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生命愿景、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法以377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生命愿景、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为:1)大学生生命愿景整体水平较高,存在着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的生命愿景显著高于男生;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四;2)生命愿景不同水平的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7.35,p<0.001);在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生命愿景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并对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4)大学生生命愿景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5)大学生生命愿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产生间接影响。结论为生命愿景作为应对源对大学生应对校园压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了解抑郁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抑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对238例癌症患者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评定量表(YFFS)、社会支持问卷(ISSI)、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进行测评。癌症抑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低于非抑郁组,更多使用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抑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高度相关,抑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帮助患者提高社会支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减轻癌症抑郁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效能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积极应对方式与应对效能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对SCL-90的总症状指数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信程度、积极应对方式对总症状指数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应对效能对心理健康有比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调查260例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均不理想,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间有密切关系,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来增强其自我管理行为,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信、效度较高的自编问卷对近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应对、效能和动机进行调查 ,发现下岗职工再就业应对以积极的问题解决和求助为主 ,一般效能感强于再就业效能感 ,就业动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此外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个体也表现出不容忽视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元分析技术探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分析不同职业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有93篇中文文献纳入元分析,总样本38973人。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解决问题、求助、面对应对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消极应对、幻想、自责、退避、屈服应对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合理化应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相关不显著。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自责、退避的关系受到职业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应对效能:问卷的编制及理论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童辉杰 《心理学报》2005,37(3):413-419
对应对效能的测量研究抽取了1806名高校大学生样本,另对某戒毒机构中30人的吸毒特殊人群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构方程建模的验证性研究证实了应对效能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应对效能区别于一般自我效能,在对躯体症状、抑郁和焦虑的作用中,以及对严重突发性事件如对可能出现的SARS的应激反应的作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对效能发挥作用的机制表明它是一个独立的更为稳定的变量。根据应对效能的理论假设编制的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其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6,分半信度0.79,相隔两个月63个被试的重测信度为0.71。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揭示应对效能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即自信程度、认知水平、胜任力的知觉。问卷的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也比较满意。30个人的吸毒者与一般正常人的比较提供了实证效度的证据,应对效能能够有效区分吸毒人群与一般正常人群。以全国大学生的样本,建立了应对效能量表的常模。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之间的关系,对兰州市九所中学共1964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受惩罚。(2)中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与其焦虑程度有关。(3)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自我效能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探寻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方法与途径;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失地农民的自我效能感对其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性;失地农民的个体变量因素也主要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水平;结论:应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提升生活质量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以206名飞行学员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自我妨碍倾向与竞技状态下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倾向与想象、努力付出等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与情绪发泄、疏远、分散注意和放弃等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2)低自我妨碍倾向的飞行学员更多地使用想象、努力付出和逻辑分析等积极的应对方式;高自我妨碍倾向的飞行学员更多地使用情绪发泄、疏远、分散注意和放弃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在90名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6人进行干预研究。为考察干预效果,在干预后分别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前测得分为协变量,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后测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分组:实验组、对照组)×2(性别:男、女)×3(年龄: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的三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集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集体心理干预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情绪健康、生活质量及三者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研究证实,乳腺癌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观感知严重程度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情绪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要负面影响。长期的治疗以及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使用的增加,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进而增加抑郁、焦虑的患病风险,导致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下降。并在探讨当前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motion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women with primary as against recurrent (local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e study sample consisted of 80 women, all 1 year postdiagnosis of primary or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All women completed a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the Emotional Symptoms Checklist (SCL-90R) and the 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 (WCQ).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well as a higher global severity index (GSI). This group used significantly fewer problem-solving and positive-focus strategies. Emotion-focused coping predicted depression and the GSI, but only positive attitude predicted the level of anxiety. The state of disease was a major predictor of emotional symptom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 used. Although emotion-focused coping had a deleterious effect on emotional well-being, our study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and relevance of positive attitude for reducing emotional distress in general and level of anxiety in particular. Promotion of positive-focus coping strategies should thus be a key element i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调查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FACT-BL平均得分为(94.33&#177;8.31)分,SSRS平均得分为(33.70&#177;4.42)分,不同手术方式躯体状况(PWB),社会/家庭状况(FWB),FACT-BL 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P<0.05)。手术方式与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实时观察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至今,许多通科医生的医学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只有医学模式的彻底改变,才能真正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介绍生活质量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医学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pirituality, religiosity, and religious coping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elf-efficacy among couples following a first time cardiac ev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measures for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sity and couples’ ratings for quality of life and self-efficacy. Negative forms of religious cop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decreased confidence in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perform physical tasks. Spouses’ measures for quality of life, self-efficacy, spirituality, religiosity, and religious cop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 measures for the same study variables. Joan F. Miller, RN, Ph.D.,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Nursing, Bloomsburg University, Bloomsburg, Pennsylvania 17815 and Director of the Bloomsburg University Nursing Wellness Center. The author gives special thanks to Timothy R. McConnell, Ph.D., and Troy A. Klinger, M.S., for their research support and helpful feedback.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癌症患者家属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消极情绪的关系,对128例癌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癌症危险认知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外向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外向、神经质、癌症危险认知、消极应对方式均影响癌症患者家属的消极情绪,而消极应对方式为神经质人格特征、癌症危险认知和消极情绪的中间变量。  相似文献   

18.
Examines ways in which the experience of breast cancer has impacted the theology and the ability to create meaning for 10 fe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iscusses three theological strategies emerging from participant interviews: 1) God causes cancer for a purpose, 2) God does not cause cancer, but there can still be meaning in illness, and 3) cancer is just part of life and has no inherent meaning, though meaning can b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