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11月19日,郑渊浩首次产生了完全由他一个人写一本刊物的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一本刊物上,有的作者写得好,有的写得不行。读者是为了看好文章而掏钱买那杂志的。可是这本刊物上的所有作者却按照统一的标准拿稿费,这就等于写得一般的作者在剥削写得好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是父亲去世的第7个年头。国家图书馆征文,我们迟迟没有写。一方面他的经历及所做的工作大家都了解;还有《任继愈文集》和不少有关他的传记、回忆文章,再说什么显得重复。另一方面父亲在家里,习惯上不谈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他手头的事情又多,问到他什么,他经常是一边想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所答非所问地应付一下。我们从他那里知道的事情非常有限,谈不上有更多的了解。有些很重要的事情还是  相似文献   

3.
1984年11月19日,郑渊洁首次产生了完全由他一个人写一本刊物的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一本刊物上,有的作者写得好,有的写得不行。读者是为了看好文章而掏钱买那杂志的。可是这本刊物上的所有作者却按照统一的标准拿稿费,这就等于写得一般的作者在剥削写得好的作者。他向编发他刊物的主编提出增加稿费,  相似文献   

4.
正认识一个作家朋友,文笔挺好,因为没有出书的压力,所以第一本书写得汪洋恣肆,挥洒自如。读者在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青春年少。你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说不仅看到了青春,也看到了久违的放肆。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位朋友一下就被很多读者所知,从那时起,他开始为他的第二本书绞尽脑汁,他不知道第二本书究竟要写成什么样子才  相似文献   

5.
小A是一名初三男孩,最近陷入深深的烦恼。因为近期学习成绩滑坡,父母对他开始严厉要求,首先不允许他晚上上网,又没收了他的手机,还给他规定了严格的睡觉和起床时间。这令他非常不满,在与父母发生多次冲突后,他给父母写了一份"最后通牒",在上学前偷偷放在爸爸每天放手机的茶几上。  相似文献   

6.
寓言一束     
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偏偏家里的老鼠又多又厉害,几乎每天都有衣物被咬坏。他恨得咬牙切齿,暴跳如雷,想了许多办法来捕捉老鼠,但怎么也捉不干净。他气得发了疯,一把火将房子点着了。他一边看着燃烧的房子,一边恨恨地说:“哼!老子看你这回往哪里跑!”  相似文献   

7.
国王要阿万提拟一份宫廷里傻瓜的名单。阿万提想,如果他真的把傻瓜列在名单上,国王也是一笑了之,可他就要得罪一批大臣;不写,违抗皇令,是要杀头的。然而,聪明的阿万提略一思索,就想出了一条两全之策。  相似文献   

8.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初稿写好后,他觉得不满意,又反复修改。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啊。” 已故著名作家秦牧生前也曾表露过自己的“害怕”心态。在一次他的作品研讨会上,他发言说:“我们这个世界,多的是四舍五入的事情,四和五相差很小,但是五进一而为十,四舍而为零,就仿佛相差很大似的。其实,这并不…  相似文献   

9.
70岁以后,他突然如同变了一个人。他组建了自己的舞蹈队,和一大帮老年人又蹦又跳,乐此不疲。他开始变得特立独行。他一个人在街上又跳又唱,一个人在大树下思考,一个人和城市里的乞丐聊天。身边的人渐渐对他表示不解。有时,别人和他吵架,骂他骂得面红耳赤,可他居然还朝别人嘿嘿傻笑。那人再也骂不下去,反而有些自讨没趣地走了。有时,在快餐店里排队吃饭,或者在汽车站里排队买票,他都是站在最后一个。偶尔有人插队,他也不恼。有时候,他甚至笑眯眯地对他们说,来,你们排前边去,我不急。众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相似文献   

10.
明德惟馨。善良的品行是造物主赋予的,大概都是相通的,人们称之为人格。在所有物种的生命中,只有人被称为有人格之物,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才时时可以耳濡目染着人格的魅力。 儿子讲了一个很动情的故事,说是班里一次写作课时,同时有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写了学校里一位干杂活的老大爷。其观察角度很单一、直接,说是这位从乡下来、且不识字的老人,每天都早早地把校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是厕所、楼道以及楼梯扶手也总是一尘不染,同学们所见到的,都是老人不是这里扫,就是那里擦,一刻都没有见他闲过。哪个学生忘了带书、笔什…  相似文献   

11.
爱的划分     
有一位单身汉过腻了独身生活,决定娶一个老婆。于是来到婚姻介绍所,想选择一位如意伴侣。介绍所位于市中心。一位穿戴雅致的女士在门口迎接了他,并深深鞠了一躬,说:“请您到隔壁房间去,那里有许多门,每扇门上都写着您所需要的对象的资料,供您选择。亲爱的先生,您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谢过了姑娘,单身汉向隔壁房间走去。房间里有两个门,第一个门上写着“终生的伴侣”,另一个写的是“至死不变心”。他忌讳那个“死”字,便迈进了第一个门。接着,又看见两个门,右侧写的是“淡黄的头发”,左侧写的是“乌黑的头发”。…  相似文献   

12.
我在民族大学读书时,参观了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海淀九人书法展”,其中有位写米字的叫马明钧,字写的很清爽,可惜当时没有见到作者,有人告诉我他是个回族人。和我既是同行,又属同族,所以很想见一见。后来偶然的一次笔会上,经人引荐,结识了他。一个很典型的回...  相似文献   

13.
一分的价值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  相似文献   

14.
自牧(一)     
汪维藩 《天风》2008,(14):44-45
(一)自牧 号称“基督将军”的冯玉祥是位书法家,他的字带有一种军人气质,刚健而道劲。南京教会莫愁路堂原名“汉中堂”,当年奠基时的一块基石上,至今仍留着冯玉祥写的“中华基督教会南京汉中堂”几个大字,落款于1936年。冯玉祥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座右铭:“卑以自牧”。这是引自《周易·谦》的一句话:“谦谦君子,  相似文献   

15.
倒行逆施     
老朋友付秋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啥事都喜欢来点新名堂。他的钢笔字写得很一般,那是右手写的,但是他左手写的字特别棒。在单位他从不用左手写字。只是在给亲戚朋友写信的时候,发挥左撇子的长处。据说他与妻子在谈恋爱时,情书就写得优美,她对秋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字写得漂亮。  相似文献   

16.
男孩富有同情心,又爱打抱不平。开学第一季,他便为一个女孩大打出手。 那是一个失去双手的女孩。向大家介绍情况时,提到那个女孩,老师特别叮嘱:“娟是个残疾人,大家以后一定要多多帮助她。”但等老师离开,同学们却将猎奇的眼光纷纷刺向了她。譬如:“你没有手,是怎么写字的呀?”“吃饭时,得有人喂饭,才行吗?”  相似文献   

17.
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是威严而忙碌的。他经常披着星辰出门,踏着月色回家,匆匆吃过晚饭,就在灯下写材料。我搬个矮凳坐到旁边,用手指沾着唾沫翻书,故意把书掀得哗哗响。  相似文献   

18.
一个冬日的午后,明明叩响房门走了进来。他是一个不很帅气,但很有礼貌的男孩子,个子不高,稍胖,声音里还带着一些稚气,在我鼓励的眼神下,他慢慢地讲述了他的故事:他是大二的学生,自从进入大学以后,就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起初,他在写东西时必须要每个字写得都很好,特别是文章最后几个字,以及最后的那个句号,必须要写得在他看来无可挑剔。而他又总是忍不住地反复地观察这个字的一横是不是太长,那一撇是不是太短,句号是不是不够圆,于是就开始反复地涂改,描来描去,甚至有时因涂改太多而把纸弄破,不得不重写,直到最后自己认为满意为止。而这时…  相似文献   

19.
反穿袜子     
唐朝有个诗人叫王梵志。他写过一首诗,意思是说我反穿着袜子,人们都说我穿错了。其实袜子的里面做得粗糙不平整,贴在脚上很不舒服;而外面却做得光滑平整,不过它是给人看的。我宁可让别人的眼睛看了不舒服,也不可让自己的脚穿着不舒服,所以尽管“人皆道是错”,我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20.
书法家给一个人题词,两个字:知止。 结果呢,“知”字写得硕大,“止”字略显卑琐,总之,凑在一起,有些不和谐。那个人一脸的不高兴,说,还书法家呢,写得这是个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