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感染(severe sepsis)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在美国。每年有75万的严重感染病例发生,超过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乳腺癌、结肠癌和艾滋病的患病数总和,病死率大概在20%~63%,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外病死率相近。且患病率以每年1.5%的比例增长,预计到2010和2020年,严重感染的患病数将达到93万和110万。美国每年的相关治疗费用大约为167亿美元,而欧洲每年的相关治疗费用大约为94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严重感染病例的患病率、病死率及相关治疗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生严重感染,每天大约有1400人死于严重感染。尽管国内尚无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据估计患病率、病死率、治疗费用也相当高。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人类的医疗活动如肿瘤化疗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都是导致严重感染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治疗策略的主要进展是对强化血糖控制、糖皮质激素等疗法的再评价。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血管加压素、他汀类药物、选择性口腔/肠道脱污染等新的治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集束化策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最终降低重症感染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治疗策略的主要进展是对强化血糖控制、糖皮质激素等疗法的再评价.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血管加压素、他汀类药物、选择性口腔/肠道脱污染等新的治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集束化策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最终降低重症感染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严重感染(severe sepsis)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1-2].在美国,每年有75万的严重感染病例发生,超过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乳腺癌、结肠癌和艾滋病的患病数总和,病死率大概在20%~63%,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外病死率相近.  相似文献   

5.
<正>ICU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感染是危重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感染相关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较少,据华西医院2016年发表的文献数据推断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约为4.4‰。而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约为3‰,其中约50%的患者需要收住ICU治疗,病死率达25%以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甚至高达50%以上,每年由于感染相关的治疗费用达140亿。另外,ICU患者不但病情危重,而且常常伴有器官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没有临床思维而一味强调"重拳猛击"做加减法犹如盲人摸象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寻找感染部位,以部位为导向的抗菌治疗策略帮助我们梳理临床思路,分析疾病过程,找到病原微生物,探讨去除病灶可能性,选择适当通透性的抗菌药物,并调整其剂量和给药方式,才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患者预后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氨基酸浓度的变化及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血乳酸(Lac)浓度的相关性。纳入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后氨基酸浓度并记录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Lac及预后,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氨基酸浓度。入住ICU后部分氨基酸浓度出现下降或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死亡组的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Trp)、甲硫氨酸(Met)、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Pro)浓度低于存活组;死亡组的苯丙氨酸(Phe)、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存活组。Met浓度变化与APACHEⅡ、MODS评分呈正相关;Trp浓度变化与MODS评分呈正相关;Phe浓度变化与血Lac呈正相关,Pro浓度变化与血Lac浓度呈负相关。入ICU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氨基酸浓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Met、Trp、Phe、Pro浓度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La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是重症患者非常重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常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中肠道菌群失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艰难梭菌感染(CDI)仅占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中的10%~20%,但是目前CDAD的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且根据研究显示,重症患者CDAD的30天病死率已达36.7%。CDAD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中心ICU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28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21/2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3.33%(11/15),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66.67%(4/6),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0%(4/5),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需停药。故得出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2.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问题一直伴随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目前尽管已成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但国内外仍普遍存在评估不足及治疗过度等问题。2010年国内的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实施镇痛、镇静评估与治疗者竞然不到1/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6例SAP患者入ICU时的年龄、血糖、APACHEⅡ评分等17项指标,根据是否合并ARDS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血糖、感染、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ICU住院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CT评分与SAP并发ARDS有关。故得出结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与CT评分是SAP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腔内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模式。但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仍存在感染、出血、疼痛、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其中感染性休克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97%~4.70%,病死率达20%~63%。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对感染性休克要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如若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屏障损伤是严重创伤、感染、手术、休克时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造成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肠源性感染,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等。因此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认识与防治尤为重要,积极纠正肠屏障功能障碍将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查找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调查2010年2月~7月收住综合ICU的患者,填写“ICU患者日志”及自制院感危险因素表,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99%,例次率为28.74%;年龄、慢性病、动静脉插管、血液腹膜透析为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感染率高于医院其他科室;树立标准预防意识,加强手卫生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作为术前药应用的临床疗效。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lmg,对照组肌注东莨菪碱0.3mg。于各时间点检测血乳酸值、血气(PaO2、PaCO2)及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结果示实验组血乳酸下降、PaO2上升,PgCO2一PaCO...  相似文献   

19.
评价大转子延长截骨并行单纯钢丝捆扎在人工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感染一期翻修中的作用及对翻修假体的影响.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3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性松动并行一期翻修术的患者,随访时间(34.8&#177;13.2)月,对患者手术时间、截骨长度和愈合时间、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统计.30例患者髋关节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手术时间为(132.4&#177;23.6)min,经大转子截骨长度为(11.4&#177;2.6)cm,截骨愈合时间(3.8&#177;1.3)个月.术后感染未见复发.因此THR术后感染的一期翻修术中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方法能缩短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目前是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理论上存在着相对性肾上腺功能不足和糖皮质激素抵抗,但是其具体机制和诊断手段并未充分廓清;同时感染性休克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也未能被最新的临床研究证实。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激素替代治疗对预后影响进行更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