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研究》课题组和伊斯兰教研究室共同举办的《世纪之交的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昌平举行。来自北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学者专家约20多人参加了会议。金宜久、秦惠彬、周燮藩和李兴华研究员分别主持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各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十年回顾”、“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十年展望”、“中国伊斯兰教现状分析”、“中国伊斯兰教的多角度定位”、“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世纪之交国际…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古兰经》教导我们:“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16:125)“卧尔兹”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劝导”,用我们穆斯林的语言来说,就是“劝人行好,止人干歹”。讲“卧尔兹”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传统,是阿訇、毛拉们在“主麻”日和伊斯兰教节日及各种场合对穆斯林大众宣教的传统方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教的方方面面,如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事迹等等。由于我国穆斯林…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鼓励求知陈军穆圣教导我们说:“你们寻求知识从摇篮至到玟墓。”又说“踏上求学道路的人,真主已使他踏上了直达天堂的坦途。”穆圣的谆谆教导,阐明了伊斯兰教对求知的重视,并指出了作为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应该把求知作为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把求知作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派别,清光绪年间创建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潭县旧城。其创始人马启西自幼研读伊斯兰教经典,又从小攻读儒学著作通达儒者之学。及长成后,毕10年之功于阿拉伯经文与刘智等人的伊斯兰教译著学习,博览广读而又有所得。他精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勤奋研读中国诸子百家论著,广泛吸取自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从中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的精华,深得“会通诸家,而折衷于天方之学”的真谛,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创始人中,唯一一位秀才出身,并成功地把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现有清真寺68座,分布在各个区县。“北京伊斯兰教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对北京68座清真寺的考察与调研中,在北京顺义区杨镇清真寺和牛栏山清真寺内发现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伊斯兰教文物“铜汤瓶”和8人抬的亡人“埋体匣”。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宗教文物当属清末至民国年间流传下来的珍贵器物。“铜汤瓶”及其8人抬“埋体匣”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北京伊斯兰教和清真寺文化提供了佐证。铜汤瓶是穆斯林在礼拜前做大净和小净时使用的一种器皿。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做小净或大净。大净,就是用流动的净水冲洗全身。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6.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7.
王岱舆是明末清初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他从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出发,同时结合苏非神秘主义的修道方式,在自己的汉文译著中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本文着重从“习学”、“三品十条”和“正心”等方面,讨论了王岱舆的伊斯兰道德修养观及其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复初是清代回族著名伊斯兰教学者。他生于云南大理,“壮游西秦”,晚年“出滇黔,历岭表,越漂洋,觐天庭”,求经问道,回国后,“搜括群书”,别是非,定正误,删繁就简,阐明伊斯兰教的宗教哲理,成就显著。他所著的《道行究竟》一书,借用儒道佛三教的哲理,阐述了他对伊斯兰教的哲学见解。此书原为波斯文,先译为阿拉伯文,复又译成汉文,大约写于同治二年(1863年)。同治九年(1870年)有云南提督  相似文献   

9.
“都阿”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意即“祈求”、“祈祷”。“都阿”是伊斯兰教的功修和礼俗用语。做“都阿”也是和穆斯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功修仪式。 根据伊斯兰教信仰及教法规定,“都阿”应该是人与真主之间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的祈求而形成伊斯兰教所要达到的、穆斯林需要的依托关系。据艾卜·胡莱勒传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伊斯兰教的前定观是宿命论,本人不揣冒昧,参考有关经典资料撰写此文,旨在说明伊斯兰教的前定规不是宿命论。众所周知,信仰前定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信条”之一。前定,系阿拉伯语“盖德尔”的意译,我国探汉语的穆斯林称“定然”、“定夺”。《古兰经》论述前走的经文很多,现引以下几节;“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3:145);“如果真主使你遭受灾难,那末,除他外绝无能解除的。如果他使你享受福利,(那末,任何人不能干涉他),因为他对于万事是全能的。”(6:17);“你说:‘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卧尔兹”的概念及作用“卧尔兹”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是伊斯兰教宣教的一种方式。含有“劝导”、“训诫”、“教诲”、“讲道”等意。《古兰经》云 :“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 ,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 ,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 ,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 ( 16∶12 5)。“关于使者们的消息 ,我把它告诉你 ,用来安定你的心。在这些消息中 ,真理以及对信士们的训诫和记念已降临你了” ( 11∶12 0 )。伊斯兰教传教的主要方式是用口头语言宣讲教义和用书面文字宣讲教义 ,旨在劝导人们从迷误中醒悟 ,归信安…  相似文献   

12.
阿訇一日     
“阿訇”一词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系波斯语音译,旧译为“阿衡”、“阿洪”等,其原意指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阿訇是对穆斯林中具有伊斯兰教宗教学识的人的通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则多称“毛拉”,意思基本与阿訇相同。中国伊斯兰教教育过去以传统的经堂教育为主,因此绝大多数阿訇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宗教学识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经举行“穿衣”或“挂帐”仪式(相当于毕业仪式),即可受聘到清真寺里任职,成为阿訇。阿訇的责任主要是在清真寺里…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惟一的根本经典,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渊源。《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圣人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得到真主安拉的启示而汇集的一部神圣经典。一、《古兰经》名称。“古兰”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宣读”。《古兰经》首先颁降的经文即是“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古兰经》显然是要求人们反复诵读的一部经典。中世纪伊斯兰教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称《古兰经》有55个名称,其中常以…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内一些思维极端化的人,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西方霸权主义极右势力妖魔化伊斯兰教、侮辱穆斯林的图片、消息和文章,表面上打着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旗帜,实质上却把仇恨矛头集中指向整个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他们用极端敌对的言词,称伊斯兰教为“绿教”,鼓吹“绿色威胁论”,否定它是和平的宗教,把恐怖主义造成平民死伤的罪过转嫁在穆斯林头上,鼓吹与“伊斯兰法西斯恐怖主义”作战。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现代主义者利用“创制”原则重新解释伊斯兰教,试图给伊斯兰教注入科学理性,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积极投身于穆斯林社会的改革实践,进而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注入理性”的内在实质与“社会改革”的历史特征。其历史功绩,在于提出了伊斯兰教对科学理性的内在需求,为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取向,同时以社会改革方式力促伊斯兰教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尽管现代主义者的现实力量比较弱小,但其社会影响却很深远。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8月14至22日,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伊协在京共同举办了全国经学院“新卧尔兹”任课教师培训班,来自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伊斯兰教经学院等十所经学院的主管院长、任课教师和部分地方宗教局负责伊斯兰教工作的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宗教局三司主持工作的郭承真副司长,中国伊协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马云福,秘书组成员阿迪力、从恩霖、…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认为,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实践不仅反映了穆斯林“认主独一”世界观的信仰过程,而且呈现了人类作为真主代治者的社会善功价值.本文通过呈现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的西道堂的生态实践,试图阐释在伊斯兰教信仰体系中真主、人、社区和自然之间复杂、多重的互惠关系.本文认为,穆斯林的生态实践不仅基于对真主的信仰表述,而且透过宗教仪式赋予其神圣性和文化意义,并产生实际的生态效应,展示出伊斯兰教“两世并重”的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伊斯兰教所要求的“念”、“礼”、“斋”、“课”、“朝”这五项功修,去理解伊斯兰教人性化的内容。通过哲学的思考,在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伊斯兰教,以生活化的思想,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挖掘伊斯兰教的积极思想,以期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顾颉刚早期认为伊斯兰教已经融入中国文化中,在参与修订、标点和编辑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后,加深了对西域人(包括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华化的认识;在前往泉州、广州考察后,对穆斯林民间关于伊斯兰教入华的历史叙事提出质疑;在与穆斯林的交往中,他发现该群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倡导伊斯兰教研究的同时,呼吁设立伊斯兰教研究机构或在国立大学设立伊斯兰教或阿拉伯语的课程,被政治高层采纳并付诸实施。在推动现代伊斯兰教学术研究及研究机构的设置方面,顾颉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伊斯兰教第二次代表会,于1990年9月17日至18日召开,来自全市的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代表87人参加。河南省伊协和郑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莅会。中国伊协副秘书长马进迁代表中国伊协赠送了“克尔白”挂毯和《古兰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