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电子产品改变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模式和生活方式,其低龄化使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塑造了儿童的发展。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源于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的交互作用。生态科技微系统理论是在当今电子科技的环境下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背景框架提出的解释电子媒体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电子产品作为儿童学习、娱乐、沟通和展示自我的工具,对儿童的认知方式、情感互动方式和参与社会的方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依赖于三个相互独立又关联的因素之间的作用:儿童自身的特点、电子媒体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儿童媒体使用的环境。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研究手段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以探讨电子产品的使用和儿童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儿童的生态道德教育不理想,效果不明显。我国儿童的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和态度、生态道德行为还未体现出知-情-意-行的规律,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内心情感经常发生冲突和碰撞,行为还没有达到自觉和自律,环境义务感缺乏,环境责任感有待加强和提高。就其原因主要是儿童道德认知特点、年龄、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因素的不足。因此,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通力合作,进行"三位一体"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伴随抗菌药物强大的抗感染疗效的同时,细菌等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渐显露出来.运用生态自然观辨证地对细菌进行剖析,旨在突破传统思维认识细菌耐药性产生本质,从而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地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伴随抗菌药物强大的抗感染疗效的同时,细菌等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渐显露出来。运用生态自然观辨证地对细菌进行剖析,旨在突破传统思维认识细菌耐药性产生本质,从而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地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制度伦理是对建构和谐社会“良序情结”的一种回应,不管从制度伦理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功能助益,甚或二者在理性诉求和终极眷注方面的公度与通约,都可以看出,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性的关系。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伦理生态之契合还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学期待。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道教戒规、戒律的具体条款下都涉及到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引导百姓珍视怜悯动物生命等与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概括之为“戒杀护生”。“戒杀护生”是保护环境的神圣律令,是道教生态伦理规范、准则的核心。“戒杀”是强制性的、被动的,力行“戒杀”也即保护了生命;“护生”是倡导性的,主动的,力行“护生”即避免了对环境的伤害。它们一体两面。道教对于违背“戒杀”的人类行为,有相应的惩治“措施”,但多以相信某神明力量的真实存在为前提;道教戒律与打猎相关条款极符合现代生态伦理之精神。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础的条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自然生态成为人们最渴望也最珍贵的有限资源。为更好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改善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公园现状及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发展历程、原始组成等多重数据,进行湿地景观修复设计,深度探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湿地公园的水质及动植物品种多样性,从而恢复城市湿地公园“城市之肺”的重要功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究儿童癌症家庭的经验与困境,对11个儿童癌症家庭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谈话和观察收集研究资料,使用社会生态抗逆力理论作为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儿童癌症家庭的整体抗逆力较为脆弱,疾病成为家庭日常运转的中心,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缺少专业协助,社会交往减少,处于社会孤立状态。依据社会生态抗逆力理论模型,提出家庭、经济和社会系统层面的社会生态抗逆力提升路径,指出促进家庭团结,提供专业协助,促进社会交往,营造社会归属感等,都有利于增进儿童癌症家庭抗逆力,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疾病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峰  佐斌 《心理科学》2018,(1):154-159
群际隔离微生态认为当公共空间中群际接触自然发生时,相比较内群体成员个体在空间距离上远离外群体成员;介绍了群际隔离微生态的维度、心理机制、实施过程、测度指标;分析了群际隔离微生态的相关研究现状和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立论点、解释机制、研究方法的探索的研究,为群际接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新发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防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认识上不足、缺乏投入、设施陈旧、专业人员短缺、农村是薄弱环节等,在SARS暴发过程中表现更为严重,迫切地要求建立一完整套的、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各种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应急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保障体系,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染病防治法制建构历程,对不同时期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取得的主要成就及不足。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价值观,坚持预防为主的立法指导思想,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依法防疫的基本原则。为补齐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保障体系短板,应创新法律调控机制、完善配套立法及地方立法、重视立法中的技术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传染病再度肆虐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一些经典的传染病在逐渐减少或得到控制,但是部分巳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大量出现,仍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是传染病的具有传染性、暴发性和流行性等特征决定的,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发传染病陆续出现,再发传染病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并且呈现出不同以往传染病的新特点,如病原体的变异、人兽共患性、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等,加之传媒的"双刃剑"作用,共同造成了新发与复燃传染病的种种不确定性。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治新发与复燃传染病已成为新世纪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当前世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引发医学领域的创新和革命,其理念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形成了循证公共卫生。21世纪多种新发和复发传染病的全球性暴发为循证理念的应用带来挑战。高风险的研究环境、复杂的干预手段、证据稀缺、研究设计困难,以及在高度不确定和紧迫时间下建立程序和生成建议的需求,使循证方法学必须通过拓展和调适以解决传染病问题。六步骤快速风险评估机制、AGREE Ⅱ指南评估工具、全球传染病循证资源数据库,成为满足传染病防治的特殊要求而创新的循证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传染病的迅猛崛起,正式宣告了"后传染病时代"的终结.当今医学理论的高端化和滞后的临床治疗体系的严重不对称,导致了当代医学极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应认真构建新的临床治疗体系,保证医学均衡发展.病毒与人的冲突,实质上是人自身制造的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全面审视病毒,从深层次上重新调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新的理性平台上放逐自己的善行,以与大自然实行根本的和解.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大规模暴发的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打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所有生产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类本身;但是,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的作用一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对疾病的控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中心任务,卫生保健服务直接增进了人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健康与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代表的传染病大流行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促使个体积极主动采取健康行为是阻止病毒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社交媒介具有的传播高效和互动灵活等属性使其成为健康传播的重要载体。组织机构利用社交媒介开展健康运动,教育、引导公众改变对预防行为的态度,最终促使健康行为的发生,但这一过程也遭遇信息疫情等带来的巨大挑战。基于社交媒介开展的健康传播,有赖于信息内容、发布形态、媒介渠道、公众参与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网络主体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19.
加强我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现有两亿多农民工,且遭受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以致近年新发现的职业病人几乎是农民工,但他们却没享受法律规定的平等待遇,为此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制定有利于《职业病防治法》贯彻落实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制本之策。结合广西开展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践,指出其6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与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渍疡、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防治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增加使临床根除率不断降低.人们在抗菌药物选择、防治策略制定、疫苗和药物研发中存在诸多需要反思的问题,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试图采用辩证思维的方法重新审视幽门螺杆菌病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