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包括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其发生和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变态反应症状可表现在皮肤、胃肠道、鼻腔、支气管等不同部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各类过敏性疾病的出现呈现从儿童湿疹、食物过敏逐渐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发展的过程,婴儿或儿童早期出现的伴高IgE的特应性皮炎往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这种现象被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又称过敏进程,即“AllergyMarch”。本文就特应性皮炎与过敏进程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讨论,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特应性皮炎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过敏调控--对过敏性疾病诊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过敏性疾病诊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和国际上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的发展趋势,建议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和防范,应规范诊疗常规、加强科普宣教、普及环境预报、综合传统疗法、完善自我预警,实现群体抗敏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哮喘的认识过程中,经历了认识的感性阶段;变态反应性疾病阶段;气道高反应性阶段;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阶段。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1哮喘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以及辩证发展的理性思维过程;2哮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检验并丰富理论;3哮喘概念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的历史回顾与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哮喘的认识过程中,经在认识的感性阶段;变态反应性疾病阶段,气道高反应性阶段多;多种细胞与的慢性气道炎症阶段。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1.哮喘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及辨证发展的理性思维过程;2.哮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了反过来检验并丰富理论.3哮喘概念发展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10(CXCL10)是由干扰素诱导产生,过去又把它称为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eible protein 10)。其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部分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慢性炎症、过敏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排斥反应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趋化因子10(CXCL10)是由干扰素诱导产生,过去又把它称为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 protein 10).其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及抑制部分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慢性炎症、过敏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排斥反应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CAARS)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CAARS疾病提供依据。选择确诊为CAARS的患者998例作为观察对象,调查记录CAARS患者和健康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接触粉尘、家族过敏史、文化程度、上班/上学交通工具、饮食习惯、居住/工作环境等信息。结果证实:文化程度高中、初中者患CAARS疾病的危险分别是本科或研究生的2.822倍和10.146倍,父亲存在过敏性疾病史者患CAARS疾病的危险是父亲无过敏史的11.385倍,母亲存在过敏性疾病史者患CAARS疾病的危险是母亲无过敏史的9.694倍,室内环境不常清洗者患CAARS疾病的危险是常清洗者的3.015倍,花粉过敏者患CAARS疾病的危险是花粉不过敏者的11.220倍。文化程度低、年龄高、父母具有过敏史及环境不经常清洁等为CAARS疾病的危险因素。开窗通风与适宜运动为CAARS疾病的保护性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对于CAARS疾病的临床管理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 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最古老的医学联系一般认为《伤寒论》及温病学说都是讨论外感热病的,尽管二者在学术上有激烈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二者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可以包括了各种外邪侵入机体导致发热的所有疾病及其病理过程。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机体对感染(与)炎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是病因,炎症(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是病机、病理,发热是临床表现(症状)。除了感染之外,其他如创伤、肿瘤、变态反应等均可引起发热。但是无论是急性发热还是中长期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9.
比较临床鼻中隔偏曲、解剖鼻中隔偏曲及无鼻中隔偏曲组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比较过敏性鼻炎与无过敏性鼻炎病史组间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分析性别、年龄、病程、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多种因素对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作用.比较临床鼻中隔偏曲组、解剖鼻中隔偏曲组、无鼻中隔偏曲组的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过敏性鼻炎组与无过敏性鼻炎组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过敏性鼻炎组的AHI大于无过敏性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多种因素对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过敏性鼻炎的OSAHS患者可能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更多,但不能通过性别、年龄、病程、过敏性鼻炎及鼻中隔偏曲的因素来预测OSAHS的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3%~3.3%;有症状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高达4%.积极地干预危险因素和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症状的患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已形成常规模式,并有一定疗效,但也有一定局限性。本病易反复,易损伤肾脏,严重时可导致紫癜性肾炎。本文拟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肾脏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存在一定优势,能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并降低肾脏损害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但应看到本研究结论主要是通过临床经验取得,样本量小,未进行远期随访,缺乏系统深层次实验室论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流行病学疾病分布理论与疾病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流行病学探索疾病规律的研究起点,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疾病分布理论在研究病因、发现疾病重点人群、制订疾病防制策略与措施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常自幼时发病,可持续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单一特异性的,洛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以鉴别诊断AD与湿疹。然而,与湿疹相比较,AD患者常伴有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增高,个人及家族遗传性AD、过敏性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的病史,且皮疹及瘙痒更为严重,还可合并皮肤感染及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因此,区分湿疹还是AD,对于正确诊断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疾病假象是疾病本质的特殊表现形态,是影响临床思维、导致误诊误治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显而易见,研究疾病假象问题,探讨疾病假象的内涵规定和疾病假象一般特点;疾病假象的基本类型和疾病假象的成因分析;疾病假象的识别途径和疾病假象的辨析方法等等,对于提高临床思维水平和医疗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涉及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影响多个器官。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经历了从有创到无创、从局部到全身、从单一技术到整体化优势一系列过程,充分体现了影像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动态发展观、整体原则及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对疾病的界定与解释是整个医学的核心与基础,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本体论的疾病观占主流地位,但是纵观整个医学史,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界定充分证明了疾病概念问题上的建构论观点.医学上的建构论强调具体的社会环境、组织结构、价值信念、利益和权力关系等对疾病知识的影响.从建构论视角分析,"疾病"是一种功能性界定;疾病是一种价值判断;疾病是一种社会约定.  相似文献   

17.
疾病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流行病学探索疾病规律的研究起点,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疾病分布理论在研究病因、发现疾病重点人群、制订疾病防制策略与措施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小肠及其相关疾病在所有消化道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肠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一直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常规的内镜检查和治疗方法无法准确诊断和治疗小肠及其相关疾病,例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胆胰管疾病等。双气囊小肠镜的出现为小肠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内镜下进行小肠疾病治疗,例如小肠出血的止血、息肉的切除、肠腔狭窄扩张等,及各种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对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前景和诊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构成人类严重的疾病负担。随着医学的进步,近50年COPD的概念不断演化,病因机制得到进一步的揭示,其中感染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趋向性地认为COPD是一种多脏器的疾病,涉及肌肉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等,同时也涉及严重的心理的紊乱。  相似文献   

20.
疾病的哲学思考——坦然和平静地对待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人类无法改变与疾病共存的命运,本文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疾病的原因、疾病的话语、对待疾病的态度和利用疾病的契机五个方面来进行哲学追问和反思。以期使我们通过倾听身体的语言,来坦然、自然和平静地对待疾病;利用疾病的契机,获得身心的成长,使人类的生命在亘古的绵延中永远充盈着盎然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