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选取108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依叶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每日1次)和依苏组(口服依那普利片1片,每日1次),疗程6个月,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患者40例作对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及PWV,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较非冠t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o.01),治疗6个月后,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P〈o.01),而依叶组血清Hcy水平及PWV较依苏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从而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0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IGT阶段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作用及二者之问的关系。比较41例VCI患者与80例健康对照组中空腹血糖(FPG)等13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VCI的发生与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VCI组FPG、FINS、HOMA-IR、ISI、FIB、TC、TG、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FINS、HOMA-IR、LDL为VCI发生的危险因素;MMSE评分与ISI呈显著正相关(rs=0.56,P〈O.01)。VCI中存在IR,IR是VCI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VCI的严重程度与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锻炼组)和试验组(品管圈组),分别行不同模式的功能锻炼。采用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RNADL)量表分别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试验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品管圈有助于提高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轻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40%,NYHAⅡ级)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螺内酯(20rag、Qd),B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抽血行EI。I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LVED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432,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改善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骨桥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对156例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其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74例,正常对照组82例,对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血脂及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检测正常男性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各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选取正常男性96例,按体重指数(BMI)将上述两组分为2个亚组:肥胖(BMI≥25kg/m^2)组40例及体重正常(BMI〈25kg/m^2)组56例,测定空腹血浆脂联素浓度。肥胖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7.48±3.4)μg/m1]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10.57±4.73)μg/m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BP)、总胆固醇(TC)、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存在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相关。BMI、WC、HOMA-IR为影响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男性肥胖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较体重正常者明显降低,血浆脂联素水平可能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脑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乙脑组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均〈0.01),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因此,血清NSE、S-100、MBP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血清唾液酸(SA)测定在新生儿及幼儿细菌性肺炎的意义,我们测定了72例新生儿及98例幼儿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SA水平。结果显示幼儿肺炎组SA水平在1天~3天内增加到(782.1±16.5),与幼儿非肺炎对照组(591.9±1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非肺炎组SA水平保持在(357.8±9.1),明显低于幼儿对照组(P〈0.001)。而新生儿肺炎组在起病1天~3天内增加到(604.1±15.4),明显高于新生儿非肺炎组(P〈0.001),但与幼儿对照组没有差异。因此,血清SA水平在幼儿时期即已达到成人水平,而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虽然SA在正常成人标准范围内,但明显高于非肺炎新生儿水平。  相似文献   

10.
观察由护士辅助上肢运动能力康复训练与患者自助Bobath握手上举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自助做Bobath握手上举训练,试验组由护士给予上肢运动能力分期康复训练。1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差异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两侧肩峰差差异也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O.01)。因此,由护士给予上肢运动能力分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保持正常的人体姿势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及其机制.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72例,其中43例确诊患OSAHS者为研究组,129例无OSAHS的患者为对照组.支架术后第3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同时检测患者静脉血中TNF-α、IL-6、IL-4、IL-5、IL-10水平.OSAHS患者7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比率16.26%,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比率5.67%(P〈0.01);OSAHS患者血清中TNF-α、IL-6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IL-4、IL-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合并OSAHS的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OSAHS患者,而OSAHS引发的炎症介质水平改变及炎症反应失衡可能与支架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2.
探讨家属参与授权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120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两组均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的授权教育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属参与授权教育模式,为期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存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这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随机检测MS,调查人群血尿酸(SUA)水平865份。结果显示:体检的865名人员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6%,男性为10.4%,女性为3.2%。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高血尿酸组的BMI、BP、FPG和血脂谱均升高(P均〈0.05);研究对象的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腰围、SBP、DBP、TG、FPG、HOM-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SUA水平呈上升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提示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4.
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肝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期的脑保护作用。选择50例患有高血压ASA分级Ⅱ级~Ⅲ级肝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组和复方氯化钠(复方乳酸林格液R)组,每组25例。于输注前(T0)、输注完毕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5min(T3)、气管插管后15min(T4)、气管插管后30min(T5)抽取静脉血离心后检测血清中S100B、IL-6、TNF-a的浓度。与T0点相比,H组,T5点S100B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TNF-a无明显变化(P0.05);R组在T5点S100B明显上升(P0.01);IL-6、TNF-a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R组相比,H组患者在T3-5时点S100B、IL-6和TNF-a均低(P0.05或P0.01)。结论为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肝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脂肪干细胞复合脂肪颗粒对裸鼠皮下血管化的影响。将12只裸鼠身上标记三个点,将三组试剂分别注射,分析结果如下:肉眼观察:取材时,裸鼠背部注射部皮下有一团状组织块,脂肪组织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微血管密度:A组明显高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颗粒作为生物支架可加速脂肪干细胞的促血管化作用,从而促进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在评价大量饮酒后心肌损害左室功能改变方面的价值,我们对饮酒量符合酒精性心肌病诊断标准患者21例(B组,每日饮白酒≥150g或啤酒4瓶,每周6天~7天,10年以上),30例健康志愿者(A组,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参数及QTVI参数测定,包括: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等。结果显示,B组常规各超声参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QTVI参数与A组比较Va减低(P0.05),Vs、Ve、Ve/Va显著减低(P0.01)。提示QTVI技术能够有效地评估酒精性心肌损害病左室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