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生”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从其养生观念可以关联到庄子哲学的整个体系。庄子哲学的出发点与儒、墨、法等家不同,并不注重对于现实社会问题尤其是所谓国家大事的探讨,他主张生命与生活是大事。庄子玄虚论道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论人之生,故而在《庄子》中提出诸如“活身”“全形”“尊生”“卫生”“达生”等一系列养生命题。庄子谈养生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他把人视作自然界一物,《秋水》篇言:“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只不过是万物之一。四海之内,在天地之间只算得一粟,而天地在宇宙之中又犹如薒米,在这薒米之上有万物,人是…  相似文献   

2.
在《列御寇》篇中,庄子曾将人之“命”区分为“大命”与“小命”,其以人的性命之真性为人之“大命”,以人的巧智之性为人之“小命”。此一独特的“命”之分法,不仅体现了庄子与众不同的思考“性命”问题之方式,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性命评价之标准。  相似文献   

3.
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命”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苟子在《解蔽》篇批评庄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苟子对庄子的批判是公允而且切中要害的。“命”与“天”是理解庄子人生哲学的关键。“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上古时代以“天”为世界最高的有意志的主宰,与上帝同义,所以“天”当时为一个宗教范畴。“命”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说文》云:“命,使也,从口从令。”段玉裁解释为:“命者天之令也。”“天”与“命”在…  相似文献   

4.
庄子对人的“担当”精神进行了消解。他通过“让天下”意象说明担当天下为人生之负累,境界超越的人并不愿意治理天下,放弃担当才是合乎大道的生存状态。他认为天下无需治,也不能治,否则只能事与愿违,越治越坏,并对忧患意识和以治国、平天下为担当的圣人做了批判。在庄子理想的“至德之世”中没有互助与担当的位置。庄子消解“担当”的观念植根于其所处的时代,与对“百家”之学的批判亦密切相关,其对“担当”精神的消解始终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儒、道的抗衡当中,道家经典《庄子》被儒学正统捍卫者冠以“异端”之名,宋代理学家批之尤甚。理学家林希逸则一反宋儒辟《庄子》为“异端”的主流,从情感与义理两方面为《庄子》辩护。在情感上,林希逸力图调和庄儒言语中的对抗,缓释儒学正统捍卫者对庄子的偏见。他认为《庄子》书中讥讽儒家的言论,是庄子言词“怪”“偏”、作文“鼓舞”“过当”导致,庄子“愤世疾邪”本非戏侮儒家,庄子亦非不敬孔子。在义理上,林希逸认为《庄子》“大纲领、大宗旨未尝与圣人异”,并以此为基点,论证了庄子理会世事、知精粗本末为一、性地融通、正心修身,一一反驳了以往的儒家正统捍卫者对庄子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庄子》与《管子》之间有着较复杂的关系,它们都以“道”、“气”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把“道”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据,但《庄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性的存在,即治身问题,而《管子》则服务于治国之道,把治国与治身相结合。《庄子》对“名”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拒斥功名,《管子》不同之处在于把“名”与法术相结合,运用于政治。  相似文献   

7.
苏杭 《现代哲学》2023,(1):128-135
道之不可言说是庄老体道经验的共同特质。相较于老子研究界的丰硕成果,近年对庄子相关问题的讨论未见进展。其实,《齐物论》的讨论语境是高度分化的“言谓世界”。在这一语境中,一方面,日常语言所承载的是个体之“是”,一切以名言证“道”的努力终将失败;另一方面,《齐物论》亦承认有“道言”。作为《庄子》所特有的言说技艺,曼衍之言作为不断从“此”转为“彼”的化中之言,实质是“物化”在言谓世界中的现身。  相似文献   

8.
庄子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向来以"老庄"并称。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早在《史记》内就有记载。《庄子》一书从头到尾以道贯穿,每一篇都以道为纲。《老子》说道是万物的祖宗,上帝也不例外。《庄子》说道产生了鬼神和上帝。在鬼神问题上,庄子用事例告诫人们,真正的鬼神是在于人间人为的鬼神。庄子还举出小鼠知道在神坛下打洞可以避免烟薰和挖掘之祸,以此否定了神灵的存在。在神仙问题上,《庄子》一书内没有一处有神仙这个称谓。《庄子》所描写的至人、神人、真人、天人、圣人,是庄子用寓言手法比喻为他的理想化身,这些人是品格高尚的凡人,不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在生死问题上,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是道所生,是物,排除了永生不死的灵魂的存在。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并展现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赵爽 《孔子研究》2023,(1):148-156+160
《庄子》和《易传》的“言意之辨”开中国哲学史上“言意之辨”的始端。《庄子》重视“意”的追寻,《易传》关注何以“尽意”。《庄子》《易传》的“言意之辨”,皆认识到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认识到“言意”在显现最高的本体时的价值定位、实现路径,以及以直觉、体验之实践性来达致最高本体的可行性。但二者的言说方式、具体内涵、目标旨归的差别,则凸显了儒道的学术立场、致思路向、精神风貌之异质。结合《庄子》《易传》“言意之辨”比观,可见二者对“言意之辨”做由认识论到境界论的转换,“意”的追寻即为对终极之“道”的体认,儒道不同的精神追求不仅以“言意之辨”为立基点,以“意”的追寻为终极旨归,且分别体现在二者具体的体道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谭明冉 《哲学研究》2023,(4):52-61+127
如何理解《孟子·离娄下》的性、故、智的关系和《孟子·公孙丑上》的言、心、气的关系,历来注疏争讼纷纭。本文根据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即同时代的作品必有共同的用语、话题和写作风格,以《庄子》中的思想对以上两段重新做一诠释。结果发现,《离娄下》中的“故”是有心、有意,甚或奸诈之心,这样与“智”就合理地衔接了。《公孙丑上》中“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同于《庄子·天地》“得其所谓,謷然不顾”“失其所谓,傥然不受”之境界。孟子的“不动心”是集义而生的浩然之气,是大无畏精神,而不是庄子“心斋”之后的是非两忘的淡泊心境。  相似文献   

11.
道家哲学崇尚自然 ,并且通过对宇宙万象的深刻观察来阐述其思想。在《庄子》一书中 ,仅关于“马”的描写就有多处 ,诸如 :《庄子·逍遥游》 (下引《庄子》一书只注篇名 ,书名从略 )中的“野马” ,《齐物论》中的“万物一马也” ,《至乐》中的“马生人”之说 ,《马蹄》所谓“马之真性” ,等等。可见 ,庄子对马是颇有研究的。但是 ,庄子“马论”却未能引起历来庄学研究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 ,结合老庄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以期对《庄子》一书中的“马”作出新的解释 ,藉此窥得庄子哲学之特质。一在《庄…  相似文献   

12.
道与存在之序——《庄子》哲学的一个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庄子》哲学中,道作为第一原理,不仅构成了存在的根据,而且体现为存在之序,所谓“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庄子·天道》),便表明了这一点。从哲学的内在逻辑看,《庄子》重齐物,“齐”既以统一性为指向,又与“杂”相对而包含着条理性和有序性之意;在“齐”这一层面,道同时展开为统一性原理与秩序原理。存在的秩序本身又有多重的呈现形态,以天地之序为形式,它既展示了形而上的意义,又表现了审美的维度;在社会之治中,它与人的实践方式或“在”世方式相联系,其中伴随着自然与自发的互融与互动;通过“游心乎?之和”及“守其一”,心或精神…  相似文献   

13.
庄子从道与人之关系角度出发,在《大宗师》中构建了一套实现人之自然本性的系统。通过预设真人这一理想人格,彰显人之自然本性及人获得自由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再通过对常人修道之可能性与修道之过程的论述,实现常人向真人的转化;最后以道之化化解生之困境与死之必然性对人自然本性的束缚,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庄子对人之内在自由的发掘与阐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复兴。与此同时,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学者也往往从各自熟悉的非西方传统中寻找美德伦理学的资源。其中,有学者根据“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所推崇的轻松自在的生活而认为,《庄子》中蕴含美德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其良好生活观,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要确定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是良好生活、具有美德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只看其形式(how),还要看其内容(what),而后者就一定牵涉某种特定的人性论,因为人类的良好生活之“好”一定与动物(如狼)的良好生活之“好”不同。《庄子》里确实有一种确定的人性观,而这种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尊重。因此,这种尊重也成为《庄子》美德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美德,而且也是《庄子》对我们今天的美德伦理学发展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因为这是一种为我们熟悉的几乎所有美德伦理学所忽略的美德,同时又正是生活在这个多元时代的我们所最需要的美德。  相似文献   

15.
张柯 《哲学研究》2022,(2):97-108
海德格尔于1930年10月8日发表重要演讲《论真理之本质》,在与此演讲密切相关的次日聚会中,人们讨论了一个主体间性问题,即“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移置到另一个人的位置中去”。海德格尔为此解读了《庄子》“鱼之乐”(濠上观鱼)文本,不仅对该问题作出肯定回答,而且照亮了《论真理之本质》的晦涩旨趣。国际学界对这一事件有诸多解释,但既有解释都未解决一个根本难题,即海德格尔对“鱼之乐”的解读何以同时做到既回答了主体间性问题,又照亮了《论真理之本质》的晦涩旨趣。本文通过把《论真理之本质》的旨趣明确为“从存在领会到存在历事之转向”,首次解决该难题并重构海德格尔对“鱼之乐”的解读思路,进而揭示其中更深层的意蕴。海德格尔基于“历史性切近”立场对《庄子》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堪称东西方思想对话的一个历史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庄子》既是著名的哲学之著,也是杰出的文学之作,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文学领域无疑都是奇特而耀眼的巨星之一.关于《庄子》的文体形态,世人多视之为散文,也有前人认为庄文“狂谬而无体”,细细揣摩后者让人想起苏轼的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所谓“无体”反倒可以说它浑涵众体,即“后世之文,其体皆备”.本文就是主要阐述《庄子》的这种特殊文体形态,既是奇异的散文,绝妙的诗,又是奇趣的小说等纯文学的先导.  相似文献   

17.
作者同意《内篇》为庄子所著的传统意见,所以本文主要以《内篇》作为论证依据。在后人眼里,庄子一直是位隐士的形象。郭象说读了《庄子》,可以使人“去离尘埃而返冥极”(《庄子序》),远离人世。冯友兰先生说庄子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他从‘为我’的观点而‘终身不仕’。”(《中国哲学史新编》)但这都只是庄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他的思想还有另一方面;他不仅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且还有具体的政治措施和伦理主张,这些政治措施,有的与他的无为思想一致,而有的则流于权谋,明显地背离了他所标榜的清静无为的政治原则。庄子总的政…  相似文献   

18.
在解剖批判庄子哲学过程中,我对《庄子》书的《外杂篇》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根据这些研究,断定《外杂篇》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而是由战国末至汉初这个时期的汉人称之謂“道家”的一部总集,其中有老子后学左派的作品,有宋鈃、尹文学派后学的作品,有庄子后学的作品,有楊朱后学的作品,也有混入的跟所謂“道家”毫不相干的作品。因此,不能据以論定庄子哲学思想,只能取庄子后学所作之符合庄子原意者作为参考。但把《外杂篇》篇的学派性、时代性、阶級性及其淵流,彻底弄清楚,需要綜合各方面的资料,特别是結合由战国至汉初的社会史进行研究。这里发表的是初步意見,故名之曰“初探”。《汉书》《艺文志》載《庄子》五十二篇。这是由淮南王的門下客編定的。司馬彪、孟氏之五十二篇本,  相似文献   

19.
《庄子》对唐玄宗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其经典注释中直接引用或化用了《庄子》的原文,而且直接影响了他对《老子》思想的阐发。唐玄宗借助《庄子》阐述了他对“道”的至虚性、广泛性、归本性的理解,并对《老子》的“绝学”提出了新的解释,表现了他的折衷性。在注解过程中,唐玄宗更新了《庄子》的“坐忘”“全生”“缮性于俗”等概念。“坐忘”与“全生”既具有了修养作用,还具有了治国功能。唐玄宗“以庄解老”的思想,不仅对《道德经》作出了独到的见解,而且还对《庄子》某些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存《庄子》中的《天下篇》是一篇有重大价值的鸿文,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问题纠结,聚讼纷经,迄今尚无定论。我们认为该文最大的问题是:成文年代问题和主旨问题。搞清这两个问题,对理解该文的历史价值是十分必要的。一、《天下篇》的成文年代《天下篇》的成灾年代约有三说:一说作于战国中期或后期,定为《庄子》一书的后序,出自庄子本人或庄子后学之手。最早持此说的,当推晋代郭象。他在《庄子·序》中说:“庄生……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按:“内圣外王”一语见于《天下篇》,他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