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喜乐  郑飞阳 《天风》2023,(8):45-47
<正>在基督新教教会,“像”(圣像,Icon),往往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是一个没有太多讨论余地的存在,“唯独圣经”的宗教改革传统使其在新教教会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摩西律法中(参出20;参申5)关于“像”的诫命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世世代代基督徒对于圣像的信仰心理。教会历史中对于圣像的争论从基督教诞生起就没有完全停止过,更遑论对中世纪东西方教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圣像破坏运动。同时,又有如大马士革的圣约翰这样的教父,透过基督道成肉身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圣像是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是东正教和天主教重要的教会传统。然而,两者对圣像的理解,圣像在各自教会传统中的作用仍具有一定的差异。东正教会较之于天主教会更为强调圣像的神学内涵,礼拜仪式的意义,因此形成了不同于天主教圣像的一套独特的艺术表现原则,以及东正教对圣像理解的理论学说。本文在众多神学家对东正教圣像崇敬阐释的基础之上,认为东正教圣像崇敬具有四点相互依存的神学依据:(1)圣传与传统的关系,圣像是再现圣传的一种视觉表现传统;(2)《圣经》诫命的内在一致性,圣像的"原型说"和圣传的批判性很好地解决了《圣经》禁止人造像的"悖论";(3)圣像表现的是神化的人和变容的世界的像,与原型不是本质一致,而是与原型相似;(4)"心智"与物质的关系,东方教父认为通过"心智"内观上帝离不开物质的中介,需要相似的东西,首当其冲的就是表现道成肉身的基督像,已经神化的圣徒的像。总之,东正教圣像崇敬最主要的根据在于道成肉身,捍卫圣像崇敬的传统,在东正教会看来就意味着捍卫信仰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从保罗书信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建立之初即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哥林多教会还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年轻的教会,这个教会存在的问题中,"纷争"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参林前1:10-4:21)。在整本《哥林多前书》中,保罗的关注都与教会的分裂问题有关。书信开头保罗就劝告他们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一种最为广义的"圣像"理解,以之为从古典时代直至宗教改革之前基督教世界宗教文化基本形态的概括,用"圣像敬拜"来描述一种信仰生活方式。那么,"宗教改革"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宗教真理的定义及证明问题;当我们谈论"圣像破坏"时,话题也远远超出了宗教艺术、美学,甚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我们谈论的,实际上是信仰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11)
正将临期作为礼仪年历的第一个节期,呼召我们以"期待基督再来"开始我们的朝圣旅程对于大多数中国基督新教教会而言,圣诞节无疑是所有教会节期中最受重视的节日,然而对于圣诞的预备节期——将临期,大家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教会在将临期时就已经开始唱圣诞诗歌了。本文将带领大家共同探索教会年历第一个节期将临期的来源、牧灵意义和崇拜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论罗马天主教会的新教会学任延黎当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新教会学把教会在世界上的存在与基督的道成肉身作类比,论证教会也集神圣性与世俗性于一身,因而担负着关心和参与世俗事物、在地上扩展天国的使命。新教会论等神学革新为罗马教会的改革开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任...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3)
正在设立各项制度的时候,要以人为本,以爱为原则提到教会管理,就必须联系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多人不反对进行教会管理,却对制定管理制度持消极态度,他们的理由是:"教会是属神的,不能用人的制度进行管理。"这种认识导致一些基层场所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管理制度,教会管理无章可循,说是由神管理,实质上还是个人说了算。圣经中有很多经文,都表明教会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到了玛拉,"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参出15:25)。以色列人到西奈山之后,神不仅  相似文献   

9.
4.信义宗教会教制创设与神学伦理学传统从历史文献来看,新教教会诸形态起源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而信义宗作为最早的新教教会却并非以分裂大公教会为初衷,或者说,路德及其改教同道的确是以改革教会积弊为己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路德一直是承认罗马天主教是大公教会,尽管他从未停止对罗马教廷的批评和反驳。他写到:"尽管罗马城比所多玛和蛾摩拉更加败坏,  相似文献   

10.
陈小鲁 《天风》2005,(7):44-45
以中国基督徒作词、作曲或用中国民间曲调加以改编具有民族风格的赞美诗问世,是基督教赞美诗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英国伦敦福音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随后新教的各国教会派遣来华的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带来各自编译的赞美诗,以供本教派在中国内地的教会使用。至清末民初,新教及其他教派编辑刊行的赞美诗集已不下百余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加尔文对路德神学的继承和创新,分析了加尔文在他自己的处境和那个时代对神学伦理学和新教教会制度方面的重要贡献。这些贡献,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的新教教会,并必将对中国教会的教会神学创制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帝预定与人的自由意志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持续性张力,并构成了基督教思想史上一个广泛持久的探讨论题。基督教教义与神学在其历史与逻辑推演中,围绕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凝结成所谓的"阿米尼乌主义之争"。本文分析了阿米尼乌主义在教会史与系统神学里的地位与处理方式,指出了这场争论起因与要旨就在于因不同圣经解读而导致的对于预定对象与自由意志的不同理解,勾勒了福音派阿米尼乌主义的兴起以及对现代福音派信仰的影响,判定阿米尼乌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宗教改革"的一种后续发展,认为它作为加尔文系新教改革宗内部的重要神学分支,几乎一直伴随基督教新教这五个世纪的发展,并对丰富和深化基督教新教信仰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翁溯利 《天风》2016,(8):14-15
正教牧人员传给世人的应为真理之"道",授予信徒的当是侍主之"业"。现今有很多教会尤其是基层教会,存在"信徒多,工人少"的牧养窘境;笔者认为现今教会可以借鉴使徒教会的牧养理念,抓好四件事:第一件事:教风的控管使徒时代的教会在犹大地全面发展时,信徒越发增添(参徒5:12-16),教会免不了会有某些不良风气,此时教会的掌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7,(1)
正"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参林前11:25)基督新教两大圣礼之一是圣餐礼,基督徒相信圣餐礼是上主无形恩典的有形表达,是上主的恩典藉着圣礼临到了基督徒,所以基督徒非常重视圣餐礼这一恩典的媒介,举行圣餐礼亦成为基督教会的传统。各地教会常常自己预备饼及自酿酒或去市场购买葡萄酒作为圣餐礼可见的饼和杯,有些教会在自酿过程中,遇到许多安全问题:一般使用市场购买的葡萄干作为自酿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5.
《天风》1998,(1)
编辑老师:主内平安! 我是一个平信徒,读过初中,在农村教会像我这样一个人算是有文化的,所以教会弟兄姊妹提出叫我上台讲道,但我每次上台前心里很紧张,心跳得十分厉害,所  相似文献   

16.
吴志福 《天风》2018,(2):56-56
有一次过教会的节日时,负责堂会活动布置的姊妹看到很多圣像(耶稣、马利亚、天使等)非常精美,就想将其装饰在教堂里,以烘托节日气氛。可她的建议却遭到不少长老、执事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些画作、雕塑都是偶像,教堂不能布置这些东西,不能做拜偶像的事。  相似文献   

17.
杨幂 《天风》2012,(9):64
问:最近听到一件事,心里很不高兴。某教会负责人在财务上出了问题,这在教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我的心里总是难过郁闷,真不舍得神的名因此受损,也痛心一些肢体从此灰心失望。我想问,信徒应当如何面对教会的"丑闻"呢?一位姊妹:杨幂[答]杨幂姊妹,你好!你提出的问题虽然不带有普遍性,但仍有解答的必要。地上教会难免会出现一些令人难过失望的事,"丑闻"不论大小,同样让人失望和不解。因此,正确面对,是一个成熟基督徒应当具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韩愈 《天风》2019,(10)
<正>管理不是辖制,而是因为有端庄的榜样,使人跟随而顺服在中国教会的语境中,"教牧人员"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宽泛的群体。在经过按立礼仪进入圣职的主教、牧师和长老职分之外,许多参与服侍和讲道的同工也被视为教牧人员。圣职神学将前一类描述为是为了"教会生活"而存在的"公务职"。在新约时代中,"圣职"一词指的就是围绕教会公共事务而生活的人群,  相似文献   

20.
<正>基督教新教继承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的信仰传统和基本观念,强调圣经是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和行事为人的准则。中国教会信徒尊重圣经权威,热爱神的话语,相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参提后3:16),是永远不会带错方向的完美标准,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参诗119:105)。我不否认圣经无误,只是想说明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圣经无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