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含有"中正"、"时中"、"用中"等内涵。孔子不仅以中庸思想作为"为人"与"为政"的原则,同时也以中庸来提升精神境界。"孔颜之乐"从实现原理来看是一种"自得之乐",其发生于德性的不断实现过程中。因为中庸是德性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所以发挥中庸精神是获得"孔颜之乐"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中庸思想为世人培养人生"乐趣"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志刚 《天风》2014,(11):52-53
<正>我们所致力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是要面向未来的,是富有建设性的,也就是要有助于克服中国基督教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推动基督教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以使其广大信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1.基督教中国化可为构建文明对话神学奉献中国智慧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的",首先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致力于妥善处理宗教关系,呼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做出贡献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李向平 《天风》2012,(2):14-15
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中的各种问题,中国基督教必定会有所作为,然而,谈及当代中国伦理建设与中国基督教的内在关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谈起。经常设想,中国基督教何时也能建构成为韦伯所言之"新教伦理",中国基督教的许多问题也许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5.
李玉芳 《宗教学研究》2004,2(2):131-136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受阻的问题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本文意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受阻的原因,它们分别是:(1)基督教是靠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2)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3)抱着"欧洲文化中心主义"观念的基督教拒绝中国化,并企图"为基督征服中国".  相似文献   

6.
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不承认作为实体存在的鬼神.坚决反对鬼神致病说,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孔子达观的人生态度,使其举止行为无不合于养生之道,中庸是其养生之道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陈晓杰 《孔子研究》2019,(5):143-150
本文以《中庸》鬼神章"体物而不可遗"为线索,探讨朱熹对此句的解释中存在的两重可能性。首先,"鬼神"为物之"体",此"体"为经验意义之先在与构成之意,然而朱熹还以《中庸》之"诚"论"体物而不可遗",如此则"体"变成"体用论"之"体",这可能是受到了张载"天体物而不遗"的影响。但最终,只要我们区分"鬼神"与"鬼神之德",以前者为形而下,后者为形而上,那么上述两种"体"都能得到很好的对应而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缅边境地区基督教历史悠久,影响力大,目前处于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由于中缅边境地区基督教具有特殊性以及当下缅甸局势复杂动荡,导致该地区基督教发展形势复杂。探讨历史经验,研究如何从"管理"到"治理","一元"到"多元",使中缅边境地区基督教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上而下的政策法规"引导",又有自下而上不同利益群体的"适应",共建人民安居乐业、团结稳定、宗教和顺的祖国边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苏志明 《天风》2022,(10):12-15
吸收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理论建构的"时代之思",具体指:将具有使徒性、圣洁性、大公性、普世性的基督教和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使两者批判地关联与交流互嵌,来建构既属于基督又具有中华文化精神元素特征的中国基督教神学.我们要思考更深层次、文化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如何吸收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当从神学的、历史的、国际的、处境的、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基督教"和"中华优秀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晚清传教士对孔子的认识——以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被历代中国人称为"圣人"。及至西来的基督教传教士把耶稣的福音传到了中土,打破了中国人心目中已有的观念,究竟是应该"心归孔子"还是"心归耶稣",成了中国人几百年来心中萦绕的难题,也成为儒家与基督教两种文化较量的核心议题。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以儒学经典为基本依据,特别对孔子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提出不仅"孔子是上帝赐予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先导者",而且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有相通之处,还担负着传布上帝福音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露与藏     
孔子讲中庸,老子尚无为。千百年下来,中国人崇尚的是隐忍与含蓄,忌讳的是直露和张狂。有学者还研究说,中国人的性格是植物性的,以守、忍、藏为特征;西方人的性格是动物性的,以攻、狂、露为标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文革 《天风》2021,(2):25-26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良心观的会通尝试 良心是基督教与中国道德哲学中共有的观念,而且圣经与传统儒家对良心的阐述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最常用的表达都和良心有关,如"天地良心""对得起良心""良心谴责""良知泯灭"甚至"丧尽天良",等等.这样,良心观念或可以成为基督教中国化在伦理方面的一个会通尝试.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4,(12):54-55
杭州基督教圣歌团应邀参加西湖合唱节,荣获银奖!本刊讯:杭州市基督教会圣歌团于2004年10月31日参加"第二届西湖合唱节"比赛荣获银奖,60位圣乐爱好者组成"杭州基督教会圣歌团",还特别邀请中国基督教界德高望重的圣乐专家、年近九旬的杨旅复同工任顾问,全力参与合唱节的比赛。在优胜劣汰的激烈比赛中,"杭州基督教会圣歌团"从53个合唱队伍中胜出,进入前6名。比赛结束,"杭州基督教会圣歌团"得到了杭州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并予以颁奖。在收获喜悦的同时,圣乐团的全体参赛人员深深地认识到:基督徒一样可以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为当今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使得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更加美满安康! (杭州两会)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中庸思想长期受到人们的误解。通过追本溯源、正本清源,可以察知,"中庸"具有中正、中和、时中、用中、平常、不变、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动态平衡等多重丰富内涵,同时蕴涵着"正—反—中"的中庸辩证法。把中庸辩证法运用到管理活动中,正确处理"为己与为人"、"正己与正人"、"修己与容人"、"行己与安人"的辩证关系,便形成"立己立人"的中庸领导智慧;正确处理"王霸杂之"、"恩威并施"、"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的辩证关系,便是"德法兼济"的中庸管理智慧;正确处理"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义利合一"的辩证关系,便是"义以生利"的中庸经营智慧。这就说明,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略论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相冲突的原因及相适应的几个方面。认为,尽管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有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基督教是能够不断调整自己,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回顾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冲突与适应的历史,可以为探讨中国基督教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当前社会相适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督教一旦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神学思想,就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有所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着眼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7.
<正>各位尊敬的与会嘉宾和领导: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题目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的意义"。作为一位研究中国基督教的学者,对受邀参与包括此次会议在内的基督教两会的重大活动,深感荣幸。记得2014年8月5日我曾参加在上海召开的"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会上王作安局长和己故傅先伟长老分别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基督教全国两会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天  相似文献   

18.
肖安平 《天风》2021,(2):33-34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1,(8):2-2
<正>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英文网站开通本刊讯(中国基督教网站):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美国再次举办主题为"尔道即真理"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为了让海外弟兄姊妹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教会、了解圣经事工展,中国基督教两会设立了专门网站:www.bibleinchina.org  相似文献   

20.
晓望 《天风》2008,(19):42-43
上海市基督教2008年青年夏令会在沪东堂举行 上海市基督教2008青年夏令会于8月30日14时至20时,在沪东堂举 行.此次夏令会共有市区11个教堂300多名青年弟兄姊妹参加,其主 题是"求主福佑我中华",青年弟兄姊妹一起为祖国祈福,希望祖国 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