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初探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26例,均有多次输尿管软镜和(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史,结石位于下盏、中盏、肾盂、肾盂合并下盏、肾盂合并输尿管上段分别为11例、1例、5例、5例、4例。结石直径平均为(1.2±0.6)cm。术后均不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单通道24例,双通道2例,手术平均时间(47±19)min,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为96.2%(25/26),1例为下盏残留结石直径约0.7cm,1例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术后住院时间(2.0±0.9)d。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感染、尿外渗、肾周血肿等并发症。SMP治疗小于2cm的肾结石安全有效,尤其可作为ESWL及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随机选取2008年10月到2011年6月本院83例经B超或B超联合钼靶检查阴性的中青年女性行乳腺MRI检查,对MRI发现可疑结节病灶的患者进行手术活检,通过病理诊断来评价MRI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83例中青年女性中,发现病变7例(8.4%),癌前改变4...  相似文献   

3.
讨论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单纯性肾囊肿的诊断价值.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Sonialvision SatireⅡ下进行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同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经计算机后处理获取高清晰的肾盂、肾盏及肾囊肿图像.结果46例单纯性肾囊肿中,确诊39例(占84.8%),均为肾单个囊肿:其中右肾囊肿15例,左肾囊肿21例,双肾囊肿3例;囊肿最大径从3.3cm~6.8cm不等.因此在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清晰显示肾囊肿的境界、大小、形态、密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治策略。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其中1例合并膀胱阴道瘘。其中行腹腔镜子宫切除3例,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13例,腹腔镜子宫阔韧带肿瘤切除1例。患者均表现为阴道有液体不自主流出,发生于术后6天~21天,平均10.8天。伴腹痛9例,发热3例。就诊时间为出现尿液漏出第3天~30天,平均13.3天。结果 8例行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治愈5例。1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均治愈。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一经诊断明确,需及时行输尿管镜探查,可选择合适患者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形成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1 80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盆腔血肿的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盆腔血肿发生率为0.33%,均通过B超检查确诊,3例保守治疗,3例在B超下穿刺治疗,均治愈.剖宫产后盆腔血肿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多在术后一周左右B超检查确诊.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局部理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4例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质料.男22例,女12例,肾盂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24例.结果3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取石术,手术时间40min~9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10 ml~30ml,术后1例漏尿3d,术后3d~5d拔除后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7d~9d,34例随访12个月~26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后腹腔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部分取代肾盂结石的开放手术,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或(和)URL治疗失败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时肿瘤周围组织的安全切缘,并评价术中评价(IE)肿瘤切缘方法的效果。T1期肾癌根治术标本50例,连续组织切片检查包膜完整性及多中心病灶。回顾2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IE方法为切除肿瘤后从顶部到肿瘤基底部沿最长轴切开,肉眼观察。肿瘤直径和包膜完整性为多中心灶的显著相关因素(P〈0.05)。2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切缘范围为1mm~10mm均阴性,随访12个月~118个月(平均35个月),均无瘤存活。IE评价术中切缘情况安全有效,对于IE观察假包膜完整者,切缘3mm~5mm即可,如观察假包膜不完整,切缘应达到5mm~10mm。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形成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180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盆腔血肿的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盆腔血肿发生率为0.33%,均通过B超检查确诊,3例保守治疗,3例在B超下穿刺治疗,均治愈。剖宫产后盆腔血肿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多在术后一周左右B超检查确诊。早...  相似文献   

9.
探讨小儿输尿管息肉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减少漏诊误治。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及外院转入的36例输尿管息肉患儿临床资料,男28例,女8例,左侧29例,右侧6例,双侧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分离,合并结石8例,因外院漏诊延期手术8例。3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输尿管息肉。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IVP)肾积水减轻或消失,随访6个月~10年,患儿腹痛症状消失,肾积水未再反复,未见息肉复发。小儿输尿管息肉起病较为隐匿、症状不典型、易合并泌尿系结石、肾积水不重,常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痉挛或单纯性泌尿系结石而误诊漏诊,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采用回顾性研究,报道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3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MRI提示病变脊髓增粗,髓内异常信号,髓周可见血管流空影,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行介入血管内栓塞术或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金标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预后较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胃癌患者影像检查技术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X线钡餐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胃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但各种检查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胃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正确合理的影像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跟踪随访,总结分析此术式的晚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施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病例随访2.5年~6年。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有:新膀胱结石2例(6.7%),肾盂输尿管扩张肾功不全2例(6.7%),代谢性酸中毒4例(13.3...  相似文献   

13.
“患者受益”作为临床处置决策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样也在常见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诊疗过程中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然而,对于少见的累及泌尿系的EM,由于缺乏可靠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用以指导患者具体的临床处理,把握患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掌握累及泌尿生殖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处置决策中的关键要素,尽可能为患者保留生殖能力与泌尿系统的完整性,以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除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特别是手术史、盆腔影像学检查、肾脏功能评估结果外,选择个性化的干预手段并对预后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就此问题做一剖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宫颈癌根治术(RH)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并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导管作预处理,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及输尿管损伤的临床效果。回顾性研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宫颈癌患者364例,其中182例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作为研究组,另182例单纯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作预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无一例损伤输尿管,对照组2例发生输尿管损伤(P <0.05)。因此,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 RH 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并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导管常规作预处理,可明显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及输尿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4.1N 蛋白和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1N蛋白及E-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二者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中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4.1N和E-adherin之间呈正相关。二者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可为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与干预组(B)。A组常规术前准备,B组增加心理干预,结果A组较B组麻醉前心率快、血压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拔管时间长,儿茶酚胺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可见心理干预能减少应激反应,利于麻醉手术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RFA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 DC-CIK 治疗等非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重要手段。RFA 及 TACE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DC-CIK 治疗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TACE 联合 RFA 术后序贯 DC-CIK 治疗可取长补短,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的远期疗效。本文主要对 DC-CIK 治疗、TACE 、RFA 治疗现状及联合治疗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多模式镇痛预防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效果。选择50例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观察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的情况,记录所有的不良反应及幻肢痛发生率。结果显示,镇痛评分,Ⅱ组高于Ⅰ组(P〈0.01);PCA按压次数,Ⅱ组多于Ⅰ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P〈0.01);Ⅱ组幻肢痛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采取多模式镇痛预防幻肢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