在教会中从事宣道、教导、管理等牧养事工。虽然目前中国教会"羊多牧人少"的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相对于以前,已经大有改善。这是让我们为之欣喜和兴奋的,但同时,作为一名服侍教会多年的牧者,我衷心希望在新的时代里,教会和牧者能够回归圣经教导,使被按立的圣职真正体现出其神圣性,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建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11.
邵珊 《天风》2018,(9):18-19
教会论所决定的教会牧养模式是一种教会处境化的产物,同时这样处境化的教会牧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实现教会本质。现今,我们正处于为中国教会"质"的腾飞而努力的时期。因此,探讨为教会带来质的提升的教会牧养显得格外重要。1.中国教会的牧养模式需要中国化我们首先要清楚何为教会牧养?教会牧养是指为了促进实现"教会作为教会之本质"而使用的综合性教会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远来 《天风》2015,(3):16-17
<正>堂委应该成为牧者的左右手,以圣经的真理为根基,顺服上帝所设立的教会权柄,顺服教牧带领,执行教牧团队的决定,协助教会做好牧养工作。以"堂委"的形式管理教会是中国教会本色化的一种表现。教会传统和当代世界其他教会都鲜有这种教会管理模式。它贴近中国教会处境。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教会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往往不是来自平信徒,而是来自那些在教会中兼任某些侍奉职位的同工、义工,或者说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堂委。把不正确的人放在了不正确的位置,矛盾就会  相似文献   

13.
陈鼎亮 《天风》2017,(2):10-11
周联华牧师一生致力于教会牧养、神学教育、圣经翻译、基督教高等教育、社会关怀、跨越省籍追求教会合一服侍这一代华人教会与社会,影响甚巨。有牧者评价周牧师:“一生对社会、对教会贡献极高,却没有自恃其才,更没有居功自傲。一生温良、谦恭,有君子之风。”他一生勤勤恳恳,著作等身,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国教会圣经日"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基督教东山堂、天河堂同时举行。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以及基督教全国两会圣经事工委员会的部分同工出席线下活动。周六(12日)下午3时,在广州东山堂院内,参加广州教会培训的牧者和堂委执事共400多人,观看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圣经专委会为圣经日特别制作的视频,展示了中国教会近年来圣经事工发展和圣经日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象山两会 《天风》2001,(6):16-17
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荣誉教授、神学博士、加拿大籍华人洪光良牧师,于2月26日至3月7日访问象山基督教会。 洪光良牧师于50年代就读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后经香港深造定居加拿大,牧养华人教会。1999年被金陵协和神学院授予荣誉教授称号。近年来,洪牧师多次组团或个人前来中国访问,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十分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肖安平 《天风》2017,(9):10-11
老有所息感谢主,老有所为见证主牧者退休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事实上,许多牧者退休后都在做教牧等工作,有的在教会讲道,有的在神学院讲课,有的默默无闻地做着其他侍奉,发挥余热和光盐作用,并且为教会和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从心理层面上讲,许多年长的人与年轻人一样能干。因此他们是大有作为的,仍然可以见证主。我们要尊重和关怀他们。“退休”不应成为贬义词。对长期做主工的牧者来说,退休是光荣的,  相似文献   

17.
陈丰盛 《天风》2021,(2):57-57
自1980年开始,中国教会随着礼拜恢复,逐步有限地恢复了文字事工、神学教育等教会事工.神学教育方面,仅有金陵协和神学院(下称"金陵")开设研究科(硕士与博士),其余则是颁发本科或专科文凭.十余年来,就算不少神学院校被评为高等院校,但除金陵之外,并没有其他神学院校得到硕士学位授予权.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中国目前三万多的牧者...  相似文献   

18.
正1981年2月,金陵协和神学院正式复课。这是中国教会借改革开放大潮,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培养新一代教会牧者的重要举措。1980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为了教会的圣工,为了众信徒灵命的需要,为了使蒙主选召真诚奉献,愿为主工作的青年弟兄姊妹能得到神学上的造就、系统地学习主的真理,几年之后能奔赴各地教会为主做工",要求恢复神学院。后于同年12月得到中央统战部同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决  相似文献   

19.
标竿何处寻?     
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的《直奔标竿》是一本非常好的新书,该书作者雷伟恩(Bick Warren)牧师是当今一位名誉全球的牧者,他以其建立和牧养马鞍峰教会的成功经验,研究出一套办好教会的理论,其理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肯定,海外不少牧者千里迢迢到美国参加其研讨会,实地考察其教会,向他取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境的信徒,对教会有不同的需要,牧者当分别对待和加以细心牧养。 对于身患绝症和濒死病人,以及丧失亲人的信徒,更需要牧者和教会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这类人比任何人更需要教会和牧者。 那么,应该如何关顾末期病人呢?这就需要了解末期病人们心理和需要。人一旦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一般会有五个阶段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