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文摘     
《法音》1995,(2)
佛教文摘编者按什么是佛法?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佛法、佛教、佛学有何不同?佛教与宗教、佛教与哲学、佛教与科学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无论对于学佛者还乏研究佛教的学者,都具有基本的重要性。近期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选辑海内外多种观点,不拘一格,共同探讨。文...  相似文献   

2.
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选编徐玉成30.问:为什么说宗教有社会功能?答: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宗教,宗教形成后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诸多控制系统中的一种。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宗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切社会形态,一切国家和民族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5,(3)
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圣谛佛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使很多人模糊困惑。人们常问:佛教是哲学呢?宗教呢?或是一个生活方式?简单地说:佛教既广大且精深,再巧妙也不能归纳于一狭窄的范畴。当然,佛法包括哲学、宗教或生活方式,可是佛法确又不是限囿于以上范畴之内。以某些...  相似文献   

4.
宗山 《佛教文化》1997,(4):21-22
佛教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宗教乐舞呢?佛教徒大都曾听过佛教的梵唱,有的人甚至也学过。坊间也有不少在贩售佛教的梵唱和标榜为佛教乐音的录音带。就佛教的乐曲来说,基本上应是没有问题了。那么,佛教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宗教舞呢?有人认为佛教没宗教舞,因为戒律禁止出家众观乐舞。况且也没有听过或见过佛教的宗教舞。但有人却认为,许多佛教团体在举办活动时,不都安排有乐舞的表演吗?像是由妇女组成的团体,在舞台上模仿著佛菩萨的手势,摇曳、摆动著典雅的舞姿。包括出家人、佛教徒在内的观众们齐起欢乐。再者,许多佛教的壁画,不就存在有…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摘     
佛教文摘达生摘编者按佛法是什么?是宗教?是哲学?是科学?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法的内容本身.任何一个真诚地想要解决人生问题的人,都应该努力了解佛法。宇宙无垠、时空无限,生而为人、不过百年。既有此血肉之躯“身”,又有此能思能感之“心”,非如草木无情,...  相似文献   

6.
此文为一家之言。近代不断有人把佛教和科学结合起来谈,佛教与科学不在同一个哲学体系,它们能不能扯在一起呢?佛教提倡思辨,各家高见,不妨交流:  相似文献   

7.
至今年,佛教传入中国整整二千年,佛教界及学术界对此十分关注,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正在筹备举行多种隆重的纪念活动。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学术界曾因为历史记载的差...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既然无知产生宗教,愚昧导致盲从,那么,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宗教就应该越来越“淡出”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走向没落。但事实却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宗教依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了当代的一道奇观:科学的昌明与“宗教热”现象同生共存。那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宗教热何以成为可能?或者说,科学为什么至今还不能最终战胜宗教?笔者认为,除其他原因之外,不能说对二者研究的某些误区没有关系。看电视机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近年来,俄罗斯宗教法的颁布引起世界一些国家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一部宗教法能有这样大的反响,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是鲜见的。这部宗教法为什么能引起众多的争论,其症结何在?其后果是什么?对关心宗教发展的读者来说,也许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了有关专家,对俄罗斯宗教法作一次全面的介绍,以飨读者。1997年9月,俄罗斯联邦议会通过了《良心自由和宗教协会》联邦法,该法律规定,只有在俄罗斯境内存在15年以上的宗教团体才有资格获得国家认可(第9条第1款);未获认可的宗教团体不能修建教堂及拥有教会财产,也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宗教,虽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仍然很庞大。对待宗教问题,如果不重视宗教的群众性,就容易出现失误,这方面是有教训的。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就是因为宗教影响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佛教为例,在中国宗教中,佛教历史最久,影响深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建国后我国佛教经过废除封建制度的改革,又经过爱国宗教界人士的努力,继承并弘扬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广大佛教信众正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支积极的力量。因此,全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将近一个世纪,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很多探索。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人间佛教”思想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吻合的从历史和现实来观察,任何一种宗教,都必须与所在的社会相适应,佛教亦不例外。如果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存在和活…  相似文献   

12.
佛教从一开始就反对婆罗门教的有神论。佛教的无神论思想主要有四个:一是反对如自在天或梵天这样的创世神,二是反对灵魂不灭,三是主张佛、菩萨也不是实有,四是主张人世间的祸福由人自身的行为决定。佛教在破斥有神论时运用的理性主义哲学思维,使它非常不同于如基督教那样、将信仰放在理性之前的有神论宗教。尽管佛教的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的无神论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考虑到佛教产生于2500年前科学还远未发展起来的年代,所以佛教朴素的无神论倾向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佛教从一开始就反对婆罗门教的有神论。佛教的无神论思想主要有四个:一是反对如自在天或梵天这样的创世神,二是反对灵魂不灭,三是主张佛、菩萨也不是实有,四是主张人世间的祸福由人自身的行为决定。佛教在破斥有神论时运用的理性主义哲学思维,使它非常不同于如基督教那样、将信仰放在理性之前的有神论宗教。尽管佛教的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的无神论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考虑到佛教产生于2500年前科学还远未发展起来的年代,所以佛教朴素的无神论倾向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传入以后中国化,整整两千年过去了,虽然从三武灭佛到文革浩劫屡经法难,却顽强生存,迄今香火不绝。还大有兴旺发展之势。对比起其他多数上生土长的或外来的意识形态宗教流派.稍经风雨便一蹶不振旋生旋灭的情况,真是大相径庭。十余年前便有“一个问题久久京绕心头:宗教虽然历尽沧桑变化,但是仍能流传不息的缘由何在?”①这个问题使我久久不能释怀,还有这样一段因缘:1984年7月17日下午,我在普陀山登佛顶山,前一天适逢阴历六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夜晚从山脚到山巅,香客彻夜涌动.香烛火光似一条火龙映红夜空…  相似文献   

15.
墨家宗教因缘析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思想派别──儒道墨三家中,墨家是宗教意识最浓的一派。但是,这一本来作为儒道后来者的思想派别,恰恰又因其强烈的宗教情绪而最早陷于“中绝”。由此,中国人成了无宗教或不信宗教的民族。不过,如果说中国人根本缺乏宗教关怀,那墨家为什么会以其宗教精神继儒家之后而成为当时的“显学”?如果说中国人有其宗教关怀,那产生于中国且具有更强的宗教性的墨家为什么又会很快“中绝”?所以,墨家的崛起与灭绝,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宗教基因,而且也昭示了中国人所以不信教的秘密。下面,笔者将从粗略的历史线索入…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实际上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仰世界:一种是自觉的信仰,另一种常常是自然的信仰。自觉的信仰是由道理、学说为基础的,人们追求宗教中的精神世界,希望借助宗教的信仰使自己的生活拥有超凡脱俗的境界。自然的信仰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信仰,这个信仰是以能不能应验,有没有实际用处为基础,信仰者希望宗教能给自己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给自己释厄解困,求得福祉。自觉的信仰大多是被叙述为高明的宗教思想和道理,比如说佛教般若学说的“空”、唯识学说的“八识”、以及简单的“十二因缘”、“四谛”、“三学”等等道理;但是在普通民…  相似文献   

17.
正《佛教思想与印度文化》是北京大学姚卫群教授学术研究成果的最新总结,该书对于研究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不同文明传统之间的交流互鉴,乃至佛教的中国化问题,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佛教思想与印度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不了解印度文化,对于佛教的整体理解就会有欠缺,就会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既不是印度最早的宗教流派,也不是印度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佛教诞生之初,印度思想界影响较大的宗教思想流派主要有:婆罗门教(后来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各派哲学中,儒教①思想是为主流。孔孟之后,它不仅在中国学术史上成为政治、教育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主流,而且千百年来对韩国和日本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儒教思想、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统称为东方三大哲学思想,而儒教作为实践哲学,对现实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佛教思想,与其说对现实社会,毋宁说对人们的精神领域具有更多的影响,它在宗教、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影响比儒教和道教更大。属于自然主义哲学的道教,不同于唯心世界观的佛教,其影响所及不限于社会伦理和政治,更多地是以具体的实在论影响到生理学和医学等科学领域。就…  相似文献   

19.
宗教和谐,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编辑出版优秀的宗教方面的书刊,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宗教和谐、社会稳定服务,是摆在出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宗教内容书刊出版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我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还有其他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五大宗教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发展,不但深深扎根于我国,还与世界有着各种联系。我国的宗教,人数众多,影响很大。做好宗教内容书刊等读物的出版工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宗教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过去和现在都为我国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也愿对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科学、宗教与社会需要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一不能单靠列举事实,二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即从二者最根本的东西入手,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其他看似矛盾的现象,才好以此为据得到解释。作为两种社会文化现象,科学与宗教的本质主要表现在它们的社会目的以及所面对的对象、所用的手段。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以认识自然界为目的;广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即包括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科学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