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讲人生的三失缺陷入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什么是惑呢?顾名思义,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无明、烦恼,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要包括贪、喧、痴,也就是三种最根本的烦恼,我们一般称为“三毒”,贪是对顺境的贪著、贪爱,镇是对于逆境的憎恶排斥,痴就是愚痴,不明事理,不明因果。我们时常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唤痴”,可见我们之所以造作种种恶业,是因为有贪唤痴这三…  相似文献   

2.
人生如斯     
西洋人有一句话“This is life.(这就是人生)”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含义极深,适用面极广。你得在他们那里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阅历了好多种人生的苦境和辛酸,才会知道究竟什么叫“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我曾经在威斯康星的乡下,见过一位独自拖着五个kids的妇人(有四个孩子都是她死去的哥哥留给她的,她的嫂子丢  相似文献   

3.
李栋 《天风》2016,(9):42-43
《中国青年报》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75%的年轻人认同容貌与竞争力存在必然联系。简单地说:求职之前,人家先评价你的就是“颜值”,长相就是你的第一名片。于是,不少人在进入人生的打拼阶段时,希望通过整容来“提升形象”。在社会中,“以貌取人”不可避免,那么作为神国度里的人,我们基督徒该有怎样的标准呢?  相似文献   

4.
鲁浙 《天风》2003,(9):44-45
我们都晓得,上帝是完全的,他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主耶稣告诉门徒“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像天父一样完全,是我们基督徒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基督徒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主耶稣是我们人生的标竿,我们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不断追求,不断长进,竭力达到完全的地步。 一、言语上要完全 雅各书第3章第2节提到:“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  相似文献   

5.
严青 《天风》2004,(2):34-35
我们都晓得主耶稣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三岁,但他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传扬天国的福音,眷顾有需要的人,最后顺服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奉献的人生是最美好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基督徒的人生就是奉献的人生,但是我们要晓得,奉献是不同的,不同的奉献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织锦,人生似编程,重在过程,美在过程。第一是过程,第二是过程,第三还是过程。至于结果,有了坚实游走行进的过程,还愁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吗?过程和结果是一对意味深长的哲学美学范畴。世俗观念追逐结果,审美领域推崇过程。生命有起点和终点,人一直奔走在路上,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穿越现实,抵达梦想,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徐国亮 《学海》2007,5(5):88-92
人生四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核心.人的觉解程度不同,境界也不同,个体就有差异.个体的认识不同,对人生的感悟也不同.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表明了因觉解程度的不同而层层递进的表现关系.用时代眼光重新阐释境界说,将会对我们产生关于如何对待人生的某些启迪,并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人生"危机".  相似文献   

8.
环境控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干预与环保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描述了前工业社会中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型,阐述了环境控制系统的概念以及区分环境政策发展过程中不同逻辑阶段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把环境控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干预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其中,第四阶段(阶段D)的特征是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系统的核心管理任务.只有这个阶段是可持续的,因为这个阶段存在完全循环和资本的环境和谐型积累.努力推进我们的社会整体进入干预的第四阶段十分紧急而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即将到来的环境灾难.我们怎样才能促使这种转变呢?本文试图向大家介绍七种途径,这七种途径能够促使环境保护在经济系统中的内部化.最后,文章还阐述了环保集群的概念.环保集群的意思是不同领域环境保护者的积聚与协作.更强有力的环保集群的形成对于环境保护通过七种途径在经济系统中的内部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美与时代》杂志从创刊起,就致力于普及美学知识,探索美学走进普遍人生的途径。然而,美学是人类最为飘渺的思维之花,人生却是浩瀚无边、姿态万千的海洋,寻到一个最佳切入点,的确不是易事。20多年来的探索,有失败的痛苦,更有成功的欢乐。失败让我们反思,收获给我们经验的积累。至今,反思和积累终于使我们豁然开朗——创意、设计,就是审美和人生联系的纽带,是美学切入浩瀚人生的最佳之点!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说的人生之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为什么有的人走得好,有的人却是一团糟?按说,每个人的走法都不同,一个人就是一条路。近日想得有些眉目了,归一下大类,其实只有四种走法。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改变     
余督兵 《天风》2008,(8):14-16
主耶稣来到人间,第一个神迹,就是行在"酒用尽了"的婚筵上,变水为酒,使人喜乐.这表明耶稣头一件所要作的大事,把我们淡而无味的痛苦人生,改变为滋味无穷喜乐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旨,在说明《易》是中华民族综合文化的起点。它是原始综合的,而不是后世科学分析的,其内容极为丰富。作者认为,《周易》是《易》发展史上的第二阶段,《易传》为第三阶段,后世种种“易说”为第四阶段,此外,还有个第一阶段,那就是原始一段,即“毛胚阶段”。这一阶段的精义,历来说易者,甚少发挥,本文拟补此缺。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论定原始佛教对于阿罗汉的立场?又如何论述阿罗汉呢?"阿罗汉"在原始佛教的地位中,被视为是最高层次的解脱之目的,同时也是修行最终果位。倘若我们要厘清"阿罗汉"的本身概念,就必须追溯古印度社会当时对于人一生的基本看法与规划。古印度时期,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称为"四修行处所"(或曰  相似文献   

14.
学诚 《法音》2014,(11)
正一、身心二苦困扰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疾病,简单来说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体方面的问题、身体的痛苦;心病,就是内心的问题、内心的痛苦。佛教一直以来都与"医"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被称为"大医王",《杂阿含经》中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应、  相似文献   

15.
耶稣升天     
我们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该思念天上的事,不该思念地上的事。(哥罗森书;三,1—2) 一、我们教理问答的第一句:“人生世上是为什么?”就是讨论人生的终向的。今天我们欢度耶稣升天大瞻礼,也是这个目的。耶稣光荣升天,是要我们认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应当期望的最终目标就是天堂。耶稣复活后,曾多次显现。有时显现给几位圣妇,有时显现给几位门徒;此后,  相似文献   

16.
一、福音中的耶稣童年史 在四部福音共89章中,只用了4章来记述耶稣的童年生活。而这四章分别载于玛窦和路加两福音中,就是玛窦第1章18节至第2章23节和路加第1章5节至第2章52节。我们所传述的圣诞故事便是综合这些章节内容,描绘出来的。以下让我们看看两部福音的分别记载:  相似文献   

17.
重担     
记得小时候,一位老爷爷曾出了一道谜语:“世上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黄昏时三条腿走路。它是什么?”当时,没有人能猜中。他就笑呵呵地说:“你们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拐杖。”“对了。拐杖现在已经成了我的第三条腿。人出生后不久只能爬着走(四条腿)——人生的早晨;长大了用两条腿走路——人生的中午;随着人生担子年复一年的增添,到了老年——人生的黄昏,就步履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情感是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情感的教育就是各学科开展之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思维勃发的阶段,若在此阶段能够合理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发掘情感则必定会对学生以后人生奠基完美的情感开端,因此,抓好情感教育成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粥煮人生     
正生活中我喜欢吃粥,更喜欢煮粥。在煮粥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粥与人生竟有那么多契合处。其实,煮粥,就是在煮人生。粥可简可繁。简则一米一水足矣;繁则无穷无尽,光是煮粥的器皿,就讲究得让人瞠目,更何况所用的材料,又是山珍海味,各种滋补品,何止几十种?这像极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其实,人生的简与繁,全在自己,就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活法了!  相似文献   

20.
对四条原则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坚持四条基本原则,有个真坚持与假坚持的问题。因为第一,由于林彪、“四人帮”以及“两个凡是”在这些问题上制造了混乱,他们搞的一套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而又当作真马克思主义来讲。我们要坚持四条甚本原则,首先必须拨乱反正。第二,我们党是一贯坚持这四条基本原则的,但由于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因此,我们坚持这四条基本原则,如果简单地认为就是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拨乱反正,回到文化革命以前的情况去,也是不行的。第三,现在情况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