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青少年研究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唐丹  岳颂华 《心理科学》2003,26(3):529-530
“青少年”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工业革命对有技术劳动力需求和教育的结果。自从1904年G.S霍尔的两卷本巨著《青少年心理学》出版之后,青少年心理学便成为研究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代又一代研究者对霍尔当时所提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广泛和深人的研究——这包括青春期问题、形式运算思维、同一性发展、代沟问题、家庭与同伴影响、学习过渡,以及少女怀孕、物质滥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研究影响了众多相关的学术领域,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教育、宗教和司法等活动。本文旨在对近十余年该领域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变迁,对西方青少年研究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趋势作些概括。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崔丽娟  王小晔 《心理科学》2003,26(3):501-503
1 引言根据2001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1],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相似文献   

3.
一、希望勤奋学习 以"三个代表"的精神指导学习,树立崇高的信念.学习是青少年的首要任务,青少年是学习、创造的时期,在青少年时期贴近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成为最愿意学习的群体,努力成为社会"四有"新人.能够完善理论学习的组织体系,推进理论学习的机制建设,强化理论学习的活动成效.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强调幼儿是自己知识、经验、能力的设计师和实践者,是在和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激发他们创新意识的要素。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幼儿特别是早期幼儿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物质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幼儿而言,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活动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教学科研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5.
周跃 《科学与无神论》2006,(4):F0003-F0003
2006年4月15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科院院士活动中心,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联谊会和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以“做人、做事、做学问”及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题的“两院院士与中学生面对面”的活动。院士们积极参与青少年的活动,充分体现出广大院士对祖国未来寄与的厚望。院士与中学生面对面@周跃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4期刊有《关于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建议》一文,该文是,“青少年科学世界观教育与研究”课题组经过一年调查研究后的研究成果。文章指出:在中国青少年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神秘现象,鬼神迷信概念在他们中间很有市场。鬼神迷信、伪科学、新有神论及邪教的流毒在青少年中蔓延的状况是严峻的,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分析造成青少年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浙江省科协在大力支持出版青少年科普音像图书,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社区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等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同时,还组织了“关于在青少年中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的调研,开展了与此相关的专家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对广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红霞  王晨  李季 《心理学报》2004,36(5):601-607
通过对北京城八区11所中学的730个有效样本的研究分析,作者发现,北京青少年对广告的总体态度比较消极, 40.2%的青少年表示不喜欢广告, 27.9%中立,只有31.9%喜欢广告;此外,61.6%的青少年表示不信赖广告,24%中立,仅14.5%的青少年表示信赖广告。在对广告信念的因子分析中,青少年对广告“决策信息”功能表示基本肯定;对广告的“娱乐”、“购买体验”和“个人伤害”结果表示基本否定。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与广告总体态度以及各个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改变青少年对广告的消极态度,企业营销者需要从产品质量、广告表现形式、广告诉求内容等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物实验活动、探究活动和课外活动较多,需要学生有较高的亲自动手实践和综合素质的能力,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策应素质教育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论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又都是由于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什么是学习的动机?国外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学生为追求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内在原因,一般是表现在活动的预想、计划和方案上。学习动机不是学习活动,但学习活动确离不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力量。欲望和需要是动机的动因。动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体内情况稳定”要求的动因。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体要维持内部的安全性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评价学生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26日至27日,“第十四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都首尔的百年老校东国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韩国及新加坡的一百余位伦理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41人组成。与会学者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东北亚社会发展与伦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一、关于青少年道德养成与家庭伦理韩国学者关注青少年的人权意识教育,认为在生活各方面尊重和提升人权,是国家建设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条件。但对人权的尊重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的艰难过程。有韩国学者对中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能力,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我们借鉴和吸收当前先进课堂模式的优点,以“学生第一”为指导思想,创建“六学”高效课堂模式,变高效的“教”为高效的“学”,彻底进行课堂重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一,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够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堂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指导学生组织学习活动。但我们常常发现,好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谈谈笔者自己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马芳  顾振宇 《美与时代》2003,(12):34-36
我们应构建一个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音乐灵性,让学生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正>一、背景分析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不再被仅仅看成是获得学业成功的工具,它本身就是成长的目标之一,这一点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当前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多发趋势,这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现今,许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但许多还是流于形式,甚至是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也是限于学校发展统筹安排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整个学期内举行的几个活动或者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影响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研究,需要探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同时,在防止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应加强社会心理学的消除及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武定县是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活动在农村的一个新典型,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该县宗教活动“非正常化”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形成有组织、有规模、“本土化”的“非正常宗教”:二是正常教会组织中不正确的教义理解和传播、不正常的行为模式和信教群众不健康的文化影响和宗教期待。同时.基督教传播中正常的活动与策略.在贫困落后地区也会对农村基层组织、基层政权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一是由文化教育活动延伸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边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条件下.往往影响当地民族群众的人心向背.构成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政权的一项挑战;二是一定区域内的宗教文化氛围形成后。不利于当地青少年健康成长。针对这些新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必须充分立足现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点.不断探索把民族信教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人生中情绪体验格外丰富、十分敏感而又易变化的时期.情绪活动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所遇到的事物和情境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让它激发起自己的力量,恰当地应付所面临的问题,取得学习上和工作中的成就.同时,还必须学会避免不当情绪的困扰,不使它妨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