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共存和矛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人体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出发,论述了个体化治疗与循证医学共存的必然性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循证医学的结论可通过对大量个体化治疗病例的循证研究而不断刷新,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这是解决两者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人体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出发,论述了个体化治疗与循证医学共存的必然性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循证医学的结论可通过对大量个体化治疗病例的循证研究而不断刷新,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这是解决两者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英国已故流行病学家ArechieCochrane在 2 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循证医学思想 ,提出应根据某一治疗措施 ,收集全世界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评价 ,并以得出的综合结论去指导临床实践[1 ] 。循证医学一词在 80年代起源于Mc Master医学院 ,90年代正式诞生。1 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辨证论治至今仍作为中医特色之一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在医学界 ,人们比较忌讳的说法 ,就是现代医学有的 ,中医二千年前早就有。今天把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又扯到一起 ,不是又犯大忌了吗 ?否。因为此二者的联系既不是相提…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中医临床研究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1 1 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相通性辨证论治至今仍是作为中医的临床特色之一在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 ,是中医临床的核心与准则。无论是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 ,还是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等 ,都是以“证”为主线 ,去搜寻资料 ,探其本源 ,直到揭开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就是其对临床征候 (证据 )搜集、分析、整理的过程。当然 ,中医的“证”与循证医学的证是有区别的 ,中医的证是宏观的、定性的 ,有时甚至是模糊的 ;而循证医学的证是“最好的、最可靠的证据”。但中医学上“证”的确立 ,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约有3/4的肺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需要做放射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从治疗技术上还可以选择适形、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临床医生需要辨证地应用循证医学证据,针对不同的患者刺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约有3/4的肺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需要做放射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从治疗技术上还可以选择适形、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临床医生需要辨证地应用循证医学证据,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所有肿瘤之首。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肺癌最佳治疗模式。有利于肺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根据治疗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但目前MDT模式在肺癌的诊治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改进并推广肺癌MDT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治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治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在总结既往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FCU诊治取得突破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循证医学与个体化综合治疗在FCU治疗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FCU的诊治应是循证医学与个体化综合治疗辩证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因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包括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简述循证医学三大要素:收集最新最好的科学研究依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就诊病人的特殊情况,阐发GBS的循证医学诊疗决策。阐述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区别,循证医学并不排除科学的经验积累,并从GBS激素的使用对循证医学与专家经验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介绍了循证医学和Point Of Care Test(POCT)的概念及各自的特点,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两者的异同以及相互间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Evidence-based psychiatry (EBP) has arise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to psychiatry. However, there may be aspect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treatments that do not conform well to the assumptions of EB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ngoing debate about evidence-based psychiatry and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bility, to psychiatry, of two basic methodological features of EBM: prognostic homogeneity of clinical trial groups and quantification of trial outcom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BM may not be the best way to pursue psychiatric knowledge given the particular feature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their treatments. As a result, psychiatry may have to develop its own standards for rigour and validity.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EBM has had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how psychiatry investigates and understands mental disorders. Psychiatry could influence EBM in return, reshaping it in ways that are more clinically useful and congruent with patients’ needs.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一门科学。目前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为使乳腺癌患者尽可能达到最优化的辅助治疗,结合大量的临床研究,分析了不同乳腺癌患者应采取的合理辅助治疗及可能带来的益处。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循证医学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决策,在权威评价系统中查询最佳证据。结果显示,外固定架和髁一头型钉不适用粗隆间骨折;DHS具有明显优势;不能证明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何者占优。提示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决策,可以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从具体病例分析入手谈临床医生实践循证医学既需要思维模式转变、又要求掌握实际应用方法,即要敢于分析循证医学证据的实用性、又要善于用循证医学证据丰富经验医学内涵。新医学模式的普及将是临床医生群体认识史上一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典型的病例分析,分别从小儿巨大肾积水的概念、影像学诊断、无功能肾脏的判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用等方面入手,结合循证医学实践的三大要素,包括利用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尊重患者的期望和权利。简述临床上治疗小儿巨大肾积水时所应当采用的循证诊疗策略,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9.
Debates about how knowledge is made and valued i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have yet to understand what discursiv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llowed the EBM approach to stabilize and proliferate across western med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uses a genealog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epistemological tensions that emerged as a result of various problematizations of uncertainty in medical practice. I explain how the problematization of uncertainty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ontingency of specific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historical relations allowed the EBM approach to become a programmatic and pedagogical focus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t McMaster University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