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致说来,禁忌在基督教信仰中并不是重要的内容。基督教并没有一整套繁琐的从外在约束规范信徒信仰生活的清规戒律。对此《圣经》中有一句话颇有代表性“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荣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总则。在具体行为上个人有作出选择的主动权。因此,所谓的禁忌会因不同教派、不同文化习俗等导致不同着重。 “十诫”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教义和道德的指导性,我们可以先从禁忌的角度来看“十诫”的有关教导。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宇宙独一的主宰。十诫确认上帝的独一性并反对任何上…  相似文献   

2.
邵立良 《天风》2017,(1):40-41
新的一年来临了,有基督徒认为传统春节有很多活动带有迷信色彩,基督徒应当注重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和元旦新年,而非传统春节。的确,基督徒当怀着虔诚、敬拜和感恩的心对待这些基督教传统节日,感恩上帝的恩典和拯救。但春节作为中国最重大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基督徒不应该排斥,而应当融入和吸收。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沃土,但传统节日中确实有一些不合基督教信仰传统的迷信活动,对此我们应当破除迷信,融入文化。  相似文献   

3.
马里坦的学说在欧美流传甚广,特别在拉丁美洲信仰天主教的国家里影响更大。马里坦采用新托马斯主义的新花招: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调和论,来宣传新经院哲学,辩护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维护资本主义反动统治,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诬蔑马克思主义。本文译自他最近出版的《道德哲学》一书中的第十章第三节。在这篇文章中,他大肆诬蔑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在“一切问题上所谈到的人,乃是而且只能是集体的人”。“他一点不关心自由意志”。“他不考虑个别的人,而只看到社会的人”。因而,“马克思不承认有什么人性”。接着,马里坦又说:马克思主义宣称“国家最后也必然要消亡”,并且到那时候,“不应当有、而且永远不应当有任何超乎人以上的东西,甚至不应当有那种脱离了人而被神化在国家中的人的权力;这将是人本身最终被神化,或真正完满地恢复他的本质”。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无神论的人道主义,在这种人道主义中,人类进入理性主义的世纪”。换言之,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但是,这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人的类存在的人道主义,是在社会中得到发扬和完成了的那种人性的人道主义,它却一点也不知道所谓人的人格是什么”。“它完全不知道那种在其本身上构成其自律性和精神性的人格是什么”。“它把个体只理解为社会的存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的人道主义中保持着黑格尔所主张的这种人的人格辩证的牺牲”。它“有一种神秘的‘纯粹的爱’,一种不计个人得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但由于这些精神,人献出了自己的心灵而再也找不到它,而且这些精神是出卖了人格本身、出卖了我们身上的自在的目的和上帝的形象而得到的。所以在精神界也同在社会界一样,人格也完全被辩证法牺牲了”。“这种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看作‘人的最高本质’和历史的最后原因的神学”。最后,作者硬说:“人们在马克思那里还发现了一种虽然被歪曲了的但是真正是基督教的因素”。特别“当他站在‘被剥削和被压迫的阶级’的方面”,起来保卫“人性的尊严以及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群众的尊严感”时,马克思表现着具有“从基督教思想中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残余因素”。但是,这种“残余因素是被用来回头反对基督教思想的;于是一种不可和解的仇恨使得人的心灵中的一切基督教的真理归于消灭,只胜下这种残余物的真理还保持着它的爆炸力。这就是说,马克思是犹太—基督教传统的一个异端之徒,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基督教的一种异端’,是基督教的最新的异端”。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这个名称,在中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来说,它专指16世纪马丁·路德改教后的基督教新教,或称“更正教”,这是19世纪初(1807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传人的。从广义上说,凡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都是基督教。因此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就不只是一二百年而是一千三四百年了。它应该从唐朝的景教算起,包括元朝的“也里可温”、明清的天主教和19世纪的更正教。这也就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基督教曾四次传人中国。那么,为什么说“三起三落”而不是“四起四落”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佛教,暨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属于“宗教”。佛学,暨以上各教的相应研究,属于“宗教学”。专事这两个行当的人数──前者叫“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依公布的数据,有30万以上,后者即“学者队伍”,没公布过,总在数百人内。除此之外,对这些宗教已经信仰和正在感兴趣的人数,又有多少呢?一亿人以上!这么多信仰、研究和有兴趣于宗教的人们,无疑,都应当了解和遵守有关政策法规,但是,请容许我大胆添一句“足”──此外,咱们还应当问一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宗教感?有多少?就国人的整体素质而言,窃以为,中国人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基督教神学的视角出发,紧紧围绕克尔凯郭尔的两部假名作品《最后的、非学术性的附言》和《致死之疾病》,讨论了从“绝望”、“冒犯”到“信仰”的可能的发展道路。文章总结了克尔凯郭尔的观点,认为当人面对永恒的时候,永恒对人的要求必将与人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或终止于绝望,或终止于冒犯。绝望是信仰的否定的瞬间,冒犯则是对信仰的背离,这两种状态都是罪,只是程度不同。但是,绝望既可以引向冒犯,也可以引向信仰;一个人若不经过冒犯的可能性,他永远也不可能达至信仰。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中国基督教“两会”全委会在济南召开,全体同工一致赞成和支持丁光训主教的倡导,并一致通过了《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我感到“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充分体现了中国教会在思考,充分揭示了调整神学思想的必然,为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生命活力。神学思想与基本信仰 神学思想与我们的基本信仰之间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所谓基本信仰,是指我们所信的对象和所信的内容而言。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的对象和内容,都集中地归结在《…  相似文献   

9.
王荣伟 《天风》2003,(9):20-23
“今天是我们进入神学思想建设新阶段的一天,我们将转入‘圣经观’这一新的命题上……”这是丁主教在华东六省一市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所传出的重要的信息。 2003年7月22日至23日,来自浙江、江西、福建等华东六省一市的近200余位教牧同工相聚上海,围绕“基督教的伦理及基督教信仰在道德建设中实践”、“理性与信仰之关系”、“从神学角度浅析人性”、“如何树立正确圣经观”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10.
卓新平 《中国宗教》2018,(12):34-35
近些年来,中国社会包括基督教界对于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有很多讨论,而海外华人教会及国际上关注中国问题的相关人士亦多有评论。在复杂、多元的评议及交谈中,其观点大致分为理解、赞成这种“中国化”的努力,以及否定、抵制“中国化”的主张和实践的对立态度,这两种趋势目前都有扩大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岳清华 《天风》2016,(6):14-15
基督教信仰注重仁爱,因为神就是爱(参约壹4:16),他爱世人、拯救世人,他教导我们“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13:16),因此爱贫穷人亦是神的旨意。基督信仰要求我们应当怜悯贫穷的人,因为这是耶稣的工作之一,也是爱主遵循神旨意的具体表现,更是我们蒙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葛宝娟 《天风》2002,(8):46-47
基督教在中国被更多人接受,必须植根于中国土壤,必须与人民认同,必须关怀所处的社会。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其教义强调信心和行为并行,如“道成肉身”、“上帝爱世人”、“爱人如己”、“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在社会上“作光作盐”,以实际行动见证信仰。今天我想谈谈我对基督教与社会关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经文:提前1:5,18—19;弗4:17—24 在这几处经文中,我们注意到有多处提到了“心”字,有“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还有“虚妄的心”,“心地昏昧”,“心里刚硬”等等。基督教是一个心灵的宗教,我们的信仰是非常讲求心性的信仰。作为一个基督徒则更应当注意一个人的良心。良心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的,是神从起  相似文献   

14.
我希望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一个新型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讲理智的,一个分清是非并有敏锐的是非感的中国基督教,一个高举基督也高举道德的中国基督教,介绍一位很美、很同情人类的爱的上帝而不是一个残暴的上帝的中国基督教,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国基督教,将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这个基督教对全世界将会带来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前瞻和远景是这样的一个中国教会,它的神学思想是丰富的,不反理性的,比较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它能帮助信徒树立比较和谐和言之成理的信仰和见证。这样的神学思想将受到国人特别是知识界以及国际基督教的重视和倾听,他们将乐于和我们平等对话和交流,不再轻视我们而说“中国没有神学”。我深信,能认识神学思想建设的迫切性,愿为这一远景而献身的基督门徒将会越来越多。──丁光训  相似文献   

15.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9):24-25
这个专栏过去三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一段落,谈论了我们对天父上帝的信仰。今期开始我们进入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二段落,这段落论及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信仰。相比起其它段落,第二段落篇幅明显最长。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就在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这是我们信仰的独特性。我们基督徒不只是“信上帝”的人,更是“信耶稣”的人,是基督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预言     
基督教信仰中有“末世论”,佛教信仰中有“末劫论”,二者都相信现世界终将毁灭,届时将由一位救世主领导众生建立一个全新的幸福世界。不过这位救世主的名字,一个是“墓督”,一个是“弥勒”。基督是“爱”的象征,“弥勒”的意译即是“慈”,二者都是人性的一种投影。...  相似文献   

17.
季剑虹 《天风》2002,(3):32-34
爱国爱教使中国基督徒更蒙神喜悦,这是中国基督教50多年的具体信仰实践。浙江东阳教会经过在基督里的争战,得胜了“呼喊派”的攻击,如今春风又绿东阳教会。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同情、搀扶、帮助,更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但同时人的善良是不应该被愚弄和欺骗的,“在爱中分辨”给我们揭示了如何正当地运用爱心。一个普通的农村教会获得“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光荣称号,他们开展事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金陵与我专题让我们看封金陵学子从校名想到的“金陵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基督教会来说,如何防范和抵制异端一直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任务。一、识别及注意异端异端挂着基督教的牌子,却没有基督教纯正的信仰;异端宣称相信圣经,但不是真正根据圣经;其信仰内容与正统信仰不同,有许多内容混淆我们的思想、迷惑我们的信仰,叫我们远离神。异端之所以活跃是因为其内容吸引人,迁就人的喜好。我  相似文献   

19.
以勒 《天风》2007,(2):38-39
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为“基督教”。其中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信仰人数和地域分布情况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在我国通常所说的基督教是指基督教新教。古人有一句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可见,历史的作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名基督徒,从外在的角度,我们有责任了解教会的历史,了解我们所信仰的宗教从古至今是如何兴起和发展过来的,从而抵抗偶像膜拜的诱惑;从内在的角度,我们也有责任了解教会的历史,了解我们信仰的本质,从而避免信仰上的误区,并且从内心之中进一步坚固我们的信仰。基督教有着漫长和不寻常的历史,《天风》将为弟兄姊妹分享其中主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愿我们主内的同工、同道们能够通过对基督教会历史的了解,更好地体会我们的信仰。更好地信靠我们的上帝。因为,他的的确确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并且永远与我们同在的耶和华神。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基督教是一种信仰,是关于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信仰,也是人的“终极关怀”(田力克语);另一方面,基督教是一种文化,是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神圣性和超越性的文化.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用赵紫宸的话来说,“基督教是基督”.但基督教信仰,一直以来都是借着文化加以表达、加以传播的,离开文化,也就没有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即便是基督教经典和基督教教义的形成,都离不开其形成的文化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