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历史上,维吾尔族曾有过图腾崇拜,信仰过基督教、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佛教。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明朝末年,维吾尔族才成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维吾尔族的宗教意识当中仍存在着各种历史上曾经信仰过的宗教的影响。这些都在他们的宗教生活和风俗里表现出来,反映出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性和地区性。与其他穆斯林民族相比较,维吾尔族穆斯林在宗教信仰、生活方面有以下一些特点。 土地崇拜:维吾尔族人的这个风俗习惯主要来自于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人的祖先亚当是被真主…  相似文献   

2.
回族穆斯林生活禁忌刘书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大多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族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繁衍中,其生活禁忌随之成为全民族重要而显著的民族心理素质特征之一。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尊重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伊斯兰教在这些民族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中,饮食禁忌最为严格,礼拜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课,沐浴是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本文在此重点谈一下这些活动与穆斯林的养生、保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重视中道思想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之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顺从者”。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宗教信仰方面,坚持信仰原则,“谨守中道”,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真主),不以物配主。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在真主之外还存在别神的说法。《古兰经》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真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神,除此以外,别无他神。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认主独一的原则,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正确的,反…  相似文献   

5.
“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是伊斯兰教信仰理论方面的一个重要命题。伊斯兰教把爱国与爱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爱国列入信仰的范畴,是伊斯兰教的一项智慧理念,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一个关键点和切入点。爱国,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爱教,是穆斯林珍贵的信仰之泉。千百年来,有多少穆斯林仁人志士为之而努力,为之而奋斗,为之而献身。爱国爱教,是穆斯林一贯坚持的基本准则,是伊斯兰教固本强基的立身之本,是穆斯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一、爱国爱教,和谐统一国家,人类现世生活的地理区域。从出生到死亡,人们始终都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疆南疆地区穆斯林宗教生活基本情况以及与穆斯林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自我和谐、幸福度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南疆地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信仰虔诚度较高,能严格履行伊斯兰教宗教功课,遵守伊斯兰教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要求。不同文化程度的穆斯林在自我和谐水平上存在差异;且宗教生活中的礼拜次数、对待封斋的态度以及朝觐愿望的不同,均会影响穆斯林的自我和谐水平;不同性别的穆斯林在幸福度水平上存在差异,封斋态度的不同对穆斯林的幸福水平也有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伊斯兰教的心理调试功能、社会交往功能可以在新疆南疆地区穆斯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经验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穆斯林成功协调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社会及文化间的关系,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尤其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婚姻、丧葬等)与中国传统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穆斯林在强调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8.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礼拜场所,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而且神圣的地位,是伊斯兰文化的物化表现。由于伊斯兰教在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纽带作用,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而言,清真寺在回族社会生活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一、清真寺名称的由来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礼拜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与每一位穆斯林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拜安拉之处”。伊斯兰教最早的清真寺为:“古巴依”清真寺,位于麦地那近郊约三公里处,是由先知穆罕…  相似文献   

9.
重视饮食禁忌是使饮食介入文化范畴的重要表现。伊斯兰教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饮食中界定了许多合法与非法的事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又与风俗习惯有  相似文献   

10.
<正>伊斯兰教信仰在回族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长期历史形成的一些伊斯兰教礼俗,至今影响着回族穆斯林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回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钟宜宣不吃猪肉,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塔吉克、塔塔尔、乌兹别克等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这种传统习惯来源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一个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于《古兰经》的...  相似文献   

12.
自伊斯兰教传入我国以来,经过一千多年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长期共融与整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我国不仅有10个少数民族共同信仰伊斯兰教,而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贵州不仅有穆斯林而且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清真寺。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伊斯兰教何时传入贵州、贵州穆斯林的人口、分布与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蒙真主襄助,现笔者把所知情况作简要的介绍。伊斯兰教传入贵州的历史(一)、宋元时期。研究贵州回族伊斯兰…  相似文献   

13.
<正>爱国守法、中道包容、两世吉庆,是伊斯兰教的思想主张,是穆斯林的追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穆斯林要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敬主爱人、中道包容、服务大众、两世吉庆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好穆斯林、好公民。一、爱国守法是穆斯林应尽的义务伊斯兰教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食用清真食品是所有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和广大穆斯林群众饮食习俗的典型表现。笔者认为,切实保障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清真食品符合伊斯兰教教规、教义中的禁忌规定,既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现,又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以保障的体现。我国各级政府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制定并不断完善对清真食品全面管理的法律规范。一、食用“清真食品”渊源于伊斯兰教经典中对饮食的禁忌规定《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经》中反复规定:你们可以吃安拉赏赐你们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  相似文献   

15.
<正>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实践。今天研究和实践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顺应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伊斯兰教继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愿望。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研究伊斯兰教基本原理,适应中国穆斯林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发展道路,由此将会赋予中国伊斯兰教更强大的生命力。要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的时代性,穆斯林信仰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贵州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发起组建过一些社会团体,在增进穆斯林相互团结和伊斯兰教的传播,以及协调穆斯林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法浅识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它强调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又有人称它为“法制宗教”。伊斯兰教的这一特点来源于其基本教义。首先,伊斯兰教主张两世并重。古兰经指出,“今世是后世的耕耘场所”,穆斯林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从各方面严格约束自己,经受种种考验,以最终实现全心全意归向安拉。其次,伊斯兰教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反对离群索居和独善其身。正确处理个人事务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便成为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穆斯林虔诚信仰的重要表现。为达到上述目的,伊斯兰教制定了穆斯林在信仰领域和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东干人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对东干人而言,伊斯兰教已超出单纯信仰的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渗入到东干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从伊斯兰教与东干社会、东干伊斯兰经堂教育、东干伊斯兰教派等三方面对东干人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伊斯兰教的“知行合一”观从恩霖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制度、文化体系和生存哲学。因此,伊斯兰教既为穆斯林规定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又规定了对物质生活所应持的态度。这是伊斯兰教区别于其它宗教信仰的特征之一。同时伊斯...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伊斯兰教在要求穆斯林完成各项宗教功修的同时,以圣训"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为原则,积极鼓励人们爱祖国、爱人民,鼓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