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和平、社会的和谐,需要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从道教经典中吸取智慧,从道教文化中寻求共识,以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民族。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自东汉时正式创教,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太上老君为  相似文献   

2.
宗教的文化功能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宗教的文化功能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广义上讲,宗教本身就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我国丰富多采的宗教文化不仅对教徒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它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如道教经典之集大成者《道藏》,内容宏富,包罗万象,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仪方术、仙传道史,又有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研修道教的经书宝典,也是探讨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纪念傅圆天大师(1925—1997)登真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弘道利人、服务社会:傅圆天大师道教思想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编,朱展炎、周冶副教授副主编,内容涉及傅圆天大师的生平、思想以及青城山的道教历史与文化传承等主题,对保存当代中国道教尤其是四川道教史料文献、促进相关道教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2020年适当时候在道教圣地——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这是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性道教盛会,是弘扬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平台,是目前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道教文化交流盛会。为配合办好这次盛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道教悠久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探索道教中国化新路径,发挥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正能量,经商定,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宗教杂志社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映道教悠久历史文化和当代风貌的书画摄影征集活动,从中精选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同时在论坛期间特举办道教书画摄影精品展。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多元的宗教文化格局中,道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只有深入研究道教,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相较于日本和西方学界,中国的道教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是中国大陆较早对道教进行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学人三十多年的接续努力与不断探索,当前中国的道教研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与北京东岳庙管理委员会、青城山道  相似文献   

6.
正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深深扎根在华夏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尊道贵德,它是东方智慧的根源;它是促进自然科学发展的宗教;是世界上最珍爱生命及最尊重女性的宗教。道教倡导少私寡欲、志气淳和、见素抱朴的心境,无为而治、宁静祥和的社会观,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对于人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必将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宗教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日本著名中国道教研究专家蜂屋邦夫先生,于2003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四川道教胜地老君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作专题讲座.其讲座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印度宗教在世界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也对中国文化有过较大影响。印度宗教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文明,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吠陀与奥义书时期的宗教形态。在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是婆罗门教及主要由其演化出来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印度近现代的政治冲突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代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借鉴印度宗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经验与教训,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吴诚真:当代道教如何走上国际大舞台怎么做好当代道教国际化的工作?一、研判形势,增强信心。从国家层面讲,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应在国家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中华宗教的自信,随着国家战略一同走出去。从文化层面讲,国际上渴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渴望了解道教文化,这种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从道教自身讲,经过当前三十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全面支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类别的宗教文化,借助这些学科的特有方法而建立宗教研究的跨学科领域,一直是宗教研究的一种重要向度。而一直以来,对于宗教文化的法学研究却并未太多涉及。与此同时,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对法律文化的宗教性研究也一直是个空白。即使勉强说有,也历来被学者局限于儒家范畴,而对于中国文化根柢的纯粹宗教即道教却鲜有涉猎。这对于全面认识和分析法律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都是不利的。本文以道教为研究对象,从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入手,对法律文化在概念、思维和信仰上去追溯其不可抹去的道教痕迹,由此来再现道教在我国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还原法律与宗教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中国原生的宗教,自建立教团组织以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国道教历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爱生命,主张以宽容来消弥冲突与战争,以“虚”为用。对“道”的信仰就是要学“道”具有容纳一切、慈爱万物的品质。因此,道教希望人们能够“虚怀若谷”,像大海一样广纳百川,不拒细流,处下而不争。使万物自然生化,各自都以适合自身性质的方式生长。尽管自然界的生物千差万别,但各自的运行消长却又都是和谐而有序的,因而才有了自然宇宙的和谐。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只要我们不自以为是,不存主观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伟大祖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各个宗教都必须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华大地;道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道教是由出家全真派道士、散居正一派道士以及信教居士所组成的一个宗教整体。在中国几个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更需要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只有努力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有利于道教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利于道教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核心的我国传统宗教。一般理解,以修道成他为核心的道教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纵观道救起源与道教发展衍变历史,中华道教文化传播与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相关。大律师傅宗天方丈在时常说:“道教文化与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文化同根同源,道家文化起源于‘无极太极’,道教起源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文化与道教教理教义,都是从无和有总根源开始衍绎发展”,形成为我国独具的宗教思想,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人类历史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至今仍统治着世界广大地区。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产生于1800多年前,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哲学思想、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医药卫生乃至政治经济等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同时还传播到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典籍更是远播欧美。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要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科学文化思想的发展及其演变规律,全面总结和继承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道教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是  相似文献   

1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彝族是古代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文化辐射最强的民族之一,又因其宗教信仰与道教有诸多共通、相融之处,因而道教产生后便与彝族的原始巫教、祖先崇拜、毕摩祭祀等宗教活动互动、融合,进而促进了道教和彝族原始宗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17.
吉宏忠 《中国宗教》2014,(10):47-49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不仅仅是信仰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凝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精华,多融合于道教。无论在古代的"三教"中,还是在现代的"五大宗教"中,道教都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旗帜之一,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道教的发展经历了鼎盛,也经历了衰落。特别是近代以来,道教与传统文化"同呼吸、共命运",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在欧风美雨甚至是全盘西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学问和道德都被质疑,甚至是被推翻。  相似文献   

18.
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本文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相互融摄的文化意义。认为当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道教,是经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是双向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文化和历史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文化的观念及生活样式的冲突,到历史意识形态与宗派乃至国家的战争,往往发轫于宗教,至少有宗教问题推波助澜。基督教的分裂曾经使邻居乃至亲人都成为仇敌,即使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旧千年交替之际,中国道教协会编纂、闵智亭会长主编的《中国道教风貌》大型画册,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画册图片清晰,印制精美,封面设计新颖朴实,翻阅时充满艺术的享受。最具特色的是,该画册内容极其宏富,举凡当代道教的大事、道教名山宫观、神仙造像、科仪法事、文物古迹,以及当代道教之组织及其活动等,均包罗其中,堪称道教文化之大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反映道教风貌的大型画册,是党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生动体现。一册在手,即可览道教之全貌,体悟到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