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声 《天风》2015,(2):46-47
<正>在与弟兄姊妹闲聊时,从他们口中得知,有一位牧者常常外出讲道、开会,只要是外堂邀请讲道、讲课等事工,就从不推诿,来者不拒。可他对本堂工作却不那么投入,甚至拒接主要同工和弟兄姊妹的电话。这位牧者看起来事工很多、很忙,很爱主,可本堂弟兄姊妹和同工们却不这么认为。他除了主日讲道的几小时以外,几乎都找不到人,连最起码的上班纪律都守不住。也许这位牧者有苦衷,但这样的侍奉效果也让人十分惊诧!虽然这只是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正>篮子干净了每次牧师讲道完毕,总是见到有位老姊妹与牧师握手,并滔滔不绝地称赞牧师的讲道精彩。某主日,这位牧师问她:"还记得我今天讲了什么吗?"她说:"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不记得了。"牧师说:"一句都记不起来吗?这对你可没啥帮助啊!"老姊妹强调说:"不,牧师。看起来我听道好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8)
正曾经听到有位姊妹说:"我之所以听某堂会的讲道,因为他们讲道时间短,也就20分钟到30分钟,信息精炼。而我所属的另一堂会每次都要讲将近一个小时,内容拖沓。因此我选择时间短的,既有收获,又不浪费时间。"其实关于讲道时间长短的争议,早就存在于教会中。有的信徒认为,讲道时间要长一点,最好能够达到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4)
正有位牧者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无法参与堂会的探访事工。不少弟兄姊妹都为他恒切地代祷,希望他早日康复。但是有些弟兄姊妹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这个牧师太软弱了,某牧师感冒了还坚持侍奉,那才是好仆人。笔者以为,这些弟兄姊妹的言论欠妥。疾病有轻重之分,有些小恙并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但一些重疾就不同了,会影响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甚至让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过他们的话也反映了当下教会中的一种价值判断,即认为抱病坚  相似文献   

6.
吴志福 《天风》2017,(2):34-35
在当前教会里,不少弟兄姊妹都有跨堂会侍奉的情况。他们既在A教堂诗班里献唱,也到B教堂参与探访工作,或者在C教堂当主日学老师,到D教堂做文字事工。对于跨堂会侍奉,有些牧者传道、弟兄姊妹感到难以接受,认为基督徒侍奉最好仅在一个堂会,不要到处乱跑,  相似文献   

7.
吴志福 《天风》2024,(3):43-44
<正>在教会中,有些信徒不大喜欢去做礼拜,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觉得主日讲道过于平淡,缺乏新意,牧师讲的都是他们熟知的教理以及寻常的见证,听道时一坐就要一个多小时,令他们昏昏欲睡,觉得十分无趣。这些信徒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主日礼拜的根本乃是敬拜主,而不仅是听道,他们需要纠正自己错误的观念。但是与此同时,教会牧者也要思考,如何使主日讲道的信息更丰富、精彩,令弟兄姊妹喜闻乐见,更愿意去参加礼拜。  相似文献   

8.
再见爱人     
刘凌维 《天风》2023,(2):53-54
<正>前段时间的一个主日,在教会讲道结束后,一位四十多岁的姊妹走过来找我,说有件事情想和我交通一下,于是我们在教堂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还没讲几句话,那位姊妹就已泪流满面。我握住姊妹冰凉颤抖的手,她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开始倾诉她痛苦的婚姻生活。她诉说着丈夫如何自我、一意孤行、冷漠、从不照顾她的情绪,又细数自己对丈夫和家庭的诸多付出和牺牲。她讲述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她为改善夫妻关系所做的种种努力。然而他们依然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9.
蒿志强 《天风》2014,(1):7-8
<正>而基督教文字工作者在这个欠缺互信和温暖的世界中,要成为信望爱的播种者,正能量的传递者这里笔者想讨论一下当今基督教文字书写形式。一、书写形态1.证道讲章牧者每天被动或主动都在做的事就是写讲章。为什么基督教叫"证道","讲道"又是什么意思?当我预备一篇信息时,  相似文献   

10.
生命与恩赐     
光盐 《天风》2006,(23):28-29
上帝赐给每个人的才干都不尽相同,就看我们怎样去使用,用在哪里。这就是一个生命的问题。即使一个人的才干(恩赐)再小,但他的生命丰盛、成熟,他也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好神的托付,这样,他在神面前所得的奖赏与大才干(恩赐)的人所得的奖赏是一样的。这里有一则故事,很是耐人寻味。说的是某教会有一位传道人,讲道很有恩赐,深受信徒好评。平常他骑自行车出入教会,也看出他很是朴素。一天,另一位牧者借他的自行车外出为教会办事,不慎将车丢失。牧者回教会向他表示歉意后,让他自己去买一辆新车回来报销。于是,这位传道人去一家店里选车。问过店主,要价300元,经过与店主一番讨价还价,店主慷慨让利40元。其实,从他一进门,店主就认出是教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11)
正有位牧者在讲道中称:"我有一次到一个教堂里布道,坐在长椅上发现,长椅上都写上了捐赠者的名字。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妥,既然我们要把东西奉献给主,就不要留名了,这背离了奉献的真义。"牧者说的情况绝非个案,除了在捐赠品上写名字,不少堂会还会定期在教堂里张贴奉献者的名单,并写上某某人奉献了多少钱。这种做法在信徒中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奉献就不要留名了,不然就是在显扬自我;  相似文献   

12.
吴志福 《天风》2017,(5):14-15
<正>当一个人为婴儿换尿布时,连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笔者认识一位年轻姊妹,她热心侍奉,教会有事随传随到,在不少弟兄姊妹眼中,她是上主的好仆人。而一些了解她实际情况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位姊妹终日在教会当义工而不去工作,生活所需都靠父母供应,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位姊妹的问题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耳闻教会一位唱诗班的教唱者,被“东方闪电”迷惑去了,当时我有点震惊和疑虑:一位信主十六年的姊妹,灵命不能说不长,她的丈夫也是教会的负责人和讲道者,怎么会一下子被异端邪说掳去。她曾对丈夫说:“你放我走,我要跟姊妹们外出跑天路,闯荡江湖。”弄得她的丈夫日夜守住她,教会里也无心去讲道了。其实圣经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  相似文献   

14.
吴志福 《天风》2016,(9):38-39
有一次,一位姊妹跟我说,上一个主日礼拜结束后,同工们请她留下来一起读经祷告,而她说以前的同学来厦门,要带她们到鼓浪屿玩,因而无法参加。话音刚落,就有人当面斥责这位姊妹,认为她“不够属灵”,不重视主日的重要性,想着世界的玩乐,缺乏敬虔的心。这件事让这位姊妹很苦恼,觉得信主后,有时候连自己一些合理的娱乐活动都被限制了。  相似文献   

15.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16.
冯淑仙 《天风》2022,(1):49-51
<正>教牧同工总是关怀众弟兄姊妹的需要,除了灵性上的喂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情绪上的安慰,牧者们一般都存在着浓浓的"助人情结"。一天,一位曾经是神学院学生、现已是教会主任牧师的弟兄给我发来微信求助:"老师,我最近十分疲惫,浑身无力,精神状态很差,睡眠质量不好,早上起床也比较困难,每天勉强去教会上班,总是感觉头昏脑涨的,提不起劲来,胃口不佳,也不愿说话。可是案头满满的工作在等着我,我还要预备讲章,还要打起精神接待来访的弟兄姊妹,我觉得自己快倒下了!请您给我看看,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吴志福 《天风》2017,(10):16-17
前不久,笔者遇到一位以前的同工,询问了她的近况。她说自己没有参与侍奉,也很久没去教会了。她觉得教会里的人际关系太复杂,让人难以接受,因而选择了离开。与这位姊妹有同样感受的基督徒并不少,他们感到教会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不少冲突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伤害了弟兄姊妹的身心灵。  相似文献   

18.
乡谈     
计文 《天风》2010,(11):1-1
<正>据说,有一位在非洲传道的牧师,想把圣经译成非洲当地语言。当他译到《以赛亚书》1章18节的经文"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时产生了困惑,因为当地从未下过雪,人们不知道雪的样子。于是,这位牧师斗胆将经文译作:"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椰子肉那样白。"对此,有些牧者认为这是篡改圣经,但多数牧者却认为这是充满智慧的翻译!其实,翻开教会史的第一页,就记载了一件"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倚靠我  相似文献   

19.
徐文喜 《天风》2005,(9):22-22
1989年傅先生跟父亲由台湾省返回自己的故乡济南市探望自己年迈高龄的奶奶刘桂荣,这位老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多年来,在这位老姊妹身边与她朝夕相处而处处关爱她的是一位名叫“吴秀美”的姊妹——  相似文献   

20.
张远来 《天风》2013,(12):40-41
不久前,有一位牧师感慨这样一件事:他去一间教会证道,结束后很多信徒纷纷表示自己听了道很有帮助,并向牧师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姊妹上来与牧师交谈,当她了解到讲道牧师是某会中人,便扭头离开,并自言自语说:“想不到某会的牧师也能讲出这样好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