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一兵先生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拉康哲学的问题式》(以下简称张文,凡引该文只注页码)的论文。该文从哲学史(主要是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角度,运用哲学的论证方法(如证伪法和辩证法),向我们展现了理解拉康理论的一个全新视角,对进一步推动国内哲学界有关拉康理论的讨论不无裨益。张文的论证路子似乎暗合了拉康理论所具有的浓厚哲学色彩,不过,笔者却以为,从哲学角度来理解拉康理论,譬如张文从存在论的角度来解释,并不妥当。本文试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教于方家。一张文一开始就亮出其观点:“依我的理解,拉康的所谓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以及国外文化思潮的卷入 ,人们既有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刷新 ,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问题日益凸显并为学界所广泛重视。于树贵先生《伦理是一种智慧》一文 (载《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5期 ,下称《伦》文 )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伦理道德与智慧的关系 ,其中不乏深刻之处 ,笔者深受启发。但《伦》文对伦理智慧和道德规范所作的某些理解和分析 ,笔者思之再三 ,实难苟同。故不揣浅陋 ,坦陈己见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和于树贵先生。伦理何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智慧 ?伦理智慧主要表现在哪…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标题表示一种沉思的尝试。沉思执着于追问。追问乃通向答案之途。如若答案毕竟可得,那它必在于一种思想的转换,而不在于一种对某个事态的陈述。本文具有一个更为广泛的关联背景。自1930年以来,我一再尝试更其原始地去构成《存在与时间》的课题。而这意味着,要对《存在与时间》中的问题出发点作一种内在的批判。由此必得澄清,批判性的问题——即思想的事情是何种事情的问题——如何必然地和持续地归属于思想。所以,《存在与时间》这个任务的标题也将改变了。我们问: 1.从何种意义上说,哲学在现时代进入其终结了? 2.哲学终结之际为思想留下了何种任务? 一、从何种意义上说,哲学在现时代  相似文献   

4.
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人们曾对与此有关的问题热烈地讨论过。在笔者所见的文章中,有不少文章在读后受益匪浅,也有一些观点难以理解。这里,就与“物质”有关的几个问题向诸位请教。一、在哪一种意义上理解物质和意识范畴的“广泛已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与他的人学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纵观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其中的确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我不同意张奎良先生在《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张文)一文中把这三个阶段分别界定为理想的人、现实的人、人学理论的新升华的观点。在我看来,张文忽略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在的逻辑结构、把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的动力和过程简单化了,并因此在马克思中期、晚期人学思想的理解上出现了一点偏差。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药观点,并以此与张奎良先生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现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论争,是一场关系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有效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讨论。最近读了黄枬森同志的《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解》(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以下简称《评》文)和其他一些文章,受到很大启发。这些文章在一定意义上总结了前—段的讨论,澄清了一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研究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也感到,《评》文对实践唯物主义本身的理解似乎有偏,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发问 :哲学还有没有什么新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与其说是对哲学自身的关注 ,不如说是对“搞哲学”的人的一种挑战。但无论如何 ,这个问题及其追问方式 ,却紧密关涉着对哲学的理解以及对所谓当代“哲学困境”的担忧及其出路的探寻 ,并非没有意义的。叶秀山先生发表在《哲学研究》 2 0 0 0年第 9期的《哲学还会有什么新问题 ?》一文 ,可以看作这类追问的一个例子。叶先生是西哲史研究名家 ,他以古希腊和欧陆哲学为范本 ,对所谓“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形态的流变进行了一番梳理 ,旨高论远 ,大有启发。但是 ,深思叶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同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再认识》(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3期,以下简称《再认识》)和《马恩严格区分“公有”与“社会所有”,不应都译成“公有”》(见《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第1期)两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笔者认为此论极是。但是,笔者又认为于光远同志对社会所有制的理解与马恩的论述相悖之处甚多。究其原因,于光远同志是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共产主义所有制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1年2月6日,我在《光明日报》学术版上发表了《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一文。这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是: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但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这个维度被遮蔽起来了,甚至当人们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亦可简称为“实践论”)时,仍然会发生这样的遮蔽现象。拙文的这一见解引起了一些学界  相似文献   

11.
《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刊登了张仁寿同志所著《试论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对原始积累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了大胆的探索,使人读后很受启发。但  相似文献   

12.
《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5期发表了笔者的《伦理是一种智慧》一文之后 ,彭启福先生撰文与笔者商榷 (《伦理与智慧》 ,《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9期 ,以下简称“彭文”)。在此 ,我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彭先生 ,不管他承认不承认我在上文中所表述的观点 ,但是他毕竟阅读并思考了我在上文中所提出的问题 ,这对于一般的学者来说已是莫大的安慰。彭先生对我文中观点的质疑主要有两点 :第一 ,认为我对于“‘伦理是一种智慧’ (这一 )主题的理解与诠释 ,未得要领 ,陷于偏狭”[1 ] ;第二 ,认为我“以一句‘他律阶段的伦理道德因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产生意见分歧,例如:语言意义是什么?意义在哪里?意义和理解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分歧表明基本哲学观点是对立的。但在各种对立观点中间,根本的对立是什么?哲学家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明显的对立如:实在论的直值条件语义学和反实在论的意向主义(intentionalism)、复现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ism)  相似文献   

14.
《人文杂志》1996年第6期发表了张金兴先生的《走出悖论研究的误区——评沈跃春对黄展骥悖论观的批评》(以下简称“张文”)。该文对笔者几篇有关悻论的批评性文章①提出了反驳,并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初读张文似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当笔者仔细研读其内容后,发现其反驳中所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道德是何时形成的?这个问题目前在伦理学界虽然还未引起公开争论,但据笔者所知,对这个问题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道德,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形成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只应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而不应宣传共产主义道德,否则,就是超越了历史阶段,是就一种极左思潮。第二种观点认为,公有制是共产主义道德产生的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区分了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传统,实现了对之前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思想革命,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新的哲学基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上的未来社会思想。这种思想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性质。准确理解这一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实现的社会主义思想革命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也有助于准确定位“手稿”的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曾在《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上发表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其中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恢复和发展的曲折过程,以及对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道路都发表过一些看法;笔者在近几年发表的其他一些文章中也谈及相关问题(参见刘放桐,2014年; 2015年; 2018年),主要观点大体都已提出,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把既有观点再交代得更清楚一些,并提出一些其他有待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述而不作"一语,尽管在孔子思想中非常出名,也经常被引用,但很少有学者集中讨论"述"是什么意思,又是在何种意义上与"作"做了对比。要正确理解"述而不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述/作"关系的理解要与儒家"孝"的概念联系起来。"述而不作"其实是孔子对自身活动的自我描述,也就是描述他做哲学的方式。(2)一般来说,孔子的"述"总是被看作与他的古典工作相关。这并没有错,但这也不是"述"的全部。从根本上说,"述"是对"道"的恢复。孔子"述"的内容是"道",这也就是他传承古典工作的目标。(3)我们主要是通过《论语》而不是他编纂的经典来学习孔子哲学,对"述/作"的准确理解一定要结合《论语》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远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只是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一生只是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资本论》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的、重大的哲学意义,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著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 2 0 0 0年第 6期发表了孙正聿先生的《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该文批评了国内高校哲学系近年来出现的“应用操作型”人才培养倾向 ,主张应着力于培养“上得去”的哲学专门人才。笔者十分欣赏孙先生的办学见地以及这一见地所包含的哲学理解 ,但对于“上得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操作的和可推广的 ,以及是否有足够理由放弃、甚至否定“下得来”的哲学人才的培养 ,则颇有些疑惑。仔细分辨 ,我感觉在孙先生从容的办学态度后面 ,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办学基础及制度条件的支持 ,而孙文所代表的恰恰也是国内目前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