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传道会”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伊斯兰非政治组织之一。本文选取“伊斯兰传道会”为研究对象,在对已有历史脉络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发展路径特点的归纳总结,尝试探讨南亚地区宗教与政治在社会发展中的内在性连结关系,发现该内在性连结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紧密度上的变化,却难以有根本性的分割;以期探知伊斯兰教在当代南亚社会中的发展步调及自身特色。为深入了解南亚动态、认知我国周边的宗教政治生态、研判“一带一路”建设中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潜力与风险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宗教成为了所谓"第四波恐怖主义浪潮"的主要动力。宗教与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是内在的,这既体现于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又可以从宗教体系本身找到根源。宗教恐怖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宇宙战争"、"表演性暴力"等。宗教与恐怖主义的联系,主要因于其认同和意识形态功能。在恐怖主义的框架中,宗教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且,由于其超自然的联系,宗教比一般的世俗意识形态更具煽动性,也更具影响力。宗教恐怖主义的本质则在于政治暴力或暴力政治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道教经典和通俗文学作品为依据研究和总结了明清时期道教在伦理观念方面的新特征以及这一时期道教在宗教伦理的传播方面的新局面。同时,文章也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宗教背景分析了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纪华传 《中国宗教》2018,(10):24-25
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首先需要社会上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种族暴力、恐怖主义,有不少是由宗教之间的隔膜与冲突而引起的。因此不同宗教或文化间的和平对话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就佛教教义看,佛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是靠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进行的,未曾因为信仰的原因而发动战争。中国佛教史上的儒释道关系,可以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这篇论文在回顾通俗文学中道教神仙形象基础上,阐释了不同时期神仙形象的变化和基本特征,并对形成这些不同的神仙形象的社会及宗教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道教的世俗化是造成通俗文学中神仙形象宗教色彩逐渐减弱,人性特征逐渐加强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从西亚北非到南亚再到东南亚宗教文明冲突的落差的分布规律,构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文明的恶性冲突与文明的良性互惠两个方面"的理论,揭露了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现实谬点和巨大理论漏洞。跨文明对话的价值就是要减少或降低恶性的文明冲突,强化良性的文明交流。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三地教缘关系的分布不仅呈现非常不同的特点,而且呈现某种落差规律——西亚北非教缘关系呈现冲突严重的局面,南亚次之,东南亚教缘关系则属于和平为主流地区,三者分布呈现次第落差的走势;三者分布的规律是从西亚北非的全球性教缘冲突走向南亚地区性国际教缘冲突再走向东南亚国内教缘冲突。这种冲突次第落差的走势规律已经成为亚洲民族宗教分布的规律。这种奇妙分布走势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第四届亚洲学学者大会”学者发言,分析了当代亚洲宗教研究的七大热点问题,并认为当代亚洲宗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多学科视角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亚洲宗教研究领域中;第二,亚洲宗教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南亚地区宗教意识形态和伊斯兰教发展问题上;第三,研究手段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第四,当代宗教研究具有对策化和应用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出版/79.00元/ISBN 978-7-5097-5554-9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南亚宗教发展态势研究》一书,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究南亚宗教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立足南亚宗教文化的历史传统,寻求当代变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南亚宗教发展态势的深入分析,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为镜,观照中国和世界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1):182-194
恐怖主义袭击与欧洲难民危机是2015年西方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如何理解"伊斯兰国"兴起的宗教渊源及其后果成为辩论的主要议题,而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保守派与左派知识分子共同呼吁坚守西方核心价值和原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时,近年来关于美国走向衰落而中国不断崛起的流行见解也开始遭到质疑。今年知识界讨论的焦点论题还包括,新时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特征与作用、"有效利他主义"运动的兴起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2)
利用互联网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煽动恐怖活动、招募涉恐人员等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其危害性并不亚于暴恐犯罪。基于传播学视角,网络恐怖主义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精准性、互动性、全球性特征;网络恐怖主义传播的结构要素包括一般化的传播主体、精准化的传播客体、媒体导向的传播渠道、极端宗教化的传播内容、辐射式社会恐慌的传播效果;其传播模式可细化为单向传播模式、"公开式"互动传播模式、"私密式"互动传播模式。基于此,可采取微观上的技术对抗、中观上的策略布局和宏观上的制度构架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