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部和中部两地主要收集大学生样本,在华东和华北两地收集多样化样本,共得到3842个被试(44%为户籍或生源地界定的本地人)。用地方认同量表测量本、外地人的地方认同,同时在部分样本上测量其他变量。结果表明:本地人有更高的地方认同,这种本、外地人的差异在西部地区样本上更为明显,中部某市次之;西部、中部样本上的比较发现地方认同在风险知觉和去留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在西部本地样本上更低,华东和华北样本上的比较发现地方认同和满意度在本地样本上有更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马欣然  任孝鹏  徐江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551-1555
中国存在着集体主义的地区差异, 但学者对其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儒家文化影响力的大小不容忽视, 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区域集体主义倾向越强。研究运用“亲亲性(loyalty/nepotism)”的内隐文化任务对来自27个省份的745名被试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南方人对朋友更优待, 内外群体的心理界限更明显, 集体主义倾向更强。并探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中心南迁对这一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续志琦  辛自强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0):1769-1779
个体风险偏好是决策心理学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其差异受个体因素及文化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围绕集体主义-个体主义的文化分类研究个体风险偏好差异, 忽略了物质文化的影响。生态决策及社会生态研究者认为, 生态环境通过塑造物质文化(例如生存策略)影响个体经济偏好。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发现, 不同生存策略主导的两大文化(农耕和游牧)对个体的风险偏好有不同影响, 属于农耕文化的个体更厌恶风险, 而属于游牧文化的个体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由于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该推论值得进一步的因果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6所幼儿园301名农村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别考察母亲抑郁、母亲回应性和幼儿社交退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发生率较高,父亲外出打工和贫困家庭的母亲抑郁发生率更高;(2)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显著正相关,母亲抑郁水平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高;(3)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与幼儿社交退缩显著负相关,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得分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低;(4)母亲反应性在母亲抑郁和幼儿社交退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6所幼儿园301名农村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别考察母亲抑郁、母亲回应性和幼儿社交退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发生率较高,父亲外出打工和贫困家庭的母亲抑郁发生率更高;(2)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显著正相关,母亲抑郁水平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高;(3)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与幼儿社交退缩显著负相关,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得分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低;(4)母亲反应性在母亲抑郁和幼儿社交退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尊水平影响着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内分泌反应,在以人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研究发现,由于低自尊具有较低的内部控制力,因此在应激情境中的唾液皮质醇反应更强烈。但是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由于集体性自我的评价是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自尊更加期望集体或社会的积极性评价,因此假设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下(即个体的能力被否定的时候),高自尊的应激反应会比低自尊更加强烈。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分别以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为实验手段,以自尊量表得分、主观应激报告(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结果发现,在TSST开始时(20分钟)自尊与心率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率越快;在TSST结束后(60分钟)自尊与唾液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唾液皮质醇水平越高。总体来说,相对于低自尊被试而言,高自尊被试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7.
白学军  姚海娟 《心理学报》2018,50(11):1197-1211
本研究采用2个实验, 考察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高低者在Stroop任务干扰条件上的差异, 从行为和生理指标探讨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以及时间压力对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Stroop颜色命名任务。结果发现, 相比低创者, 高创者的反应时干扰效应量和正确率干扰效应量均更小。实验2采用更灵活的Stroop字义-颜色命名转换任务, 操纵不同的时间压力条件, 并记录被试完成任务时的皮肤电活动。结果发现, 高创者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干扰效应量显著小于无时间压力条件下, 而低创者在有和无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干扰效应量无显著差异; 高创者在颜色命名任务的不一致条件下的皮肤电活动变化显著高于一致条件, 而低创者在颜色命名任务的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总体而言, 相比低创者, 高创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 能够有效抑制优势的但不相关的反应倾向。时间压力在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高创者面对不同任务要求能够灵活调整自身的认知抑制水平, 并表现出变化的生理唤醒水平。结果支持创造性思维的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8.
彭婉晴  罗帏  周仁来 《心理学报》2019,51(6):648-661
根据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贝克抑郁量表(BDI-II-C)的得分情况招募健康被试20例, 抑郁倾向被试40例, 以自愿参加的分组方式将抑郁倾向被试分为工作记忆刷新训练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训练组进行为期20天的工作记忆刷新训练, 对照组不做处理。记录各组被试在前后测的刷新功能以及在情绪调节任务中量表的得分情况, 并收集各组被试在5种实验条件下的心率变异性(HRV)的频域指标值, 结果发现:前测时抑郁倾向个体的HF-HRV显著低于健康个体的平均水平。经过工作记忆训练, 后测的抑郁倾向训练组在情绪调节任务中的HF-HRV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贴近健康对照组的水平, 并与抑郁倾向对照组分离。研究表明, 工作记忆刷新训练能够使抑郁倾向大学生的HRV活动更接近健康被试的HRV活动, 表明抑郁倾向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9.
智能手机成瘾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注意执行控制功能,以往研究结果在该影响是否取决于实验刺激与成瘾物的相关性上存在不一致,研究关注心智游移在其中的作用。采取《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筛选被试90人分为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实验一采用反应的持续注意任务考察不同水平智能手机成瘾者的心智游移特点,采用《白日梦量表》辅助研究,结果发现智能手机成瘾被试量表得分显著更高,在实验中更多地评估任务表现,且其心智游移与偶然性的任务疏忽、一般性任务疏忽以及反应分离状态有关。实验二采用AX版本的持续操作任务探究智能手机成瘾者的注意执行控制功能中心智游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频心智游移的智能手机成瘾者比低频心智游移的智能手机成瘾者维持目标更困难。研究对于理解智能手机成瘾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和汉语双字词词对相关性判断任务,考察新颖性寻求特质水平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探明语义网络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有更高的新颖性得分,而在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中与低新颖性寻求个体表现一致;(2)在低相关词对判断时,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反应时更短;(3)低相关词对判断反应时在新颖性寻求对创造性行为表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预示着,新颖性寻求特质有利于个体建构形成能快速激活远距离信息的语义网络,进而促进其创造性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141篇文献的149项独立研究, 研究样本总人数达46261人的数据, 对挑战性-阻碍性二元压力及其亚组与员工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 并检验了文化差异(权力距离、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数据来源以及数据收集时间点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1)挑战性压力及其亚组工作复杂性、任务冲突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文化差异性(个人-集体主义)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文化差异性(权力距离高低、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对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3)数据来源对二元工作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当员工创新数据来自自我评价时, 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关系的强度更强。(4)数据收集时间点仅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横截面研究设计下, 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12.
杨伟文  李超平 《心理学报》2021,53(5):527-554
近年来, 资质过剩作为一种特殊的个人-环境不匹配现象, 引发了较多学者的关注, 但相关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对包含383项独立研究、945个效应值及575061个研究样本的321篇文献开展元分析:(1)直接效应检验表明, 资质过剩感与消极情绪(愤怒、无聊)显著正相关, 与积极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不显著; 在个体绩效方面, 资质过剩感与消极角色外行为(反生产行为、离职)显著正相关, 与积极角色外行为(创新、组织公民行为等)和任务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2) 结构方程模型元分析表明, 资质过剩感能够通过增强消极情绪, 进而增加消极角色外行为、减少积极角色外行为和任务绩效; 能够通过增强积极自我概念, 进而增加积极角色外行为和任务绩效、减少消极角色外行为; (3)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在资质过剩感通过情绪-认知加工系统影响个体绩效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在高集体主义文化情境中, 资质过剩感对消极情绪的负向影响较弱, 且能对积极自我概念产生正向影响; 在低集体主义文化情境中, 资质过剩感对消极情绪的负向影响较强, 且能对积极自我概念产生负向影响。(4)资质过剩感与个人-工作匹配相关性较强, 与个人-组织匹配相关性较弱; 与二者相比, 资质过剩感对压力感、离职的预测效果最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资质过剩感对个体绩效的复杂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 并为组织如何管理资质过剩员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面众恐惧的心理测量学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心理科学》2011年第3期发表的《大学生面众交流恐惧的心理测量学初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反思,重新设计、研制了调查中国大学生面众恐惧的调研工具。在我国东、南、西、北、中各大地区随机抽取了17个省(市)共24所高校,用含有79个题项的预测量表进行预测,获得1057个有效预测样本,再将其划分为两组样本,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面众交流恐惧调查量表》(修订版)修订为新的四个维度和32个题项后,更能覆盖大学生面众恐惧现象的各个主要方面,量表具有更高的信效度,更好地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四个维度分别是上台恐惧、面试恐惧、办事恐惧、团组与校外交流恐惧,可作为中国大学生面众交流恐惧的调研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188名男性服刑人员和155名对照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服刑人员在ITS量表中对父母信任因子、SSRS量表中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因子、EPQ量表中精神质P和掩饰性L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格特质P和N呈正相关,与人格特质E和L呈负相关,对照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N和主观支持相关显著,与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P对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显著。结论:男性服刑人员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少、对父母信任度低;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P能调节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间的关系,高精神质男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对人际信任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78篇实证文献的191个效应值和84805个独立样本进行元分析,较为全面地厘清了职业召唤的来龙去脉。结果显示:外在因素在职业召唤的生成中起主导作用,且外在资源禀赋是其最强诱因。职业召唤对个体职业准备、职业态度和职业成果均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强度依次递增,且主观职业成功是其最强效能。地区文化和测量方式对职业召唤与其前因和后果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具有一致性,且东方文化下采用多维量表测量职业召唤时上述关系均更强。  相似文献   

16.
已有研究提示自闭症个体的疼痛共情缺陷可能源于自身疼痛的异常。鉴于高自闭特质与自闭症的相似性,本研究分别通过实验范式和问卷调查评估了状态和特质共情,旨在刻画自闭特质、自身疼痛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在假双人疼痛共情范式中,高自闭特质个体在目睹他人接受疼痛时P2响应更强,不愉悦度评分更高,且部分源于对疼痛的高恐惧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自闭特质水平越高,在共情特质量表的观点采择维度得分越低,而个人痛苦维度得分越高,其中疼痛恐惧和灾难化中介了自闭特质与个人痛苦之间的联系。因此,高自闭特质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状态和特质情绪共情,且部分源于对疼痛存在更为负面的情绪和认知。这支持从自身疼痛异常的角度去理解高自闭特质和自闭症群体的共情等社会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以姓名和形容词为材料,采用自恋人格量表测评被试的自恋水平,通过视觉搜索任务和记忆测试任务考察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程度,探讨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结果显示,高水平自恋者比低水平自恋者有更明显的认知加工偏好;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积极词具有记忆偏好,高隐性自恋者比低隐性自恋者对消极词具有记忆偏好。被试对与自己相关密切的信息具有更高的认知加工偏好,且对自己信息的这一优势更为明显;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熟悉人相关的积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高隐性自恋者较低隐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的消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偏好,不同类型的自恋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和结果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姓名和形容词为材料,采用自恋人格量表测评被试的自恋水平,通过视觉搜索任务和记忆测试任务考察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程度,探讨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结果显示,高水平自恋者比低水平自恋者有更明显的认知加工偏好;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积极词具有记忆偏好,高隐性自恋者比低隐性自恋者对消极词具有记忆偏好。被试对与自己相关密切的信息具有更高的认知加工偏好,且对自己信息的这一优势更为明显;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熟悉人相关的积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高隐性自恋者较低隐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的消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偏好,不同类型的自恋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和结果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的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以往研究者对1 s以上时距认知的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了探讨这一主题,本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采用时间复制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复制1 s、2 s的平均复制时距、复制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复制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复制时距显著更长、复制比率显著更高、变异系数显著更小。实验2采用时间产生任务比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在完成1~6 s视、听时距加工的成绩,结果也发现,时距长度与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均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产生1 s、2 s的平均产生时距、产生比率及变异系数没有随工作记忆容量或通道而变化,而产生3 s、4 s、5 s及6 s时,高WMC组较低WMC组或听觉组较视觉组,平均产生时距显著更短、产生比率显著更低、变异系数显著更小。这意味着1~6 s的时距认知存在分段性,大约2~3 s可能为分段临界点。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可以用时间工作记忆说解释,该假说是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解释短时距加工分段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民正向着社会主义大跃进。在农业方面,全国农民正在为提前完成农业发展綱要而努力,許多地区将把12年的任务,提前到6至7年甚至更短的时間来完成。在工业方面,全国工人正在努力创造条件,爭取在15年內鋼鉄及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水平。在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交通运輸…等等,无一不在配合着工农业的发展轟轟烈烈地比干勁、挖潜力,为建設社会主义献出更大的力量。此外,城乡之間,大厂矿与小厂矿之間,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間,都在彼此支援,互相帮助,使生产更加向前推进了一步。一句話,經过全民整风和双反运动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打破了陈規陋习,一日千里地建設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