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德观感     
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我在联邦德国波鸿市鲁尔大学的黑格尔档案馆进修和工作一年。现将有关观感笔录如下。一、黑格尔档案馆可以说,黑格尔档案馆是世界上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中心。它受州府杜塞尔多夫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科学院的委托,在著名哲学教授奥托·珀格勒的领导下,致力于历史评论版的新版黑格尔全集的出版工作。此外,它每年出版权威性的刊物《黑格尔研究》。为了配合对黑格尔著作的研究和出版,黑格尔档案馆设置了专门的图书馆。以德文版的黑格尔全集来说,从黑格尔去世后第二年(1832年),由米希勒等人出版的第一版《黑格尔全集》,到当今由奥托·珀格勒等教授主持出版的历史评论新版《黑格尔全集》,应有尽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哲学专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9月23日上午8时半在京逝世,享年90岁。他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级研究员,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文版《黑格尔全集》编译委员会名誉主编。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死于一八三一年,他留下的著作和讲稿很多,除生前出版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等著作外,大部分著作和讲稿是他死后由他学生整理出版的。黑格尔死后第二年,即一八三二年,他的学生米希勒等人即开始印行《黑格尔全集》,历时五十五年,到一八八七年出齐,共十五卷。这是第一部《黑格尔全集》,通称米希勒本。这部《全集》尚未出齐时,在一八四○年又印行第二版,编者米希勒对黑格尔的讲稿作了文字加工,读起来比较顺畅,编排上也讲究些,但距黑格尔原著稍远,不无走样。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研究国际联合促进会正在诞生。编辑完整的、批判的黑格尔全集版的计划,经过长期酝酿之后,现在已经最后确定下来;根据德国研究协会的倡议所进行的编辑工作,已快准备就绪,不久即可出版第一卷。自1957年以来,在波恩就有作为工作中心的“黑格尔文库”,它除了规划黑格尔全集的编辑工作之外,还在规划一个详尽的黑格尔书目。文库创办了《黑格尔研究》(年刊),在1961年出版了第一卷。这个刊物的任务是发表未曾发表过的黑格尔原著,分析黑格  相似文献   

5.
西德“德国研究协会黑格尔委員会”,为了推动《历史的、批判的黑格尔全集》的編輯工作,創办了《黑格尔研究》,以刊載未发表过的黑格尔原著,分析黑格尔哲学和校勘黑格尔文献。該刊由尼可林和鮑格勒主編,波恩鮑菲尔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全集第Ⅳ卷的出版,转束了苏联于1929年开始的对于德国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遗著的出版工作。这一卷里包括世界哲学文献中的一部十分卓越的著作——《精神现象学》。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强调指出这部卓越著作在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时,曾把它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称为“黑格尔的圣经”。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许多地方都涉及到黑格尔,而在这些涉及到黑格尔的地方,表扬的话比批评的话更多。然而,就黑格尔辩证法而系统地、完整地分析和评价黑格尔的,要首推他的《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该文是海德格尔1942—1943年为他举办的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究班所做的报告,1950年被收入《林中路》在法兰克福(美因)出版,后编入《全集》第5卷。在该文中,海德格尔逐段地、在一些地方甚至是逐字逐句地梳理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的十六段文字,进行了一种表面看来严格按照文本、实际上是“六经注我”的诠释。这些诠释的一个最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姜丕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3年10月24日下午在沪逝世,享年73岁。姜丕之同志早年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1956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集中研究黑格尔哲学思想,陆续出版了《黑格尔范畴论批判》(与汝信合作)、《黑格尔〈小  相似文献   

9.
以古希腊语原文为依据编译《亚里士多德全集》是国家七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苗力田教授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剖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整个哲学时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如果联系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研读、评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哲学革命变革的起源,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内容和本质的一把钥匙。这是  相似文献   

11.
据西德《普通哲学杂志》1980年第1期报道,国际黑格尔协会通知:国际黑格尔大会将于1981年6月25日至28日在斯图加特召开。总题目是《康德或黑格尔》。  相似文献   

12.
<正>黑格尔的耶拿时期,是其走向成熟的最重要阶段,其间留下的大量文献,包括论文、讲课提纲和著作草稿,直至《精神现象学》,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黑格尔全集》历史考证版项目的进展,黑格尔研究获得了可靠的文献基础;基于此,不同学派的理论家对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思想进行了新一轮发掘,又一次展示了黑格尔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2016年9月24~25日,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的二十余位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哲学院,从不同角度对黑格尔耶拿时期的理论创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讨。1.承认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3.
这篇报告回忆了作者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编辑《费希特全集》的艰难开端和20世纪80年代到中国促成编译《费希特选集》的东方之旅,讲得真实生动,可谓有价值的学术史料。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简称MEGA~2)的编辑出版计划重新启动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基于MEGA~2新文献的研究热潮。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方面依据MEGA~2启动了法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工程(简称GEME),积极推动MEGA~2的国际研究;另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学者就开始利用MEGA~2新文献,围绕着《资本论》及其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新探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内涵、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问题式转换、马克思与黑格尔、斯宾诺莎、亚里士多德、青年黑格尔派等理论关系问题。法国学界的思想研究动态,对我们开展MEGA~2研究的借鉴意义在于必须处理好文献考据与思想研究间的关系,避免将MEGA~2研究等同于文献考据的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研究名著丛书》编委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83年7月8日至13日在承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山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人民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同志主持。这次会议主要议程有两项:讨论《丛书》的编译宗旨、意义和选题原则,二、成立《丛书》编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常正 《法音》2009,(11)
本刊讯囊括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全部佛学著作的《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23卷)(以下简称《全集》),经过近四年的策划、编辑、出版,近日由中华书局隆重推出。2009年11月6日,由中华书局、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厦门南普陀寺协办的《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7.
人学唯物主义是由当代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提出来的。船山信一(1907—)193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科,青年时代曾参加无产阶级文化活动,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潜心于黑格尔研究,并翻译了费尔巴哈全集;在过了漫长的哲学生涯之后,晚年把自己的哲学立场规定为人学唯物主义,先后出版了《人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和体系》(未来社,1971)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为了人学唯物主义》(1984),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思想理论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17日至2009年9月18日,由德国9名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尼采研究专家和正在负责编纂上述6名哲学家最新版全集的专家组成的"2009年德国科学院哲学学科旗舰项目访问团",访问我校哲学系和马哲所.  相似文献   

19.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全集》的发起者和主编R.劳特(Reinhard Lauth)于2007年8月23日逝世。本文是《费希特全集》编者之一、《费希特遗著集》编辑委员会科学秘书E.福克斯(Erich Fuchs)撰写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20.
有“东方黑格尔”之誉的张颐先生是我国研究西方古典哲学的先驱 ,他的博士论文《黑格尔的伦理学说———其发展、意义与局限》 ,是他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所用的论文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前国内仍无同类著作 )。用英文出版后 ,著名黑格尔专家G 拉松博士、J K 墨铿惹教授等都发表过书评。贺麟先生生前非常重视这本书 ,用中文翻译出版该书就是贺麟先生提议的。著名黑格尔专家张世英教授也高度评价这本书 ,称其为研究黑格尔的“经典之作”。该书由张桂权研究员翻译 ,收入在侯成亚、张桂权、张文达编译的《张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