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极身体意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情绪体验、体重控制策略、饮食失调和社会生活五个方面; 并且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BMI)、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同伴和大众媒体)和心理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1)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完善青少年身体意象发展的理论模型; (2) 考察社交媒体等新兴因素的作用; (3) 阐明青少年在加工身体相关信息时的认知特点; (4) 推进中国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男性身体意象失调越来越普遍,大众媒体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了媒体对男性身体意象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身体意象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调控等方面。研究者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三重影响模型(Thompson,Heinberg,Altabe,Tantleff-Dunn,1999),用以解释媒体影响男性身体意象的作用机制。该模型假设社会文化因素,即家庭、同伴、媒体是身体意象失调的三个最初影响源;外貌比较和"瘦理想"或"肌肉理想"内化是社会文化和身体意象失调之间的中介变量。未来研究应关注被试群体的多样化,将实验室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并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作用,对三重影响模型进行丰富和拓展,同时运用脑科学技术探究其神经机制。此外,还应从干预的角度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肥胖谈论、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自我接纳等因素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交互影响。实验1发现肥胖谈论使大学生的身体意象更加消极;女生比男生的身体意象更加消极,且肥胖谈论对女生身体意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BMI指数高的大学生身体意象更加消极。实验2发现高自我接纳大学生身体意象更积极,且受肥胖谈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为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积极身体意象提供证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大众媒体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证明,大众媒体会对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女性身体不满意、饮食失调等。这篇文章回顾了已有研究,综述了媒体和女性身体意象的关系,以及媒体影响女性身体意象的四种相关理论及内在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积极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接纳和独特性与功能性的欣赏,以及对身体评价信息的积极加工与保护,对个体具有内外增益的作用。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及身体意象的操作性定义为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积极身体意象受到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等生物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与内感受等心理因素以及重要他人、大众媒体及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身体认知、情绪体验及行为调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身体质量指数、神经质及感知来自重要他人和大众媒体的压力具有凸显性,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积极身体意象的影响大于生物因素。同时,功能性聚焦干预和基于自我同情的干预成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两种提升策略,前者的有效性更强,而后者的应用与推广更具优势。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交叉理论,丰富积极身体意象的理论模型,探究其发展特点与发生机制,优化提升策略的内容与适用性并注意家庭因素的防治作用,助推积极身体意象的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主流的社会认知理论对他人身体持有一种观察性立场,并认为他人身体之于他人心灵乃是某种无意义的、因而是待解释的物理现象。本文认为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并且是植根于对象化立场的解释;与之相对,我们需要对他人身体行为的被给予性模式作更精确的刻画。为此,本文重构了胡塞尔关于他人身体与心灵作为"表达之统一体"的格式塔理论,并进一步分析了梅洛-庞蒂有关身体表达的四个操作性概念,从而揭示出身体表达的生发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检测出与自尊相关的自我评价,以此作为外显自尊脑机制研究的指标,因此对实验材料进行筛选.以积极触及自尊符合词、消极触及自尊不符合词、非自尊符合词和非自尊不符合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人物对象--人格形容词"评价范式,让180名在校大学生用这四类词语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果:(1)与自尊相关的自我评价体现为个体用积极或者消极触及自尊词进行的自我评价;(2)个体对正性他人的评价可以作为一个参照指标,由于个体对负性他人评价的一致性较低,因此在脑机制研究中的"人物对象"不包括负性他人.  相似文献   

8.
肥胖谈论是一种关于身体外貌交流的社会现象,特别是指女性之间关于体型、体重和饮食习惯等自我贬损的谈话。通常认为女性通过肥胖谈论中的自我贬损,能够获得他人的安慰、支持以及印象管理等积极效果,但是研究表明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饮食失调、情绪等存在消极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增加对肥胖谈论的纵向研究,进一步探究肥胖谈论的影响作用,扩展完善肥胖谈论的标准性操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对社交信息的内隐认知特点,三个实验分别通过GNAT、IRAP、IAT范式探讨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对社交活动、社交关系的内隐态度和内隐社交自我评价的内隐加工特点。结果发现:①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对群体活动的反应时更短;②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对师生关系持消极的内隐态度,对同学关系持积极的内隐态度;③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存在社交自我评价积极偏向,但对积极评价他人/消极评价自我的反应时更短,对评价的整体反应时更短。结论:迟滞个体对社交活动较敏感,对师生关系持消极态度和对同学关系持积极态度,对社交自我评价存在积极偏向。  相似文献   

10.
宋仕婕  佐斌  温芳芳  谭潇 《心理学报》2020,52(8):993-1003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 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 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 (2)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起调节作用, 高群体认同者对来自外群体消极评价的情绪反应更加负面, 而低群体认同者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3)高群体认同者在经历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积极行为, 且消极情绪反应对此起中介作用。研究扩展了群际敏感效应的适用范围, 并为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后续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分析意象绘画中的心理元素不仅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意象绘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不同的艺术主张的意象绘画中,观念、审美和心理元素在不同的风格流派画面中的运用和表现各有偏重。心理意象绘画就是把主观的认知、情感经验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绘画。心理意象绘画可以大概分两类:"我想"与"我感觉"。"我想"主要体现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我感觉"主要体现在表现主义绘画中。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人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本土化探索,主要涉及对中国化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测量工具的研制,身体自我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概念和"负面身体图式指导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的重要观点,对该认知加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探讨了限制性饮食者的认知加工偏好、饮食失调人群的特点和学生超重的干预模式;初步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注意偏好、限制性饮食者及饮食失调亚群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相比独自经历情绪事件,在群体中与他人共享情绪事件会放大个体的情绪体验,该效应被称之为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以往研究为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提供了部分间接的实验证据,但以往的理论,如群体共同关注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并不能对该效应做出很好的解释。基于社会评估理论和共享现实理论提出的评估–证实–放大模型可较好地解释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未来研究可在真实互动的群体情境中检验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及评估–证实–放大模型。  相似文献   

14.
身体意象的知觉测评和态度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意象的测评工作有利于研究者在不同研究领域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测量身体意象功能的方法。目前研究者主要从知觉和态度两个成分对身体意象概念进行建构,并据此对身体意象测评方法做出分类。在知觉测评方法中主要介绍了身体形态大小估计测量法,而态度测评方法分为外显和内隐的测量方法,内隐测量法中特别介绍了人格化内隐联想测验的进展。此外,在同时测量身体意象的知觉和态度两个成分的工具中回顾了人物刺激问卷法,以及国外最近开发的数码图像和计算机技术。避免身体意象测评工具的误用和提高此类工具在人群中的适用性是今后研究应注意的方法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对109名大学生对代表自我和他人的刺激词的态度差异进行测量,从而探讨内隐自尊的特性。结果显示:在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对自我持有一种内隐的积极的评价或态度,对他人持有一种内隐的相对消极的评价或态度。具体表现在:(1)内隐自尊的特性是将自己与积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将他人与消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2)自我姓名激活的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比一般性自我词更为强烈,而他人姓名激活的消极的内隐态度比一般性非我词更弱。本研究表明,EAST能有效检测出内隐自尊效应,并可以同时获得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隐态度的强度和方向,为内隐自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但其应用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心理科学》2013,36(1):116-121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通过匿名方式对北京市1552名流动儿童施测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内群体认同测验与群体地位感测验,探讨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内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内群体情感认同及群体地位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与内群体认知认同之间相关不显著。(2)个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降低流动儿童的群体地位感,进而间接地负向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3)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也存在直接显著的消极影响,并同时借助于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双重中介作用间接地降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范式,探讨了被试对农民工群体内隐刻板印象的自动化激活。结果发现,被试对"农民工/消极词"的反应时要小于"农民工/积极词"的平均反应时。这一结果说明,在被试的认知图式中农民工群体和消极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大于其和积极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即被试对农民工持消极的刻板印象,且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会自动化地激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语义分析可以发现,"能不能从事实推出价值"其实是个假问题,因为人们只有从"事实"中才能依据"需要"推出"价值",所以真实的问题在于"怎样从事实推出价值"。西方主流哲学在这方面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凭借认知理性精神将"是"与"应当"嵌入到了某种二元对立的理论架构之中,没有看到两者之间通过"需要"这个核心纽结形成的交叠互动。  相似文献   

19.
身体自我是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它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意象)、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满意度和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三个方面。女性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关系密切,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未来研究应明确着装的暴露度与合身度的影响,探究服装选择行为的理论和机制,重视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调节因素,并加强实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