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琪 《哲学研究》2012,(6):121-123
<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由经济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推进,并聚焦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在全球化境遇下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任务。1. 中国文化软实力 "何为"? 文化软实力指与经济、军事等 "硬实力"相对的国家实力形  相似文献   

2.
医疗保障制度全球化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 ,也是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 ,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 ,全球性投资规范化 ,跨国公司日益强大 ,经济贸易频繁往来使得经济全球化。随着人类文化行为和文化创造超越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分歧 ,打破时空、种族、地域限制 ,排斥文化霸权主义同时 ,唾弃偏居一隅、抱残守缺观念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揭示文化共性 ,走向文化全球化[1~ 4 ] 。经济与文化全球化不但影响世界的历史进程 ,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1 世界经济、农业劳动力比例与医疗保障制度三者之间规律…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进入新千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扩大发展,全球信息革命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经济活动按“国际惯例”办事,都已为人们所理解。但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是否存在决定意识,随着世界市场的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形成共同的时代精神?看来这不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由于世界上各民主国家都要走向现代化,这是精神文化的时代性;但是人们深层的思想意识,如人生观、价值观以至伦理道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新的世界话语。全球化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 ,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以至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全球化使世界文明出现了新的组合和新的构建 ,既促进了世界文明间的交流、渗透与融合 ,又进一步催化、强化了各国文明的本土化倾向。文明 ,尤其文化 ,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 ,也与国家、地区、民族密切相关。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引发了文明间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跨文明对话 ,超越利益纷争 ,以维护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企求。在全球…  相似文献   

5.
曹泳鑫 《现代哲学》2006,4(1):16-23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有自身的先进文化启动与文化自觉,新中国实现过文化的大众化动员,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促进了社会生活模式和精神文化的巨大变迁,然而文化变革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先进文化和新道德、新风尚的全面形成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既取决于新的先进的领航文化的自觉程度,又取决于新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动员能力。新旧文化之间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必然需要相应的社会宏观调控,制定出有效的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诞生后便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影响到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随着西方的这种“后现代”观念的引入和商品社会消费主义的滋长,以及现代传媒所引发的大众文化的泛滥,在中国影视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与主流文化、正统审美维度相对照的对大众审美的游戏化追逐,使得中国电影的“游戏化”特征已成为不能无视、且渐趋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作为一种正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直接触及到了当代人类和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天主教作为由中国爱国天主教人士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天主教会,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在宗教信仰上与世界上所有的天主教会保持一致,在宗教组织上坚持自治,自传和自养的方针。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它经历了磨难,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今,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崛起。面对席卷全球的全球化浪潮,从“文革”的废墟中站起的中国天主教已经融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潮流,并在波荡起伏的全球化进程中寻求自己能够扮演的角色,努力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并与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广大天主教人士广交朋友,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福址而辛勤地耕耘。全球化是一把双刃的利剑,既为中国天主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之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外在宏观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全球化对中国天主教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作了基本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渐融入世界体系后, 文化安全日益突出。本文试图对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我国文化安全的现状以及应对策略等作一尝试性分析和描述, 以呼唤重视文化安全问题。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安全的凸显不是偶然的, 它的主线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辐射、扩散、影响到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对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科学地描述道: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无疑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从人类历史上看,最早、最成功的全球化应该是宗教的全球化,而不是经济的全球化.然而,过去却很少提及宗教的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无一不经历了全球化的历程,跨越了地区、种族与文化的界限,最终形成了具有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宗教全球化的历程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早期的全球化是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政治扩张,近代以来更是依靠殖民全球的霸权势力,才使基督教从欧美传播到更广泛的亚非拉地区.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督教在全球的发展又有哪些最深刻的变化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宗教学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2002年出版的新著<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到来>(The Next Chris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  相似文献   

10.
马雷 《学海》2001,(4):178-180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南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江苏省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7— 2 8日在南京召开。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全球化向中国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加强中国文化建设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钰认为 ,加强中国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概念 ,…  相似文献   

11.
利百加 《中国宗教》2022,(12):62-63
一、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自觉1.“中国化”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基督宗教每到一处都有“在地化”的过程,这既符合基督教教义,也秉承了教会传统经验。“在地化”要积极适应区域文化,才能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让基督教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良性、和谐的存在,并力求将至今还存在于基督教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身份之间的隔阂清零,这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文化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并以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支生力军。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文化上还存在着许多与合理的经济发展相悖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它们既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根源,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和文化转型的艰难过程中,多种文化频繁地接触和硅撞,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出现了文化失真、文化失范、文化盲从等同题.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使文化切实成为凝聚全民族价值认同的方式,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推进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谋求文化创新、彰显人文精神和培育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4.
在审美资本主义时代,品味成为资本主义得以克服种种危机而达到无限制发展的驱动力。品味的问题的核心在于它试图将一种历史的、偶然的观念、价值予以普遍化的诉求。品味的竞争是对可见性的竞争,是新的视觉经验的创造和传播。它关涉到:何种文化、何种视觉经验、何种品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会占据主导地位。品味关涉到一个"共通感"的领域,同时也是一种论战的能力。中国美学应该适当地转向,去自觉地关注和介入这种品味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后的中国,雕塑创作随着当代社会、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变革。在借鉴了类似城市雕塑热潮之类的市场经验教训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应该会越来越规范化,资金投入也将会越来越理性,只有向这趋势发展雕塑家们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在这样的大潮流中,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在不断地"进化",可能会随着中国的发展走向一个本土创作理念越来越强的方向,也可能因为全球化程度地加深、文化与民族地融合,创作理念突破本土意识而深入到世界的各个方面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谋略家自觉与不自觉地都在思考人类怎样才能活得幸福、安全和美好;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民族与民族、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应以什么新理念、新原则、新方式来建构新关系、新秩序,使人人都能安身立命.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中国伊斯兰报刊的兴起徐晓萍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时代。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的广泛传播,民族的自强振兴、国家的兴衰荣辱,就成为众多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关心并为之献身的事业。中国穆斯林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亦自觉地汇入到这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是: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宗教界开展宗教思想建设、加强宗教文化建设。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信息全球化已经初具规模 ,网络成了实现信息快速传输的最重要的手段。提起因特网 ,人们都知道它是高科技的产物 ,反过来 ,对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说 ,网络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当今时代 ,网络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 ,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娱乐等各个社会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宗教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思想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也登上了网络快车 ,在网上向人们传送着丰富多彩的信息。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拥有十几亿信众 ,他们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作为一种信仰和意识形态 ,伊斯兰教不仅…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中的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不仅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格局,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伦理维度上以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的矛盾现象凸显出来。面对全球化中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并存的复杂态势,合理的战略选择应该是:理性审视和反思全球化中的伦理认同和伦理冲突,以生态价值观引导下的伦理多元主义应对全球化的文化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