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时,心中涌起了很复杂的情感, 苦难这二字是何其的重啊,它既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又能让我们在艰难困苦之中寻找到新的生活契机。关键在于当苦难来临时,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它。  相似文献   

2.
苦难的价值     
张志祥 《天风》2001,(11):18
有许多人经历苦难,也有许多人研究苦难。但当苦难真正临到,人又不知如何面对?若单单去分析其中原因,一个没有上帝的人也许会推脱责任,也许会怨天尤人。接着,便会出现许多功利色彩的想法,比如,“上帝公平吗?”“好人为什么受苦?”……如果我们暂且撇开苦难和消极方面去思考其积极意义,也许能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3.
苦难对于人生是残酷的,但它实存于这个世界之中,便成为一种奥秘,使人无法解释,不能明白,无可探究。又因它的普遍性,更使人无从避免,无法否认,不可逃脱。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如一位哲人所言:苦难可激发生机,也可扼杀生机;可磨练意志,也可摧毁意志;可启迪智慧,也可蒙蔽智慧;可高扬人格,也可贬抑人格。如此  相似文献   

4.
马婷婷 《天风》2006,(16):48
我想:在这样美丽的夏日的午后,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氛围中忙碌着,很多我们所无法预想的事情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演绎着,包括我们所不愿碰触的东西——苦难。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对苦难的认识还很模糊,我只在书上或者电影里看见过苦难的影子。那时,觉得苦难和我隔得好远好远,因为我的生活被爱和幸福紧紧地牵系着。直到有一天,我在母亲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就是这样一句话激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们觉悟了宇宙生命的本质后,超越了自私自利,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慈爱心;当我们避世修炼,生命圆满,静极生动,生出的也是慈爱。条条大路通罗马,路径虽然不同,但成功的标志是一样的,那就是慈爱。道教有一位慈航道人,在佛教名为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大家都去崇拜她?因为她慈爱。人们为什么会崇拜慈爱?因为人世间有苦难。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就是为了解除人间苦难。那么苦难的成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朝佛路上     
在这里,自然的色彩有些暗淡,但信仰的色彩却很浓重,阳光下的人们,看上去那样光亮,因为她正在走向神圣的路上. 小镇之中有三座寺院静静伫立,虔诚的信徒磕着等身长头来此转经.转动的经轮转去了今生的苦难,转来了来世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4)
正第一个态度,不定罪苦难。苦难是个很大的奥秘,虽然罪会带来苦难,但不代表每一次的苦难都来自罪。比如耶稣说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不是他自己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为了彰显上帝的作为。旧约里约伯受的苦难,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使徒为福音的传扬,也受了很多苦。保罗身上有根刺,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是主的恩典与能力要显在他身上,免得他自高。苦难的成因有很多,比如彰显上帝的作为、人为的因素、自己的犯罪、自然的报复、魔鬼的攻击,等等。因此从神学上讲,不要一发生苦难就定罪。从爱心上讲,也不要如此。要有怜恤的心,怜恤人的必蒙怜恤。怜恤人的人才有上帝的爱在他里面,这  相似文献   

8.
上帝不沉默     
张远来 《天风》2016,(8):42-43
正不少人都有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经历,在那一刻,心中不免产生孤独感,甚至怀疑上帝为何在我们如此需要带领的时候保持沉默。上帝真的在沉默吗?一、上帝在沉默?上帝的沉默是人最痛苦的感受。深受试炼的约伯就在苦难中深深挣扎,他很多次要求与神对话,甚至盼望在上帝和人之间有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学正在飞速发展。传统的物理科学以个别物质实体作为自己分析的基本对象,而新兴的系统科学则着重对不同物质实体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系统科学的重大理论成就不仅更加深入地展现出生命世界的复杂性,而且还出人意料地揭示了非生命世界与生命世界相类似的复杂性。正如当代科学家们所描绘的:“自60年代以来,我们目睹着数学和物理学中掀起的革命,它们正迫使我们接受一种描述大自然的新观点。……简而言之,复杂性不再仅仅属于生物学了。它正在进入物理学领域,似乎已经根植于自然法则之中了。”(尼  相似文献   

10.
正100年前的今天,安士伟大阿訇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回族家庭。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国家的山河破碎与个人的家庭贫寒令他痛彻心扉。为国分忧和追求和平的信念与理想深深根植于他的心灵之中,他为之努力和奋斗了一生。纵观安士伟大阿訇不平凡的人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敢于担当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一我们很激动 ,这的确是很久没有过的激动 ,因为从此我们牢牢记住了回族著名作家冯福宽先生在长篇小说《大迁徙》的前言《走进历史》中的一段话 :感情在撕扯着我 ,灵感在冲击着我 ,使命在催促着我 ;我必须从这里走进去 ,和我的先民一起去体验人生的折磨和苦难。从这部以成吉思汗西征时回回先民历尽苦难被裹挟东征、移居中国为背景的近 2 0万字的长篇小说创作思路看 ,作家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激动或曰兴奋之中。冯福宽是一位爱憎分明的作家 ,这从他的许多反映回族历史与生活的诗歌、散文以及史学著作中即可找到充分的佐证。这一类作家敢于言明自…  相似文献   

12.
郭树新 《天风》2006,(20):11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难,或是天生的缺陷,或是突然的灾病,或是理想被破灭,或是事业跌入深渊……苦难的表象有万千,带给人的却只有痛苦忧伤。不同的是有人被苦难击倒,有人在苦难中刚强。提缦人以利法曾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  相似文献   

13.
外刊学论     
博斯特罗姆 :“我们是否正生活在计算机的仿真之中 ?”(Bostrom ,N ,“AreWeLivinginaComputerSimulation ?”ThePhilosophicalQuarterly ,Vol 5 3 ,No 2 1 1 ,2 0 0 3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 ,计算机的发展显示了其巨大的能力和威力。计算机运算速度正以几何级数在增长 ,其运算能力越来越强。由于数字计算机拥有模拟人的思维的能力 ,并正在显现出替代人的思维的潜能 ,因此 ,计算机巨大的仿真能力是毫无疑问的。如此 ,随着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智能的水平的提高 (人工智能 ) ,未来社会很可能就进入了一个“后人类” (posthuman)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4,(2):18-20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5.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6.
林俊龙 《天风》2022,(7):34-35
<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都是人生现实。圣经也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当如何看待苦难?又如何透过苦难正确、积极地看待我们的信仰?论到苦难,就不得不提及圣经中的约伯。他本是一个安富尊荣的人,却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不管是肉体还是内心,他都经历了极大的熬炼。  相似文献   

17.
存在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作为常人,无论身处苦难、绝境或是舒适、发达之中,都免不了会思考,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那些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明确答案和坚定信念的人,是幸福的。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个毋庸置疑和自始至终的答案,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8.
藏与露     
正人生说到底,就是在藏与露之间找到一种平衡。锋芒毕露,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很多英才,都是毁在别人的毁谤之中的,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也。记得阮玲玉自杀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人言可畏。"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要韬光养晦,深藏如海。在这方面,道家的庄子,说过一个很  相似文献   

19.
提醒幸福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20.
十字架前     
站在十字架前, 痛心疾首悼念, 默思基督苦难, 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主—— 这就是您的全部财产?! 是您的人生观、价值观! 是您训诲世人的教案、 指示我们生活的教鞭。 为赎人类罪愆, 牺牲自我,勇做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