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事谢恩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祷告,新约中有许多的教导。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那样重复一些空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和合本2010)使徒保罗说:"我们本不知道当怎样祷告,但是圣灵亲自用无可言喻的叹息替我们祈求。"(参罗8:26,和合本2010)祷告是上帝所赐的无穷恩典,借着祷告,我们承认自己的罪,祈求上帝的赦免,得到上帝的恩典。祷告不是强求上  相似文献   

3.
刘凌维 《天风》2005,(10):4-6
经文:罗2:1-2;林后3:3;林前4:9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基督徒的比喻,在四福音书中主耶稣曾把跟随他的人比作葡萄树上的枝子,是流露基督生命的管道(参约15:1);比作世上的光,来照亮这个世界(参太5:14);比作可以调味、杀菌,并能使人对生命活水产生渴望的盐(参太5:13)。而我们刚才所读的几处经文是使徒保罗对基督徒人生所做的比喻,在这三个比喻中保罗把基督徒比作是献给上帝的活祭,是上帝写给世人的信,并且基督徒的人生又如搭在天地之间大舞台中上演的一台戏,被世人和天使观看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尊重婚姻     
使徒保罗说:“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林前7:2)除了少数的人,像保罗一样领受神特殊的恩典或因其他的缘故不婚外,婚姻是人生的道路上必经的站口,婚姻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经上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13:4)  相似文献   

6.
保罗的忠心     
刘承邦 《天风》2004,(1):8-9
“……他是我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a的苦难。”(徒9:15-16) 保罗是耶稣复活升天后亲自拣选的一名使徒(林前1:1),他肩负了主赋予的重任——向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传福音。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6)
<正>经文:林后9:15"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在纪念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感恩礼拜上的讲道: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章提到的"恩赐"是指上帝恩典的运用结果的恩赐。上帝恩典的丰富超出人所能领会的。上帝救赎的主题是没有穷尽、深不可测的,超出人有限的理解范围。无论人对上帝恩典的研究有多少,永远都不能发现上帝所有的完美。从保罗个人来说,上帝在他身上有说不尽的恩  相似文献   

8.
高峰 《天风》2016,(5):4-8
正(接上期)2.社会融入主耶稣没有让我们脱离这个世界,而是让我们进入世界(参约17:1-26)。使徒保罗也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参林前9:22)基督教只有积极融入社会,使自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自觉投入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复活的喜讯     
梁亦昆 《天风》2005,(3):10-10
经文:林前15:1-10 17-22 太28:1-10 保罗告诉我们: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 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福音,是保罗自己领受的,而且也是他传扬的中心。不但如此,彼得和众使徒也都为"这事做见证",甚至使徒们愿意为主复活的见证而死。现在我们一起来默想耶稣复活清晨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主复活了     
洪书永 《天风》2006,(10):6-7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林前15:1-8) 经文:林前15:1-8 保罗给哥林多教会写信:一方面是为解决哥林多教会出现的结党纷争等问题,指给他们一条爱的道路;另一方面是为坚固信徒的信仰,持守纯正的道才能站立得住。保罗自己所领受和所传  相似文献   

11.
身份与使命     
《天风》2015,(7)
<正>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保罗之榜样,在于他对自己身份与使命的认定与坚守。我们可以将许多的身份赋予保罗,诸如宣教家、神学家、布道家、牧者,等等。但他对自己的认定却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参罗1:1)。不过,这仆人的身份不是低贱的,而是尊贵的。因为与这身份相随的是他从上帝所受的使命"特派传上帝的福音"(参罗1:1)。"特派",希腊文是"(?)",它的意思有"分别"、"离开"、"拿走"、"任命"等。这里保罗用的是这个动  相似文献   

12.
攻克己身     
陈孝浪 《天风》2006,(10):34-3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经文:林前9:27 刚才所读的经文,是当年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特别提到的这句话,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为什么呢?因为“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当时有许多人,虽然也在传福音, 但自己却被淘汰了,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江成 《天风》2014,(11):38-38
使徒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书信中说:"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后1:9)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父慈母爱,加一小妹,家庭安稳,年少时沉迷《红楼梦》中的出世思想,迷恋李煜的词这一类哀伤的文字(我曾经将所能收集到的李煜的词全部都背诵下来),并且在师友中以"忧郁王子"自居、自傲,不理俗世,耽于空想。  相似文献   

14.
使徒保罗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借着这几节经文,我们看到忠心的仆人和不忠心的仆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什么是忠心呢?保罗在书信中说:“……写信给以弗所的圣徒,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有忠心的  相似文献   

15.
彭雅倩 《天风》1995,(7):30-31
在圣经中,使徒保罗有好些有关妇女的教训,如:“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弗5:22),要求妇女蒙头(林前11:5),不许妇女在会中说话(林前14:34),又如:“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林前11:3)初读这些圣经,好像保罗是贬低妇女的。其实。  相似文献   

16.
读经:林前15:20—26,50—56;帖前4:13;来2:14、15。 保罗说:“弟兄们,我告诉你们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  相似文献   

17.
<正>保罗的一生充满传奇,历经患难,也充满上帝的恩典。《使徒行传》记载了保罗的三次旅行布道,从13章开始到20章结束。他的三次传道旅程,都充满了患难,更充满了感恩。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在帕弗有行法术的以吕马抵档他,但真道被传开了,有方伯信主;在彼西底的安提阿有犹太人的嫉妒、毁谤、挑唆和逼迫,他和巴拿巴被赶出境外,但是有许多犹太人  相似文献   

18.
刘美纯 《天风》2018,(12):19-19
《罗马书》8章31节至39节是使徒保罗从心底唱出的一首得胜的凯歌: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使我们与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的爱隔绝。“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参罗8:35)这个问题以及下面一连串的问题都是修辞性的,这些修辞性问题所列举的正是保罗在传道事工中曾亲身经历的——患难、困苦、迫害、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一保罗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信徒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这样的生活状况也正是早期教会的使徒和信徒的生活写照。  相似文献   

19.
奔跑的人生     
时先礼 《天风》2007,(9):16-17
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林前9:24—26)他在《腓立比书》3章13-14节又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奔跑人生。  相似文献   

20.
姜诚 《天风》2022,(3):32-33
四、由"会议的过程"看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依规民主办教 对于耶路撒冷会议的过程,《使徒行传》中说:"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辩论已经多了."(参徒15:6-7)说明当时有许多人发言了,充分展现了当时会议的民主做法.之后,彼得以事实作为依据谈了自己的看法,得救的问题是上帝的主权(参徒15:7-8),又借着人的信(参徒15:9).彼得讲完之后,众人有反驳的声音,但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众人停止了辩论,默默无声(参徒15:12).后来巴拿巴和保罗又述说上帝借着他们在非犹太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参徒15:12),雅各引经据典,倡议最后的会议结论(参徒15:12-21).大家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认同此建议,于是定意(参徒15:22).请注意,此处说是"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而非雅各一人或当时一部分人的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