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永健 《天风》2004,(10):24-25
犹大是十二个门徒之一,但后来出卖耶稣。耶稣早知道犹大会如此行,为何还要呼召他作门徒? 耶稣呼召了十二个门徒。路加记载耶稣在山上经过了整夜的祷告,才从门徒中挑选十二个人作使徒(路6:12-16)。马可描述耶稣  相似文献   

2.
求必得着     
叶予之 《天风》2008,(9):10-12
经文:腓4:6;路加11:9-13 在<(马太福音>21章22节中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在<雅各书>4章2节也说:"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这两节简短的经文都告诉我们:祷告中存在和强调一个"求"字.祈祷一词的原意就是"要求"、"请求".就是向上帝表示自己的愿望,向上帝要.  相似文献   

3.
<正>"你们行事为人都应该符合上帝呼召你们时所立的标准"(参弗4:1,现代中文译本)使徒保罗在新约《以弗所书》4章1节至3节提到一个蒙主呼召之人行事为人方面的指标,此处的呼召有一个深远的旧约背景渊源,即以色列人蒙召"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参出19:5—6)。今天,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受到主的呼召,也应召跟从了他,但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配得上所蒙的恩召,能否做到"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  相似文献   

4.
读经:约翰一书3章14节,23节;罗马书13章8节;约翰福音34至35节。 彼此相爱是主耶稣的命令。既然是命令,就没有商量的余地,而是不能不行的。我们晓得,“命令”这个词通常作为一种军事用语,服从命令是所有做军人的天职,听从就活,不听从就要受军法惩处。关于神的命令,圣经说:“神的命令就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蜕变     
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蜕变的过程.当我们与主相遇,当基督的信仰进入生命中,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就有了不同的样子. 让我们先来看看耶稣的门徒们.约翰,加利利的渔夫,与主相遇,受主呼召,跟随了耶稣,根据《马可福音》3章的记载,耶稣为他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参可3∶1 7).这种给学生起别名的事情实在不多见,耶稣的用意到底为何?历代释经家多认为这是对约翰性格的描写,约翰很可能有火热的性情,有时不免急躁.与主初相遇,就得了这个雅号,之后他的表现也确实名副其实.请看,《马可福音》9章,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相似文献   

6.
蔡恺真 《天风》1994,(4):2-3
读经:约翰福音二十章一至十八节 根据圣经的记载,主复活至主升天,有四十天之久,多次向门徒显现(徒1:2、3),而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被公认是第一次(可16:9)。但前三福音均未记述,故使徒约翰在圣灵的感动下,特加补充说明,同时将当日的亲身体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正本清源,本文拟扼要介绍一下圣经原文版本的情况: 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旧约39卷,新约27卷。旧约除以斯拉记4章8节至6章18节,7章12节至26节;但以理书2章4节至4章28节;耶利米书10章11节三部分用亚兰文所写的以外,其余均用希伯来文写成。新约用希腊文写成,20世纪中叶(1947—1952  相似文献   

8.
林孔华 《天风》2010,(5):10-12
<正>经文:约2:1-11他们在经历神迹之后,自己的生命也成了神迹被神改变,成为真实的门徒。《约翰福音》2章1至11节生动、细致地记述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这件神迹发生在耶稣呼召门徒之后,透过耶稣在婚宴上的水变酒,使门徒亲身体验耶稣的权能(参约1:50),亲眼看见神子所彰显的荣耀(参约1:18),信心得以坚固。同时,这件神迹也宣告神子耶稣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9.
贤惠的妻子     
毛丽茹 《天风》2014,(10):14-16
<正>经文:《箴言》19章14节,31章10节至31节;《提多书》2章1节至7节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贤惠的妻子是上帝所赐,"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箴18:22)。贤惠的妻子维护家庭的温馨和谐,她的价值远胜珍珠。  相似文献   

10.
牧声 《天风》2009,(12):16-17
“主日”一词始见于圣经《启示录))第1章10节,约翰在拔摩海岛见异象的时间是在“主日”。它原意自然是指“主的日子”。基督教从犹太教守安息日(礼拜六)转变到在“七日的第一日”(即礼拜天,也就是“主日”)礼拜,开始于主复活显现的那一天(参约20:1),以后门徒及其追随者们为了纪念主的复活,往往就在那一天聚集(参约20:26;徒20:7)。  相似文献   

11.
经文:约翰一书4章7—11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呼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约壹4:7)结尾再次重申回应:“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约翰指出,凡有上帝儿子生命的,且有权利承受天上基业的人应当彼此相爱。圣经告诉我们爱的三方面:1、爱的源头爱是从上帝来的。2、爱的本质:上帝就是爱。3、爱的彰显:上帝差他儿子为罪人死。我们要彼此相爱,  相似文献   

12.
徐晓鸿 《天风》2003,(7):10-11
经文:徒10:34—36,弗2:13—18 上述两段经文,提到了基督徒的使命,即:“传和平的福音”,耶稣基督福音的核心内容是“和平”,和平的标志是结束对立的战争状态,让我们尊重生命,热爱和平,为世界的安宁祈祷。 一、拆毁隔断的墙垣 以弗所书2章14节“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圣经告诉我们:人与神  相似文献   

13.
读经:马太福音20章1至16节 耶稣讲的一个葡萄园主人招工的比喻,读后饶有兴趣、耐人寻味,教训丰富、感触很深。谨将点滴感受写成此文与同道们彼此分享。一、凡进葡萄园的, 都是主人招呼进入的。 主人招工五批,人数多少不知,但有一件事我们必须要知道:凡进葡萄园的没有一个是自找上门,都是主人招呼进入的。这教训我们,凡加入教会的(葡萄园可预表教会),都是主的拣选呼召我们才进入的,正如彼得、安得烈、雅  相似文献   

14.
执事的意义     
徐晓鸿 《天风》2005,(7):14-15
经文:徒6:1-7;林后3:4-6;提前4:6 今日的中国教会,在上主的眷顾下,福音兴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来越多,传道人信仰素质不高,教会不团结,各种纷争矛盾层出不穷……这使我想起初期耶路撒冷教会的光景,据使徒行传6章1节的记载,一方面“门徒增多”,另一方面也有人在“发怨言”, 虽然我们今天面临的不一定是饭食管理上的问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5.
一个婴孩     
沈承恩 《天风》2007,(23):2-4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以赛亚书》9章6—7节经文是耶稣降生的预言。《以赛亚书》预言耶稣降生的还有第7章14节:"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这里说,主要给我们一个兆头,"兆头"在原文里就是"记号"。我们一听:主要给  相似文献   

16.
方平 《天风》1997,(10)
经文:来6:1,5:13—14 每次见到弟兄姊妹,心里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信徒在不断增加,教堂也不断增多;忧的是信徒的素质几乎年年如此,变化不大。大多数信徒仍只是停留在求平安、福分、病得医治上,就是热心的信徒也不是部能充分明白神的旨意,追求神的旨意。希伯来书6章1节  相似文献   

17.
汤士文 《天风》2022,(1):25-27
尽管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将《但以理书》列入先知书之中,可是《但以理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先知书,因它既无先知蒙召的记载,也没有先知传达信息时常用的"传信者公式",即"耶和华如此说""这是耶和华说的"(参摩1:3、5、6等).它的前六章讲述了被掳时期但以理和他的同伴的故事,后六章呈现的是一些重要的"启示文学"的章节.《但以理...  相似文献   

18.
易奎普是美国的一个基督教全球传教组织。易奎普英文为EQUIP,意思是“预备、准备、装备”。这个词出于《圣经》新约提摩太后书第3章第17节:“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sothateveryonewhobelongstoGodmaybeproficient,equippedforeverygoodwork)。易奎普由约翰·马克思维尔博士(JohnC.Maxwell)创办。约翰·马克思维尔1949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现居住在乔治亚亚特兰大。他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拥有5个名誉博士头衔。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曾在印第安纳、俄亥俄和加利福尼亚的教会做领导工作达25年之久。1995…  相似文献   

19.
圣灵颂     
圣灵你如火(太3:11;徒2:l)洁净了人心,烧热了人心,照亮了人心你如水(约7:38一39)洗涤了罪污,解除了干渴你如风(约3:8;徒2:2)自由运行,无孔不入,吹醒了沉睡的人们你如油(诗45:7;约贰2:27)抚平了创伤的心灵,启迪“愚昧的智者”{尔如鸽(太3:16)翱翔干里,为人类带来了和平和光明圣灵更因你的带领我们进入、明白一切真理(约16:13)因你所发之奇妙能力我们的生命得到重生力量得以更新(约3:5一8;多3:5)有你的同在许多人站出来,与你一同为基督作见证(约16:14;约壹4:2)现今我们恳切地求你赐下各样的恩赐给我们(林前12:8一10)不忘为我们代祷(罗8:26)叫…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与忠心侍主的仆人,和爱主的弟兄姊妹交通关于节制问题。 我们都愿意做一个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主交托我们的工作,愿意尽心竭力去作,如同保罗那样(西1:29)。保罗是一位极其忠心的好仆人,他为了主的福音是不顾自己性命的(徒20:22—24)。但他在哥林多前书9章25节中提醒我们说:“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按一般的理解,要赛跑取胜就要努力(腓3:13—14)。怎么反叫人“诸事都有节制”?其实“节制”是保罗多年为主工作的切身体会,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