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银志 《天风》2010,(3):44-45
<正>圣经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又说:"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传7:4)特别是在农村,一些人对基督教的信仰认识不清楚,造成一些误会。例如:有的人说基督徒亲人离世不能哭,基督徒不要祖宗等……因此,把基督教看成不近人情的宗教而远之。  相似文献   

2.
林孔华 《天风》2003,(4):30-31
前几天曾两度参加追思礼拜,一次的死者年龄仅为35岁,遗下幼小的一子一女,家人痛不欲生,他的妻子哭得数度昏厥,整场礼拜都被沉重的悲痛所笼罩。另一次的亡者为81岁,家人心平气和,面带微笑,追思礼拜搞得肃穆隆重。然而,在这两次完全不同气氛的丧事聚会中,我的脑海里却一直飘荡着相同的一句经文:“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回家翻开圣经查看,不料下面还有一句与之相关的经文:“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传7:2;4)放眼至此,不禁掩卷深思。  相似文献   

3.
孙先菊 《天风》2005,(3):3-3
熬幸牛补\然而娜勇是高宣者右勺家,--一看士选方户乡小路崎岖又绵丧-一支殡夜伍气宇轩昂-一_-扁耀靡虞豁赫霏户呷邑一什么力量让你奔向前方,寻找人生的方向尸哪里是你安歇的港湾夕远方传来潦亮动回答我们的家在李拟涂下我们的使命是往天下,拯救灵魂归外神的天家、传道者的脚踪@孙先菊!黑龙江  相似文献   

4.
吴兆祥 《天风》1994,(5):5-6
读经:路加福音 15:11—32 浪子离开父家,在外任意挥霍浪费。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这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一个人如不勤勉劳作,只是一味地吃喝宴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必然坐吃山空,穷困潦倒的。 耶稣所说这个浪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终于“醒悟”并决心“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了。“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5.
写作者     
我不愿意别人叫我作家。作家其实是个很死聊的称号。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家的。家是个很重的词,有黄金感,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6.
译文:   社会上讲到杂家,一定会提到医家、星相家之类.然而,在论及死生之道这方面,只有医家的说法有道理,不是其他杂家所能相比的.这是怎么知道的呢?曾经有人问过星相家说:“假说有两个人八字相同,而一个还活着,一个已死了,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星相家说:“一个时辰可分为八个时刻,这两个人同时出生,而时刻不同,所以生死不同.“问者又问:“假设这两个人出生的时刻又相同,而一个还活着,一个已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星相家说:“一个时刻还可分为十五时分,这两个人出生时刻相同,而时分不同,所以生死不同.……  相似文献   

7.
林超群 《天风》2016,(6):22-23
教会当中的临终病人、家属,以及丧亲之人都需要关怀和帮助。人追求的目标是优生、优育、优活、优死,“善终”是每个人的追求,所以,教会开展临终关怀事工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拥有羞色     
提起羞色,人们往往会想到“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的诗句。羞色是什么?其实,羞色不仅仅是缠绵悱恻的男女情爱,不仅仅是少男少女脸上的一片飞红。“平生意气羞牛后,去踏金鳌顶上游。”羞色还是不甘人后,抢前争先的远大抱负:“讵可孤负龙泉剑,羞把诗书问故人。”羞色还是向往驰骋沙场的壮怀激烈:“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羞色又是完善自我,只争朝夕的勇往直前;“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羞色是咬定目标的矢志不渝;“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羞色是誓死报国的铮铮铁骨,是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  相似文献   

9.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10.
前一段时间,我在《天风》看到《爱心何处去》一文,使我有所感想 一个年轻人受到这样的挫折,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对文中听提年轻人遇难处找教会帮助。遭拒绝之事,例有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教会是神的家,是爱的团体,她必须以主的爱去爱世上一切的人,感化人来归主 至于文中所  相似文献   

11.
生命之饼     
周志治 《天风》2008,(12):24-25
主耶稣在他最后的晚餐时,设立了圣餐礼。他擘开手中的饼,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太26:26)他是以饼来表明他的生命,正如饼是门徒的身体之需,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灵性之需。我们守圣餐的时候,会看到牧师高高举起被祝圣的饼,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饼表明耶稣的身体,是为我们众人舍的。我们恭守圣餐,记念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他生命的擘开是为了赐给我们永生之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我们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主耶稣对我们生命的应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初夏     
正初夏是一个让人很容易忘记不快的季节。整个世界一片葱茏,绿深得像海,人被浸在里面,似乎只剩下了呼吸的本能。所以,这个季节,不容易悲伤,不容易彷徨,不容易回想,如此一来,它的好处就是让人很容易忘记一些东西。但是,总有什么,引领着你让你不由得去深思。蛙。只不过一场小雨,它们就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大肆宣扬着自己的歌喉,全不在意有没有人听,有没有人鼓掌。  相似文献   

13.
鸽子的家     
鸽子的家永远是简陋的,用木条或铁皮凑合而成,只有顶是囫囵的,冬不御寒夏不避暑,但是,鸽子却终身记得自己的哪怕连雨水也遮挡不了的——家。友人家的鸽笼两遭野猫骚扰后,鸽子宁肯露宿屋脊,却始终不肯离开。其实,对鸽子来说,家的定义只有一个:生命诞生的地方,只要它在那里出生,那个地方便是这只鸽子的永恒圣地,此后无论它到什么地方,只要有可能它都要设法回到这圣地去。我曾养过一只良种信鸽,主  相似文献   

14.
假如美国人问你信仰什么宗教,你回答说我不信仰任何宗教,美国人一定很吃惊。对你会产生第一个不良的印象。他们认为,连神都不怕的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怀疑你是一个可怕的人物。美国人有宗教信仰的很多,到处可见教堂,星期日不少人去做礼拜。教徒之间时不时的有团契活动——轮流到教友家聚会,每人带一个菜,放在一起交换着吃。我们到达后的次日,便有牧师  相似文献   

15.
印顺 《法音》2005,(8):23-27
生 “解脱生死”,是修行佛法的根本问题,所以“了生死”、“了生脱死”,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般论题。然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大家似乎并不想正确的去认识,所以不免有以讹传讹的传说流行。  相似文献   

16.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尚九玉一、宗教与人生提起宗教,我们想到的是神;说起人生,我们想到的是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神和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神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神和人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  相似文献   

17.
贵重与合用     
陈丰盛 《天风》2017,(2):8-10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王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经文:提后2:20-21一提起“主的器皿”、“被主使用”、“重用的器皿”,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一般会想到教会的牧师、传道人。因为他们是被主拣选、蒙主呼召,经过神学训练,在教会里专职服侍主的人,他们一贯被称为主的仆人。但这样的认知是很狭隘和局限的。  相似文献   

18.
“幼时丧双亲,中年丧配偶,老来丧独子”,历来被认为是人生的“三大不幸”。其实,老年丧偶更是不幸之中的大不幸。俗话说,“年轻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失去伴侣将是何等的痛苦!对生者来讲简直是致命的打击,有的是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有的是悲痛欲绝精神崩溃,时间不久即随配偶而去。英国学者雷斯等观察903例近亲  相似文献   

19.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我们既感到人的伟大又感到他的渺小和灾难。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是处于世界的中心的地位,有时觉得与庞大世界对比之下却渺小得微不足道。人有时似乎是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但有时却成为它的玩物。可以想想自然是在怎样奴役我们的。死,通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房倒屋塌、雷电袭击等等总在等待着我们。即便把死撂到一边不提,一个人也要常患病。并且从另外一方面去看,人总要受感情的折磨:愤怒、悲哀和厌烦。所以,人是自然的玩物,他的虚有其表的力量使他走入了歧途。事实上,这种力量并不是属于他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种力量但又丧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些事,没必要给别人解释。尤其是那些不值得的人,为他们去解释,只会让所有的值得,变得一文不值。关键是,你解释了,他也未必能听进去。倘若他有听进去的耐心,就会有先行理解你的意愿。有些质疑,动机原本不纯净,对方是奔着看你的笑话去的,你一认真,就容易中圈套。真的没必要急着为谁去解释什么。有些事情,放一放,懂的人自然也就懂了。即便是动机邪恶的人,在你的慢条斯理中,也渐次偃旗息鼓。你不在乎,他也就觉得没意思了。有的人,只在需要你的时候,才想起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