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二十世纪初,当罗素申言,算术是逻辑的延伸时,他从意大利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皮亚诺的早期研究成果中颇有受益。皮亚诺不相信,算术的初始概念即零、数和一个数的后继能化归为逻辑的术语。然而,他认为值得想望的是把算术建立在公理基础之上。含有这个意思的建议初次发表在他的《用新方法说明的算术原理》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呼唤逻辑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0年。就在1978年的5月,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主办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逻辑讨论会,至今也恰好是20周年。回顾20年来我国逻辑学发展的情况,我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景看好。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有了...  相似文献   

3.
捅要:台湾逻辑学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共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日据时期(1945年以前),台湾逻辑学萌芽期;第二个阶段:光复时期(1945年-1964年),台湾逻辑学的初建期;第三个阶段:宪政时期的戒严期(1964年-1987年),台湾逻辑学发展期;第四个阶段:宪政时期的民主化期(1987年至今),台湾逻辑学高涨期,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台湾逻辑学的数理逻辑与哲学逻辑建树颇丰,其中数理逻辑主要包含: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函数等;哲学逻辑包含模态逻辑、知态逻辑、规范逻辑、语言逻辑等。而中国古代逻辑与因明学研究虽有成果,但其一直处于缓慢低谷期。本文通过全方位梳理台湾逻辑学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与成果,总结其发展规律与趋势,对大陆逻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是逻辑学兴盛的世纪。逻辑学以其特有的规律,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波涛,不断奔流向前。当代逻辑学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一、逻辑学说多元化恩格斯说:“形式逻辑本身从亚里士多德直到今天都是一个激烈争论的场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5页)这一论断对于今天的逻辑学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的  相似文献   

5.
逻辑学的发展方向──北京市逻辑学会召开逻辑的应用问题讨论会李毓英北京市逻辑学会于4月28日召开了“逻辑的应用和怎样应用问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现把讨论情况概述如下。1、对逻辑应用现状的看法绝大多数人认为多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对逻辑理论的研究较多,而对逻辑...  相似文献   

6.
现代逻辑学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是数学基础问题,解决数学基础问题的三种主要方案虽然并不充分,但是在数学、逻辑、哲学上具有深远意义。西方传统的哲学理论无法合理解释逻辑的必然性问题,本文用“语言范式论”去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 1、逻辑学是研究﹍﹍的科学。2、划分是﹍﹍的逻辑方法。3、根据性质判断逻辑方阵的真假关系,已知A判断真,可推知E判﹍﹍,I判断﹍﹍,O判断﹍﹍;已知E判断假,可推知A判断﹍﹍,I判断﹍﹍,O判断﹍﹍。二、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定义?它有哪些规则? 2、什么是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试各举一例。3、什么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什么是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它们各有哪些正确的推理形式?并请列出它们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思想的逻辑问题域与逻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雷格作为数理逻辑、逻辑哲学、数学哲学与语言学的大师,在他对上述学术领域的所有开创性的贡献中,至今仍发生重大影响力的,几乎都与关于思想的理论有关。弗雷格的数理逻辑系统和关于思想的理论,是引起哲学和逻辑学的历史性重大变革的理论根源和动力。弗雷格创造了哲学和逻辑学的崭新的概念和范式,他关于思想的理论,已经成为当代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广义的)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个被弗雷格问题专家之一的D·贝尔称之为“最持久最具有革命性的贡献”,至今仍释放出源源不断的能量。在拙作《思想的逻辑哲学分析》(见《华南师大学…  相似文献   

9.
《波尔·罗亚尔逻辑学》(La Logique de Port-Royal)实际是个通称,其正式的名称为《逻辑学或思维术》。通称之所以冠以波尔·罗亚尔,是由于此书为波尔·罗亚尔派之阿尔诺和尼科尔两人所著。波尔·罗亚尔是巴黎郊外天主教修道院,阿尔诺和尼科尔均为该修道院的修道士,两人合作写成《波尔·罗亚尔逻辑学》(以下均简称为《罗亚尔逻辑学》。——译者注)。此后就作为该修道院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史中,逻辑学的发展大致可归为两条脉络:一是亚里士多德—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二是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弗雷格—罗素。在第一条脉络中,传统逻辑、先验逻辑和思辨逻辑都试图去追溯其形而上学的渊源,但另一条脉络力图摒弃传统形而上学。本文着重阐述逻辑学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的这三种发展形态,旨在揭示这些形态是如何复归形而上学本性的;最后论及海德格尔对待这两条脉络的态度,阐述他如何从生存主义的角度独特地论证逻辑学的形而上学渊源,批判现代数理逻辑疏离和摒弃形而上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导言非标准逻辑“非标准逻辑”这个名称通常用来指称那些不同于经典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逻辑。粗略地说,非标准逻辑可以被分为两类:相应于经典逻辑的逻辑和扩展了经典逻辑的逻辑。对于前者,我们以多值逻辑、模糊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为例;对于后者,我们将阐述模态逻辑和时间逻辑。相应于经典逻辑的系统在所使用的语言上与经典的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没有不同。所不同的是,经典逻辑的某些定理在非标准系统中是假的。最著名的例子是排中律,A或非A,它在经典逻辑中是可证的,而在直觉主义逻辑和3值逻辑的任何标准系统中都是不可证的。扩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兰的逻辑学研究曾一度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最近十来年,波兰对这门科学又再度倾注了浓厚的兴趣。不过逻辑学研究的性质前后却发生了改变。现在人们的兴趣主要是在探讨数学的基础方面。A.格列泽哥尔楚克、St.雅斯柯夫斯基、J.洛斯、A.莫斯托夫斯基、E.拉西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和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1994年年会于10月18日至23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各地学者60余人与会,提交大会论文40余篇。 会上,苏州大学丁尔苏、广州市东山区行政学院汪文甫介绍了今年在美国伯克利召开的国际符号学会第五次大会的情况,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邹崇理作了《现代逻辑与语言结合研究的概况》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     
本书由宋文坚和郭世铭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98年出版。这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书 ,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 ,它不是立足于传统逻辑的基本内容 ,增加一些现代逻辑的零碎知识 ,而是从现代逻辑出发 ,以现代逻辑的经典部分一阶逻辑为主 ,力求在现代逻辑的框架内保留传统逻辑中仍然有实用价值的一些内容。从该书的内容来看 ,所谓现代逻辑的框架实际上构成了该书的主体 ,即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章 ,以及附录。这部分内容占全书三分之二强 ,既比较详细地讲述了经典逻辑 ,主要是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 ,也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非经典逻辑 ,主要是模态…  相似文献   

15.
概括总结了马希文教授主要的逻辑学思想,主要涉及"知道"模态逻辑的建构,并对其逻辑学思想所蕴含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逻辑学与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50年中,我们看到了逻辑的范围由语形学扩展到语义学和语用学。但仍然存在问题:如何从逻辑到达修辞?换言之,在形式系统的研究与文体(style)及修辞手段的研究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关系? 作为逻辑学家,我对人们在价值问题上看法不一这个事实很感兴趣。从经验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不一致是由于价值判断的主观性所致,因而它们不能得到证实。但我不能接受这个结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胡塞尔思想中还是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都构成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再现了胡塞尔前后期在此问题上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他的超越论逻辑学的要点在于对本质的前逻辑直观,也是最有可能为逻辑学提供哲学支撑的因素。其次,在海德格尔方面,根据律概念成为讨论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的切入点,由此导出他的“存在理解”、“无蔽”和“自由”的概念解释。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把形式逻辑看作陈述逻辑,并试图用前谓词判断的哲学逻辑学来为它奠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逻辑学在北美国家经历了一场“逻辑的实践转向”的变革,即通过关注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推理模式,让人们避开思维误区,直达理性思考,发挥逻辑学在培养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方面更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共识。该著即是这一趋势的引领者、实践者和倡导者。其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人们的推理能力,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论证、演绎和归纳、推理谬误、语言的使用、文章的撰写、广告与新闻中的陷阱等作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对认识和反思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开明的政治政策、良好的思想传统促进了稷下之学的兴盛,稷下之学的兴盛又滋养了稷下逻辑学。在稷下学宫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稷下先生们培养了冲破旧传统思想束缚、敢于探求的精神,百家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这又是一个蓬勃向上、人心思进的时代,一心要建功立业的统治者,也很需要充当其“智囊团”的稷下学宫中的“百家争鸣”。正如《准南子·要略》说的:“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这种论辩之风的泛起,为稷下逻辑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何以未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逻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中国学者大多数认为中国未曾发展出类似西方那样的逻辑学,同时依笔者所知,有关学者似亦少有对此问题做这一番缜密的论究。笔者不揣谫陋,在此提出这个论题加以讨论,目的在于对中国哲学作一反省,以便在世界哲学里中国哲学可以推陈出新、重新定位。在中国学术史上,先秦名辩学已有逻辑思想萌芽。如果先秦名辩学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发展出西方那样的逻辑学,难以推测。从公孙龙名学与墨辩的注重思维形式来看,如果没有内外的特别因素而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有它发展到接近西洋逻辑学的可能性。可是,事实上,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逻辑学。其原因在于中国学问的动机、学问本义、目标、方法、方向、题材以及语文特征,与西方不同。这些学问上的不同,从根本上看,乃是在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世界观及人生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