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燕  郑雪 《心理科学》2007,30(3):604-608
对28名外倾被试和28名内倾被试进行实验性认知测试,以考察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内外倾被试在含有社会认知操作、非社会认知操作的认知任务的测试总分上没有差异,而在社会认知一非社会认知方式的评价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倾被试更多地倾向于社会认知型认知方式,内倾被试更多地倾向于非社会认知型认知方式。研究结果支持了外倾性与智力关系的假设:外倾性与社会认知一非社会认知的认知方式存在相关关系,而与认知操作测试总分无关。  相似文献   

2.
认知方式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贺雯 《心理科学》2001,24(5):631-632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组织和加工信息中所具有的个性化的和一贯的方式(Tennant,1988)。对于认知方式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荣格(1923)所提出心理类型理论。而对于认知方式的现代研究则由“认知方式之父”一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kin,1954)开创,他提出了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之后.认知方式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认知测试、查阅人类学资料、现场调查和谈话等多种方法,探讨了我国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460名成人的具体认知、抽象认知和认知方式及其与生态文化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了我们理论上所假设的社会文化因素与具体认知操作、抽象认知操作、认知方式的关系,即狩猎和城市社会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对人施加一种生态压力,增进其个体的具体的和抽象的认知,促使其抽象型认知方式的形成;而在捕鱼、游牧和农耕社会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作用下,个体倾向于较低水平的具体和抽象认知操作以及具体型的认知方式。紧密的社会结构和强调服从的社会化过程,与其个体较低水平的具体和抽象认知及具体型的认知方式相关联;而松散的社会结构和强调自主性的社会化过程,与较高水平具体和抽象认知操作、抽象型的认知方式相联系。正规教育等现代化因素是促进人认知,特别是抽象认知的有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认知方式及其相关理论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方式是连接认知和个性的理想桥梁之一。认知方式与认知策略、学习方式之间的含义是有本质区别的。斯腾伯格对认知方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认知方式理论一心理自我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5.
许思安  郑雪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07-1211
认知方式是人们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中经常采取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与风格。少数民族认知方式的跨文化研究集中在认知方式的发展规律、认知方式的性别差异、民族间认知方式的差异, 以及与其他变量相关程度的探究上。  相似文献   

6.
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英文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寿欣  张忠华 《心理科学》2003,26(3):519-520
1 引言认知方式是个体在信息加工与完成任务过程中个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与思维过程中所特有的稳定方式在认知活动中的体现。Witkin把个体的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长期以来,Witkin和其他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场依存一独立认知方式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自九十年代以后,英国心理学家Riding与Cheema综合考察了以往研究资料,把场独立(FI)与场依存(FD)划分到整体  相似文献   

7.
自我认知类型引导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凤林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5,28(3):541-543
对自我的认知引导认知和行为。本研究用与自我有关的语义内容启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自我认知,随即让被试做与场独立或场依存认知方式有关的认知作业,探讨自我认知类型是否引导认知方式,即启动场独立自我认知是否比启动场依存自我认知诱发更多场独立的认知方式;同样,启动场依存自我认知是否比启动场独立自我认知诱发更多的场依存的认知方式。结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对94名普通高中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了当前普通高中生认知方式特点及其与学绩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高,高中生的场独立性增强。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与学习成绩的相关不显著。在初中毕业刚进入高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随着年级增长、个体成熟,这种差异逐渐缩小。文理分科对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师生间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寿欣  孟庆茂 《心理科学》1997,20(5):456-457
1问题师生之间不同人格特点的搭配是否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多年来一直是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者关心的问题。认知方式的场依存──独立性维度,经过维持金及其同事的长期大量研究,已经形成一种新的人格维度。国外的诸多研究表明,师生间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基于师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师生之间会有不同的评价,当师生间的认知方式一致时,他们倾向于用积极的语言相互评价。教师给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与教师认知方式一致的学生的成绩受到了积极的影响。研究还发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归因训练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训练是一种从归因方式入手对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治疗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综述了归因方式在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物质滥用、生理心理问题及家庭暴力等精神卫生领域中的作用,以期对归因训练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