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诚 《法音》2012,(10):45-48
(2012年9月21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一、汉藏佛学研究的思路汉藏佛学是汉传佛学与藏传佛学的统称,是对印度大乘佛学的完整继承和不断开演。汉藏佛学由于分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系、不同文化的环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由此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印象:汉藏佛学是两  相似文献   

2.
学诚 《法音》2008,(7):8-9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二日)非常荣幸应邀前来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汉藏佛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看到今天有这么多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齐集一堂,共襄振兴汉藏佛学研究之盛举,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为筹建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  相似文献   

3.
桑吉扎西 《法音》2012,(10):72-73
本刊讯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汉藏佛学学术研讨会暨觉囊佛教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成宝、中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11)
<正>本刊讯10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佛性研究——第五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发表论文30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香港大学法光教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汉藏翻译前辈降边嘉措教授等来自海  相似文献   

5.
国内新闻     
两地高僧座谈“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7月16日,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活佛高僧与香港的佛教高僧、佛学研究者,就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汉藏佛教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等话题在香港召开研讨会。汉藏佛教界人士、佛教信众等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正果法师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文室安祥示寂。我失去了一位共事多年风雨同舟的师友,中国佛教协会失去了一位道高德劭的领导,中国佛教界失去了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法师原籍四川省自贡市,俗姓张,生于1913年7月24日。青少年时期,因信仰出家。19岁,到新都宝光寺剃发,21岁在成都文殊院受比丘戒。接着,先后到重庆华严寺天台教理院和重庆北暗汉藏教理院学习。在汉藏教理院从著名佛学大师太虚法师和其他大德研习佛学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O年到北京和法尊法师一同驻锡北海公园内菩提学会,襄助法尊法师做了大量的弘法宣教工…  相似文献   

7.
正近代以来,中国的佛学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对佛教典籍、义理的思想性分析和历史性考证,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特点。上世纪30年代,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以及后来的《隋唐佛教史稿》以系统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佛教的整体历程而奠定了中国佛教通史的基础。至60年代,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和《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以汉藏文资料为基础,分析精确,理论深刻,"标志着老一代佛教学者的最高成就"。①继之而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所具有的科学意  相似文献   

8.
忆法尊上师     
同杰 《法音》1990,(12)
法尊上师是我在汉藏教理院第一届普通科到专修科,足足六年半的代理院长和佛学专任教师(因为头半年他还未回来),虽时逾四十多年,法乳深恩,不敢一时忘怀!今值法尊上师示寂十周年之际,谨缀芜文,以志缅怀先哲之思!我初到汉藏教理院的时候,只见一些先去的同学,随时随地都拿着藏文本子死读,颈子像黄桷根,声音震得嘶哑,费了九牛二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12)
今年是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为缅怀大师一生爱国爱教、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的光辉业绩,中国佛教协会编辑出版大师所讲《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要》、《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要》和《佛说善生经讲录》(三书合册),在汉藏教理院讲的《中国佛学》。赵  相似文献   

10.
王小明 《法音》2008,(7):56-57
本刊讯6月22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大学在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冯惠玲、冯俊副校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总干事拉巴平措,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先生,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沈卫荣所长,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赵德安校长,北京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