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忠新 《天风》2023,(8):18-20
<正>陈崇桂牧师是中国教会爱国爱教的前辈,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是一位有名的布道家、作家、神学家和教育家,曾在湖北荆州神道学院、湖南圣经学校任教20余年。1944年,他创办重庆神学院,任院长一职,直至1953年停办时为止。陈牧师著述颇丰,他一生写了40多本有关宗教的著作,为中国教会留下了宝贵的属灵遗产。本文试从陈崇桂牧师的著作《各样的安慰》一书,浅析他的苦难观。  相似文献   

2.
曹圣洁牧师在《自立运动与本色化》一文中指出,中国教会的自立运动始于厦门,"1862年,美、英长老会在该地区合成泉漳长老大会,称为‘中华自立长老会’,厦门的新街、竹树二教堂自聘牧师."厦门竹树堂首任华人牧师叶汉章是中国教会自立的先驱,他与罗嘉鱼牧师(新街堂)为中国本色化教会最早的牧者,在他长达50多年的侍奉生涯中,足迹遍及闽、台两地,为福音的传播以及中华本色教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若磐 《天风》1994,(收录汇总):16-17
作为中国基督教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布道家、作家、神学家,陈崇桂是一位十分受信徒喜爱的牧师.他曲折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救国和新中国的建立,在多变动荡的环境中,他忠心牧养,奋兴布道,著述良多,后来又积极投身三自爱国运动,以自己的生命和侍奉见证了基督徒的爱国爱教情怀,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属灵遗产,对今天的基督教中国化的圣工不无启发.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来浅探陈崇桂牧师的基督教中国化的思想与实践,也提醒和激励今天的教会牧者和基督徒,更好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推进教会植根中华沃土,结出美好的福音硕果.  相似文献   

4.
出版消息     
《天风》1998,(4)
贾玉铭牧师是中国教会史上一位著名神学家,曾先后担任金陵神学院教师、华北神学院副院长、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并创办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贾牧师重视教会文字出版工作,留下许多宝贵著作。《圣经要义》为其重要著作之一,已由贾牧师的家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6,(23)
本刊讯: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庞塞里昂浸会教会主任牧师大卫·塞普牧师一行于2006年10月26日来访全国两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执行副总干事陈美麟同工在新会所与来访者亲切座谈。曹圣洁牧师对客人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再次向塞普牧师及所在教会对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期间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向客人介绍了中国教会的近况。塞普牧师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在圣经事工展后访问中国教会,亲身感受中国教会的复兴和发展,愿意更多地无条件支持中国教会各项事工的开展。第二庞塞里昂浸会教会非常注重社会事工、家庭生活以及支持信徒高等教育。1998年,大卫·塞普牧师成为该教会第六任  相似文献   

6.
若磐 《天风》2023,(8):16-17
<正>作为中国基督教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布道家、作家、神学家,陈崇桂是一位十分受信徒喜爱的牧师。他曲折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救国和新中国的建立,在多变动荡的环境中,他忠心牧养,奋兴布道,著述良多,后来又积极投身三自爱国运动,以自己的生命和侍奉见证了基督徒的爱国爱教情怀,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属灵遗产,对今天的基督教中国化的圣工不无启发。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来浅探陈崇桂牧师的基督教中国化的思想与实践,也提醒和激励今天的教会牧者和基督徒,更好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推进教会植根中华沃土,结出美好的福音硕果。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8日上午,期待已久的中国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15名代表满怀感恩和喜乐,带着全国弟兄姊妹的重托,齐聚友谊宾馆聚英厅,共同数算上帝在过去五年中施予中国教会的恩典,并为中国教会未来五年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上午8时15分,在《我爱中国教会歌》的赞美歌声中,唐卫民牧师主持了开幕礼拜,由吴巍牧师证道.他引用《使徒行传》3章1节到16节的经文,鼓励大家要接受改变,挑战平庸,让圣灵更新我们的心思意念,可以承受更大的使命和托付.  相似文献   

8.
<正>"更夫志,赤子心"出自于汪维藩牧师的诗句"苍茫有路更夫志,踽踽独行赤子心"。更夫,指守望者或守夜人。汪维藩牧师,是金陵协和神学院(下称"金陵")已故教授,是中国教会时代更替的见证者,也是中国教会重新恢复后的第一批神学教育工作者,他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2)
正2019年5月2日,美国著名作家、牧师、圣经学者沃伦·威尔斯比(Warren W.Wiersbe)与世长辞,享年89岁。威尔斯比的著作影响了数以千计的牧师,他也因此被誉为"牧师的牧师"。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称他为"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解经家之一"。1929年,威尔斯比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东芝加哥。1951年,他被按立为牧师,他曾在东芝加哥中央浸信会教会、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08,(1):48-48
邓福村牧师赴港出席葛福临布道大会2007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驻会副主席邓福村牧师赴港出席葛福临布道大会有关活动。在28日晚上假香港大球场举行的奉献礼上,邓牧师代表中国基督教两会致辞。他指出,中国教会与葛培理牧师一家保持着跨越世纪的长期友好关系和亲切感情。葛福临牧师追随葛培理牧师的佳美脚踪,在香港举办市道大会,愿上帝大大赐福给他。邓牧师还向葛福临赠送了玉杯,祝愿大会福杯满溢。邓牧师同时指  相似文献   

11.
冯谦王前亮 《天风》2018,(10):F0002-F0002
2018年9月5日,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接待了马来西亚圣经公会代表团一行43人,并向来宾介绍了中国教会的发展、圣经事工等。代表团成员表示,此行打开了一条合作的路,愿与中国教会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对中国教会圣经事工的了解,加深与中国教会的友谊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曹圣洁 《天风》2018,(7):40-41
我们敬爱的陈泽民牧师(我更习惯称他为陈院长)走完了101年的在世旅程,虽然从人生的规律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还是为中国教会失去这样一位博学、睿智、忠诚、谦逊的师长、牧长而悲痛。我认识陈院长最早是在1952年。当我进金陵协和神学院学习时,他是老师,每天早祷,他准时参加。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天风》2018,(7):F0002-F0002
2018年5月25日,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阚保平牧师接待乌干达圣公会首席大主教斯坦利·恩塔加利一行来访。阚保平牧师表示,中国教会希望广交朋友,今后可以与更多非洲国家的教会开展系列对话,让他们多多了解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8,(7):2-2
<正>阚保平牧师接待乌干达圣公会首席大主教斯坦利一行(本刊讯杜鹏供稿)2018年5月25日,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阚保平牧师接待乌干达圣公会首席大主教斯坦利·恩塔加利一行来访。阚保平牧师表示,中国教会希望广交朋友,今后可以与更多非洲国家的教会开展系列对话,让他们多多了解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9,(11):F0002-F0002
2009年10月26日下午,以美国中美多宗教交流会执行干事傅柏柢为团长的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一行14人访问基督教全围两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和负责同工们与客人们进行了友好的会谈。高峰牧师致欢迎辞,徐晓鸿牧师、阚保平牧师、包佳源牧师等先后向客人们介绍了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社会服务等情况并回答提问,客人们也介绍了美国教会的教牧培训、社会关怀等.  相似文献   

16.
金燕 《天风》2002,(7):36-37
1980年成立中国基督教协会,至今一共换过五届,曹圣洁牧师被选为第五届会长,而且是历届会长中唯一的女性,可以说在中国教会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女性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位,上帝在我们中国教会中行了新事。曹牧师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她说“我个人是非常微不足道的,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基层教会的工作,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担任这个职务,我只是把它看为上帝对我的新呼召,我愿意  相似文献   

17.
困惑     
在中国教会常常听到这样的字眼:“庄稼多,工人少”:“羊群多,牧人少”:“到处都是马其顿的呼声”。这的确是中国教会的现实写照。据估计,中国目前有1000多名牧师,而信徒总数约有1000万,也就是说,一个牧师要牧养1万信徒。好多人都在抱怨中国信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9月6日,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驻会副会长沈学彬牧师、副总干事林曼红牧师等在本会接待新加坡宗教联谊会代表团一行21人来访。单牧师向来宾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情况、中国基督教两会部门设置及分工。双方通过交流,加强了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王荣伟 《天风》2001,(6):4-5
自美国政府充当世界人权“法官”以来,多次以人权、宗教信仰自由的名义干涉我国内政,这一行径引起中国广大基督徒强烈不满。我们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希望《天风》能够代表中国基督徒对此作出我们的回应。将真相告诉关心、爱护中国教会的广大海内外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教会,了解神特别眷佑的这块土地。为此本刊专访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邓福村牧师,请他谈谈中国教会的近况。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1,(11):F0002-F0002
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代表团团长高峰牧师于2011年10月4日,在华盛顿访问美国卫斯理神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