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寺坊是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一种传统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伊斯兰教来到中国后产生的特殊社会组织,最终发展演变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典型的民族社区形式.西安穆斯林秉承伊斯兰文化传统,又具千年古都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本文从社会组织视角,以西安穆斯林寺坊历史概况和寺坊组织的构成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述,探讨中国伊斯兰教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经验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穆斯林成功协调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社会及文化间的关系,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尤其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婚姻、丧葬等)与中国传统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穆斯林在强调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3.
1920年代后期和1930年代初期,中国回族穆斯林学者在多种出版物中提出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受到基督教传教士、著名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者梅益盛(Isaac Mason)的批评,双方发生争辩。本文分析当时回族所处的中国社会环境,指出这场回耶冲突折射出辛亥革命后回族穆斯林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对回族自身民族建设的新诉求:即不仅仅要被承认是多民族国家的爱国的公民,积极主动强调自己的国家认同,而且希望改变主流社会对其信仰的漠视、忽视和错识,希望被承认为是一个和平的宗教的信仰者。他们所借助的外来的关于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正是他们找到的构建中国回族伊斯兰民族-宗教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清真寺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穆斯林无论是进行宗教活动,还是经堂教育以及其他社会活动,都离不开清真寺。清真寺的起源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息息相关。自从穆圣亲自建造了第一座清真寺—位于麦地纳近郊的“古巴仪”清真寺。清真寺便跟随穆斯林的脚步,遍布亚、非、欧各穆斯林聚居区,而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以来,便出现了规模、风格、式样各不相同,但基本建筑规制却一样的清真寺建筑。随着清真寺的建造,其对于回族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一、由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看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中国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明代以前。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  相似文献   

6.
书讯四则     
《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即将出版发行由宁夏大学政法系教授、东方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大学伊斯兰哲学研究所所长杨启辰(回族)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穆斯林》2023,(3):17-22
<正>1957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8周年的喜庆时刻,《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维吾尔文两种版本应运而生。从此,这本承载着全国穆斯林群众美好心愿的综合性伊斯兰文化刊物,成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传播伊斯兰教知识、开展伊斯兰学术文化交流、讲述穆斯林爱国爱教故事的新园地。从创刊起,《中国穆斯林》杂志始终坚持爱国爱教、在教言教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至今 ,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相融合 ,进而适应中国社会实现生存、巩固和发展。其间 ,中国穆斯林的社会伦理观念曾发生两次大的变革 :一次是明清之际的“以儒诠经”即汉文译著活动时期 ,提出“二元忠诚”即“忠主忠君”思想 ,一次是近现代回族穆斯林新文化运动时期 ,提出“爱国爱教”的社会伦理观 ,掀起了轰轰烈的爱国运动 ,实现了中国穆斯林社会伦理观念的质的飞跃 ,在当今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一、“忠主忠君”思想适应了中国封建统治要求 ,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进程明代 ,伊斯兰教的中国逐渐…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贵州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发起组建过一些社会团体,在增进穆斯林相互团结和伊斯兰教的传播,以及协调穆斯林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作为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区域,中亚社会文化和伊斯兰教有着密切关系。对中亚稍有常识性认知者都不会否认伊斯兰文化对该区域的影响,但反过来,伊斯兰在该地区的发展也经历了其"本土化"(Localization)过程。与此同时,因内部生态与文化不尽相同,伊斯兰在中亚地区的本土化也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从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11.
清真女学又称女子经学,是对穆斯林妇女进行伊斯兰教教育的学校,专门为穆斯林妇女设立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场所。在中国,以清真女学、女阿訇为代表的女性宗教文化是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元代穆斯林遍布中国,中原是穆斯林较多的地区,伊斯兰经堂教育最先在中原建立、发展,先后形成陕西、山东学派,其影响范围遍及全国所有穆斯林聚居区。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各种新的问题,在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同时,要通过不断深化解经工作,使广大穆斯林群众对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入脑入心,从而自觉抵制极端思想。中国伊斯兰教素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自本世纪初中国伊斯兰教界开展解经工作以来,通过编写《新编卧尔兹演讲集》,召开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举办卧尔兹演讲比赛,培训解经工作骨干,解经成果进入经学院课程,开通中国伊协网站维吾尔文版、网站手机版和公众微信平台等,客观介绍伊斯兰教知识,正确阐释教义教规,弘扬伊斯兰教爱国、和平、团结、宽容、中道的精神,有针对『生地批驳宗教极端思想等一系列工作,使爱国意识和公民意识深入我国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心中。  相似文献   

13.
四川伊斯兰教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川回族是积极向上的民族。在21世纪来临之际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这给四川回族穆斯林带来了新的机遇。四川穆斯林素以重视文化著称 ,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洪流中 ,其伊斯兰文化精神值得汲取。为此 ,探讨四川穆斯林的文化传统 ,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学文秩名人辈出四川穆斯林经历元明清时期的迁徙定居 ,已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巴蜀伊斯兰文化 ,在传统的巴蜀儒释道文化圈内 ,增加了新的民族宗教文化内容。进入近现代时期 ,四川穆斯林文化名人辈出 ,伊斯兰教文化亦出现兴盛局面。在近现代倡导西学的潮…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脚步迈进了21世纪,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也传播发展了1350年,对中国穆斯林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既保持了原有的特点,又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具有了显著的中国特点和民族色彩,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穆斯林,特别是回族等内地穆斯林的历史,以经济活动为先导的中国穆斯林先民,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9月10日至11日,我国伊斯兰教界、学界以及穆斯林群众代表百余人齐聚天津滨海新区,举办"中国穆斯林爱国思想和实践研讨会",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天津市伊斯兰教协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伊斯兰教协会承办,中国宗教学会伊斯兰教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协办。  相似文献   

17.
<正>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实践。今天研究和实践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顺应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伊斯兰教继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愿望。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研究伊斯兰教基本原理,适应中国穆斯林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发展道路,由此将会赋予中国伊斯兰教更强大的生命力。要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的时代性,穆斯林信仰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界所开展的“解经”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全新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弘扬伊斯兰教所提倡的爱国爱教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追求两世吉庆,在谨守善功,追求后世荣耀的同时,抓住现世机遇,积极投身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努力实现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伊斯兰教能够与当代社会同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不断本土化,中国穆斯林的节庆文化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穆斯林与其他兄弟民族过春节的习俗,既有大同,也有小异,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有着悠久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自公元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它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相适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并已成为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和层面。伊斯兰教约在公元7世纪中叶传人中国,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发展,已具有了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特色,这是伊斯兰教与中国历代社会相适应的具体反映。目前它在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