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主教著名圣经神学家John Wijnga-ards M·H·M·神父在所著《体验耶稣》Experiencing Jesus)一书中说:“当我们打开若望福音寻找启示时,我们可以从一个基本的问题开始:基督如何启示天主?如果我们想了解基督,我们应该想法掌握他的神圣启示的模式。人们如何在会晤基督之中会晤天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想给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在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  相似文献   

3.
夏威夷佛缘     
“你现在的生活好吗?”师傅突然问。我沉吟,考虑如何说好?“不”,我终于说,眼圈便也红了。“放下它。”师傅坚决地说。“放下?”他做了对我不利的事,却要我放下?不!我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我佛慈悲,一个学佛的人,是成佛菩萨,还是走向六道轮回,常常在一念之差,人生人生,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要是一己私欲都放不下,如何一了生死,走出三界?他是你的丈夫,你不原谅他,谁还能原谅他?“南无阿弥陀佛。”师傅合掌。我想到了令我很烦很烦的生活,想到了我飘摇不定的婚姻,想到放生之外的话题:宽容,我感到有一柱阳光姿态昂扬地嵌进我的心———人应…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枫     
那天下午,我和一位美国苗族朋友在花溪公园散步,我问他:“你喜欢这里的风景吗?”他回答说:“当然喜欢,初来乍到,一切都太新鲜了。”走着走着,他忽然兴奋地叫道:“枫木——那不是枫木吗?”我说:“是呀,你们那里也有?”“起初没有,后来,大伙儿新栽了一批,现在枝繁叶茂。”他说完,兴致勃勃地从背包的笔记本里取出一枚几近风干的枫叶,然后又从地上拾走一  相似文献   

6.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少见的。一个纨绔子弟与乔治·莫瑞在一沙龙相遇。这人对乔治非常嫉妒,想要中伤他,于是,就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诗人回答:“是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乔治微笑着很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  相似文献   

7.
圣神的探讨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一次,我和一位小朋友到野外去玩。突然,听到“呜呜—”的响声,抬头仰望,一群白鸽从头顶掠过。我对小朋友说:“看!这群白鸽真像天主圣神。”他眨巴着机灵的双眼问我:“圣神是谁?”他的确已经受洗,对圣神还一概不知。这疑问在小孩子身上不足为奇,但是对于成年教友,你若问他圣神是谁?有的却至多只知道是天主第三位;你若问他圣神有何能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有的便闭口无言了。就好像当初圣保禄在厄弗所问教友们,你们领洗时也领受了圣神吗?他们却答说:“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圣神呢。”(宗  相似文献   

8.
谁的过错?     
去年春天,我到乡下采访。在老朋友小曾家休息时,我发现床边靠着一床竹席,花纹式样非常漂亮。我看了看问:“哪儿打的?”他说:“我们乡里王大爷!”“你请他帮我打一床好么?”我问。小曾爽朗地答应:“行!”不几天,小曾请一个朋友来我家量尺寸,我家里没有尺子,他也没带。这时我想到了绳子。我找来一根麻绳先量好了长,然后切断,在问一根绳上量好了宽,用红墨水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青年社交宴会上,见一个青年人的《自传》上只有3个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一个惊叹号“!”,一个句号“。”,他解释说:“一阵子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见他如此消沉,立即拿起笔在他的自传上加了3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问号“?”巴尔肯鼓励这  相似文献   

10.
你们来看     
王敏 《天风》2006,(13):2-3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约1:38-39)  相似文献   

11.
感情人生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的一家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广告:“1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哈利看到这则广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是,他还是揣着1美元,按着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找了去。在一栋非常漂亮的别墅前面,哈利敲开了门。一位高贵的少妇为他打开门,问明来意后,少妇把哈利领到车库前,指着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喏,就是它。”哈利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是坏车。”他说:“太太,我可以试试车吗?”“当然可以!”于是哈利开着车兜了一圈,一切正常。“这辆轿车不是赃物吧?”哈利要求验看车照,少妇拿给他看了。于是哈利付了1美元…  相似文献   

13.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末,我在《马克思主义者季刊》上发表了“自然与辩证法”一文后,不久便在哥伦比亚大学碰到M. 霍克海默尔。他认为我对待辩证法原则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在我的分析中反映出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我提议我们举行一次座谈会来讨论这个论题,他欣然同意了。我联络了E. 奈格尔,M. 夏皮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O. 纽拉特当时在  相似文献   

15.
花开的过程     
吃完中午饭,儿子围着一个装满土的空花瓶转了好几圈,我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他说:“妈妈,我好久以前吃的龙眼籽埋进去了怎么还不发芽呢?”我一听,乐了。怪不得他天天站在花盆前看,原来是等自己埋下的果核发芽呀!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哄他说:“还没到时间呢,过一段它就发芽了。”儿了听了我的话后高兴地说“真的吗?那我过几天再来看。”说完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相似文献   

16.
他一再在他的一位朋友面前说:“没什么,我只不过是在这方面多下了点笨功夫罢了,你可是在很方面比我强多了。”“你要是想写,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超过我的。” 这里说的“他”,是某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他跟他那位朋友说的,显然都是一种谦虚之言。既然是朋友,他当然知道怎么说才不致让朋友难受和难堪。见他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同时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也越来越多,有一天,那位朋友也就对他说:“我也准备写作了,你看,我能不能用三年时达到你这个水平 ?“这位作家怎么好说不能呢 ?” 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位作家的那位朋友,…  相似文献   

17.
你到底是谁     
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想象的魅力     
想象能开出瑰丽的花,此说不谬。记得当年上九华山观光,曾在百岁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庙里的菩萨理应“昂首向前表情安然”。但此处的泥菩萨却是“双目低垂表情羞愧”。他怎么了?难道他也有苦恼?还有,庙里的大鼓理应完好,但此处鼓却偏偏是破的,岂不怪异?见我疑感不解,老同学立刻给我讲了个故事。他说,那还是很久以前,海瑞曾来九华山朝圣,当他走进百岁宫正要拈香跪拜菩萨时,一位白发方丈突然拦住了他:“海大人,此香您烧不得。”海瑞惊问其故:“我不阿不贪,何以烧不得?”老方丈指指海瑞的牛皮靴:“你心不诚。”原来佛界净土最忌杀生,牛皮靴却…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面谈 2001年12月12日那天,上第三节课后我正在写心理教案,突听几下沉重的敲门声,我说“请进”之后,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个子男生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表情严肃,神情沮丧,满脸愁容。他严肃地说:“老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我面带笑容地说:“当然可以,什么问题?”他紧接着用低沉的语调说:“老师,怎样忘却?”我以一种平和的语气说:“很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被谪贬惠州(今广东境内),一次他从惠州越过小梅关来到江西南安府一带,他向别人问:“这是什么地方?”答日:“新城。”诗人暗自沉吟,成就一上联,云:新城几时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