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人们在近代中国哲学思想的脉络中读解近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史,则近现代中 国佛教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近代中国哲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对近代中国佛教思想活动 的解释和理解作方法论的省察,对于广义的中国哲学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思索的意义。本 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研究近代佛教尤其是欧阳竟无先生佛教思想的经验,对此作了认真的探索。文 章将近现代佛教学者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理解范型概括为三个类型:即欧阳竟无的范型,陈寅 恪的范型及牟宗三的范型,作者在对以上三个范型所作批判省察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一个“面向 中国佛教思想创造自身”的新理解范型。  相似文献   

2.
牟宗三先生基于宗密的禅教一致论,提出了以慧能禅与天台相匹配为最高的新禅教一致论,其基础在于以存有论为核心的哲学立场。但牟先生此理论有三点可质疑之处:判教标准转移、教内之教外别传与牟式禅教一致论之不足。经过质疑之反思,牟先生仅关注佛教义理的判教标准被拓展为兼顾佛教义理与修行证悟的新标准,并依此判教,得出禅宗较之天台宗更为圆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从入世担当角度重视理性研究,与佛教内外学者对佛法、佛学与哲学关系的看待有关。文章通过比较章太炎、太虚、欧阳竟无三位著名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指出,代表世俗理性的哲学,与佛教的理性,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虽都采取说理的方式,但仍有不同。更重要的是,佛教理性与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实践、体验必然相关。欧阳竟无警示,佛教理性使学佛之人学会自觉批评自身狭隘的执著,哲学理性则有可能致哲学家太过自信,而放弃对自己局限性的自觉批判,拒绝对他人的理解。何为有担当意义的真理?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4.
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近代佛学大师杨仁山、欧阳竟无复兴佛教以来,“居士佛教”亦随之自觉的兴起.本文意在探讨《法华经》教义对居士佛教的启示,检视当代居士佛教的成就,并对在家居士之住持佛教的合法性及其相对于出家僧众的地位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国占先成立的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因隋代智凯禅师于此习静修学,著书立说,融合三教,破斥南北,而创立了“五时八教”的判教说,确立了“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修行原则,揭示了“一念三千”、“三无差别”、“性具善恶”、“无情有性”等殊胜的佛教义理,发展了僧肇的“立处即真”、慧文的“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慧思的“诸法实相”等理论,从而奠定了一宗的哲学思想体系,故称智凯为天台大师,其创立的宗派为天台宗。天台九祖湛然曰:因其是“以《法华》为宗旨,《智论》为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是现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着两次意义深远的转变,佛学最终在其思想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早年受其师熊十力的影响开始对佛教有所涉猎,但更多偏重于知识性的了解,直至一次特殊的机缘方才对佛学用力。这一转折所引发的"悲情三昧"直接影响了牟氏哲学的整体进路。《佛性与般若》这部巨著则标志着牟氏佛学思想的成熟,其中肯定了天台圆教有一特殊的"佛教式的存有论"可以对法之存在等问题作出圆满的交代。这一"存有论转变"的意义在于,牟宗三最终认识到不必亦不可用儒家之体用义、创生义去衡量佛教,而应以"不以佛教为忌"的态度正视之。牟宗三跳出了拒斥佛老的窠臼,亦由此展现了新儒学之"新"的另一面向。  相似文献   

9.
欧阳竟无先生晚年创立的教法思想体系,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判教思想体系之一。本文首先从“佛境菩萨行”的教法纲领、“立教”及作为文字教法的“佛学四科”三个方面,精细地考察了欧阳这一教法思想体系的内涵;接着将欧阳的判教思想与近代以来另外两大判教体系(太虚及韩清净二人的判教体系)加以比较,阐述欧阳判教体系的特质。同时指出如何将欧阳偏向“佛教化”的判教思想体系与太虚偏向“中国化”的判教思想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加以整合,实现“佛教的真精神”与“当代中国机性” 的协调,当是近代佛学巨匠遗留给当代中国佛教的一大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较为可靠的早期天台宗佛教史料,对中国佛教天台宗的重要先驱人物南岳大师慧思的佛学思想特征作了初步的清理和研究,澄清了中国佛教史上关于早期天台宗思想发展的一些无稽的传说。认为慧思佛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二:一是主张“因定发慧”,在以定为本的基础上倡导“定慧双开”;二是以《大品》为宗旨会通《法华》,特重空谛。而中国佛教天台宗“止观双修”的根本宗风及以“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为核心的天台教理,则是由慧思的弟子、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奠定和确立的。  相似文献   

11.
牟宗三哲学的最大特点,无疑是沿着熊十力所开启的现代新儒家重建本体论的思路,对“存在”问题作了深入独到的思考和创发。牟宗三对“存在”问题的探寻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申发探寻“存在”问题的意义;(二)重构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三)打通转化“存在”问题的限制。他由此而建构了现代新儒学中最为深邃也最具影响的本体论体系。对于牟宗三探讨“存在”问题的批评,也集中在这三个方面。这些批评比较深刻地触及了、揭示了牟宗三探讨“存在”问题的内在矛盾和思想困境。这个矛盾和困境在于:牟宗三对“存在”问题的探讨和现实的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矛盾。在牟宗三和批评者之间,实际上凸显出了一个关系着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哲学如何在形上的追求与现实的生活世界之间确定自己的位置?这个问题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留给21世纪中国哲学家作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真正的哲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反复思考和不断探讨,将推动着未来中国哲学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国佛教与天台宗■大光很早以来,位于东亚的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人民即被一条“黄金纽带”联系在一起,它就是汉传佛教,其中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即是这“黄金纽带”上的重要一环。在这里,笔者拟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佛教与中国天台宗交往的历史,以纪念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智...  相似文献   

13.
觉醒 《法音》2012,(1):23-25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宗派。近现代以来,上海和香港在弘扬天台宗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沪港佛教天台宗因为谛闲、宝静、倓虚等高僧的影响而一脉相承,成就了两地佛教亲如一家的殊胜因缘。一、近代上海佛教天台宗的弘传古代上海虽早有天台宗的传播,但总体上流传并不很广,信徒也不是很多。及至近代,由于不少高僧在上海兴办佛学研究社、法藏学社等机构,专  相似文献   

14.
杨文会被视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开创者,原因之一是他开启了近代佛教新式僧教育的序幕,这与他参与其中的近代东亚佛教现代化运动有着很大关系。出访欧洲的经历以及与南条文雄、达摩波罗等人的交流,使得杨文会的僧材培养理念与实践不同于传统佛教的僧材培养模式。他强调对现代佛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构建了以新式教育制度为框架的僧教育体系,创办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弘法能力、能够担当振兴佛教重任的僧材为目的的祇洹精舍,从中走出了欧阳竟无与太虚两位民国时期居士与僧伽的代表人物。杨文会的僧教育理念与实践开创了近代佛教僧教育的新局面,为民国的佛教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李素洁  邓子美 《法音》2023,(5):17-27
巨赞法师是无锡江阴人,当代佛教高僧、著名学者。法师少年熟读四书五经,出家后至支那内学院依欧阳竟无修学,几年间广读佛教大小乘经论,写下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佛学都具有极高的造诣。巨赞法师在培养僧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曾受聘于无锡国专任教,是近代佛教史上少有的僧人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蔡元培早期曾致力于从日本引进西方近代学术,尤其是在关于哲学与宗教、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问题上深受日本近代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的启发.但井上是以“科学”的方法和“哲学”的逻辑来论证“宗教”特别是佛教的意义和价值,而蔡元培无论是主张“佛教护国”论还是“科学救国”论,都是以把中国建设为科学与民主的现代化强国这一政治诉求作为出发点.蔡元培与井上圆了的宗教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折射与反映.  相似文献   

17.
记得约在1991年的时候,第一次在台南净宗学会听到净空法师(以下简称“法师”)在讲席当中提到: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所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并且说明佛教是一种教育。当时觉得非常惊讶,因为过去的印象,一直觉得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后来经过几年的了解与研究,才真正体会佛教的确是一种对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很多人把佛菩萨当“神明”来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和逃避现实,都是没有认清楚佛教。下面仅就佛教教学的目标、工具、科目、方法及佛法的实践,提出个人对净空法师佛教教育理…  相似文献   

18.
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贡华南 《学海》2002,(2):42-47
近代以来 ,重建中国哲学的努力始终关涉着哲学方法论的探讨。牟宗三的智的直觉理论无疑是这种努力的自觉表现。同大多数的哲学家一样 ,牟宗三对此问题的追问一直以西方哲学为其参照者与对话者。具体说来 ,智的直觉概念的提出乃是基于康德的这样一个问题 :即理性存在者只具有直观现象界的能力 ,而没有直观本体界的能力。因此 ,我们对本体界一无所知。牟宗三则认为 ,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不仅具有智的直觉 ,而且形上问题就是以智的直觉为基础而建立的 ;否定智的直觉 ,“不但全部中国哲学不可能 ,即康德本人所讲的全部道德哲学亦全成空话”① 。关…  相似文献   

20.
《哲学动态》2012,(7):32
颜炳罡著《整合与重铸——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于2012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属于郭齐勇教授主编的"现当代新儒家研究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评述了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就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良知自我坎陷、三统并建、儒学第三期之发展说、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宋明儒学三系说、天台宗华严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