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宙本体统一于场吗?(续)──E·拉茨洛的亚量子全息场理论简介刘文海,钱兆华,周继红2、生命联系(hkconnections)在生物世界里,我们同样需要面对一些疑题:渐进的和偶然的进化不可能圆满地解释单个有机体形态发生以及物种种群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因为根据推算,由突变和自然选择这些随机过程不可能在几十亿年的时间内产生出如此高度有序的结果;遗传学理论至今还无法解释生物有机体再生器官和肢体的现象(如海绵、海胆、水爆等许多动物都有再生肢体或器官的本领),等等。生命的进化暗示了一定有某种不仅仅是机遇和遗传因素的东西在生物进化圈内起作用,那么,这里的成序原则是什么呢?在生命领域内,相互作用决定的不是物质一能量系统的基本状态,而是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中的进化方式。尽管有机体之间通过场的联系(即近联系)也还是存在的,但相对于有机体的自我联系、相似类型的有机体之间的联系、有机体和其外在环境的联系而言,它显然是次要的。后者,即所谓“生命联系”。按照S—QHD假说,有机体(以及有机体的部分和集合)将其典型的形态读入中一场中,并从场中读出相应的形态图景。读出结果的差异性有可能决定了这些系统的存在、行为和进”化,决定4一效应。何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季楚卿 《心理学报》1962,7(1):11-19
分析-綜合活动,也就是高級神經活动能以区分复杂現象的組成成分,并把它們联合成为整体的特性,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重要原則之一。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有机体起作用的。根据巴甫洛夫学說,正是大脑两半球的分析-綜合活动保証了有机体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以最精确和最灵活的适应。 早在1906年,巴甫洛夫实驗室中的A.B.巴拉金、捷廖里、別里立玆維依格等人就开始用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来研究动物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此后,伊万諾夫-斯莫稜斯基、撕基平、沃罗宁等人在这方面也作了許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未能洞察出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暫时联系的接通机制,更不足以完全揭露人的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范畴在哲学史上形成和发展的顺序的角度考察辩证法诸范畴的相互联系问题。作者首先评介了苏联哲学界在解决范畴的相互联系问题方面的几派意见,即:图加林诺夫把事物——关系——属性这些方面的相互联系当做决定性关系,契尔特科夫等把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当做决定性关系,谢伊托夫等从范畴所反映的个别物质构成物的普遍方面出现的顺序出发确定范畴的相互联系。作者认为,这几派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它们的共同缺点是企图仅仅从范畴是反映现实的普遍的方面和联系的观点出发解决范畴的相互联系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范畴也反映着认识发展的确定的规律性。但是只有考虑到范畴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才能制定出范畴间相互联系的原则。因此作者同意比布列尔和科普宁的意见,他们在制定范畴体系的时候,不仅注意到范畴反映客观现实的普遍方面和联系,而且还注意到范畴反映着认识发展的确定的规律性。范畴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但并不一定是一个跟着一个地出现的,有一些范畴是同时出现的,但出现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应当把范畴同那个使其内容得到充分发展,并使这一范畴具有典型形式的认识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从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范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呢?作者顺序地分析了古希腊和近代西方哲学之后,得出结论说:哲学史从研究个别的东西、它的个别性和普遍性开始,过渡到思考个别的东西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运动),以后又过渡到认识空间和时间是物质构成物的存在、运动和相互联系的普遍条件。在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把因果性、形式、内容、必然性和规律提到首位。然后哲学家的注意力转移到阐明所观察到的世界现象的基础(始因)上边,转移到阐明作为运动、发展和本质的普遍源泉、作为所研究客体的一切必然方面和联系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上边。最后作者认为,这种认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应当成为制订辩证唯物主义范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是依据社会和个体的关系作出的一种道德分类。社会道德也称群体道德 ,指社会实际的道德状况。个体道德也称个人道德 ,指个人实际所具有的道德或品行。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 ;同时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社会道德是由每个人的个体道德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没有不包含个人、与个人道德不相关联的社会道德。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有机体中的一分子 ,没有脱离社会、与社会道德毫不相关的个体道德。现实生活中 ,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许多问题 ,既有历史留给我们需要进一步解读的问题 ,…  相似文献   

5.
怀德海底《符号論,它的意义和效果》一书是他于1927年在阜吉尼亚大学的演讲集。全书共有三章,这是第一章的譯文。本文共分十三节。在第一节里作者提到三种符号論:(i)宗教所用的象征,(ii)写出和說出的語言,(iii)純是书写的代数符号。在第二节中他特別强調說,从感觉符号表象达到物体,此中的符号論乃是一切符号使用方式中最自然而广泛的方式。第三节是討論方法。关于方法的一般原則是:低級特征最好先和相应的低級有机体(怀德海用‘有机体’这个名詞和通常不同,他认为一个电子也是低級有机体——譯者)联系起来研究,高級特性应先和最初具备充分完善的高級特性的有机体联系起来研究。第四节說明符号論之所以易于犯錯是因为它可以引出对一些事物的行动、威情、情緒和信念,而这些事物純是观念,在世界中并沒有这符号論引导我們所設想的那些事物。第五节把符号使用下了一个定义說:当人心經驗中某些组成部分引出意識、信念、情緒与习慣而关涉到心灵經驗其他組成部分时,人的心灵就发生符号式的作用。前一套組成部分是“符号”,后一套就构成符号的“意义”。从符号到意义的过渡中所有的有机作用就叫作“符号的指示”。第六节說明符号指示的知觉所包括的全部活动是知觉者产生他自己的經驗的一种活动。在第七节討論語言中,作者說,語言使用是有双重符号指示:在說話人方面是从事物指示字眼,在听話人方面是从字眼反轉过来指示事物。作者认为人对外界的知觉有两种內容,在第八节中他只提到关于同时世界习用的直接表象,这是应用我們直接感觉向外投射而有的,它替我們决定了同时的物质东西的特征。这就是近代哲学中所說的感觉材料或素材。在第九节中作者认为知觉的經驗方式有两种,概念分析的方式只有一种。两种知觉經驗方式中的一种是叫作“表象的直接性”或“直接的表象”,另外一种叫作“因果效力”。第十节說,这两种方式的作用都是把实在的事物“客体化”。把这种方式混合为一个知觉的綜合活动就是“符号指示”。在第十一节中作者說物质的和心智的东西在經驗中是糾纏在一块的,因此沒有明显的界綫可划。第十二节是研究感觉資料和空間在直接表象中的作用。作者举出三个重要事实:(i)感觉材料如色、声、触等是依靠能知觉的有机体和它对所知觉的有机体的空間关系;(ii)同时的世界是显现为有扩延的和充满着有机体的;(iii)直接的表象只是少数高級有机体經驗中的重要因素。第十三节說,“客体化”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因为沒有实在的东西在它的形式方面完全“客体化”了。  相似文献   

6.
在认识源泉问题的讨论中,有人认为,“物质是认识的源泉”,也有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似乎这两个命题是互不相容的。虽然也有人提出这是两个相一致的命题,但并没有真正看到这两个命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之处。本文也就认识的源泉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应激和应付反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大脑的各种不同功能的相互密切关系。这包括感知和最高级的推理过程、情绪和内驱力以及控制生命所必需的一些功能,如呼吸、心律、血压和各种代谢过程。大脑的所有这些功能是相互密切地联系着的。对“我的孩子可能有癌症”这个结论的感知,以及作出这样的推理,会引起强烈的恐惧,这就会使一个人脸  相似文献   

8.
盖光 《管子学刊》2016,(4):39-44
图腾作为一种原始的混沌,既是人们崇尚、信仰及幻像体验的符号,也是一种祈福的印记,但这一切却植生于自然物及生命体的实在。如果说这其中包孕生态特性的话,那就是由"生"而化成的多重关系构成中,人的活动更依附于自然、生命,或旨在悟解自然、生命的有机性存在。我们如对图腾给予"生态"解读及阐释,显然需将图腾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其所连接的仍然是自然、生命及人之相互间的有机性关系。图腾崇尚的内质,乃至载体往往是实在的,且为跃动着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物/客体,但其又隐含"虚"体、神性及符号性,且呈现多重实体的有机组合性。这使得托举图腾形象的,那个积蓄生命力的"自然物",不仅是"和合"的生命有机体,而且有着一种超强的生态合成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探讨艺术形式的本体性及其实践渊源。形式在艺术中不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外壳或框架,而就是内容的组织方式,是内在于艺术结构之中的"内形式"。这种形式,对于艺术来说具有本体性。艺术中的这种具有本体性的形式体现为艺术中特殊的表现符号,这种符号是一种生命符号,充满生命有机体的象征性和暗示性。艺术形式的本体性来源于它作为艺术符号所负载的人类实践操作活动中所把握到的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形式结构和形式力量。  相似文献   

10.
德性伦理学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性的对人的善生活的哲学说明。德性的观点表明一种基本的真实:德性地生活对于人始终是一种可能性。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对这个基础的说明只有借助对心灵整体及其历史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前提要素的理解才有可能。这些相互联系的观点内涵对人的实践性活动的身心一致的解释,构成一种内德性的、内德性伦理学的观点。这种内在观点的缺乏引向强硬分割心灵而在理解实践活动时不能复原其整体性的倾向。整体心灵的历史性也由此丧失。被剥夺掉其实践生命内容的心被抽象为agency,作为功能性对照物的身也成为消极的、不确定的实践心灵的抽象符号。基于这种方法与观点的德性伦理学讨论不是恰当的德性伦理学讨论。它没有抓住真实。  相似文献   

11.
和词的同义关系相对的,是词的反义关系。一般说,语言中具有反义关系的一组词叫反义词。如果我们对反义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在词汇意义上既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具体说,在意义上具有矛盾关系的词,它们所表示的概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容、不可调和的关系。例如: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身是由许多庞大复杂的系统构成的。构成人的各种系统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便是人体的各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最好说明。构成人的系统因素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因为人的有机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从小脱离社会生活的人,即使有其“人身”,没有“人心”,将要成为野兽,如狼孩等。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肯定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是社会的人,不是纯粹自然的人。  相似文献   

13.
毕生发展心理学——论生长和衰退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毕生发展心理学有两个中心的命题。第一,毕生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均匀的过程,由于一些变化或运动的累加而增长。相反,从生命伊始直至老年,它一直包含着生长(获得)和衰退(丧失)之间复杂而相互联结的动力学。第二,以年龄为依据的发展框架是不适当的,因为在导致人的发展的大量因素中,有许多同历龄并没有牢固联系。这些与年龄无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杨耕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关于社会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理论。它与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一理论对社会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这一方法系列包括:1、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分析法。社会...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对辯証矛盾进行結构分析,要求在客观矛盾中区別开外在水平和内在水平。外在水平是內在水平的表现形态。在外在水平上,对立面的轉化意味着一个对立面在另一个对立面中消失。在內在水平上,对立面的轉化是相互轉化,因此真正实现了对立面的同一、相互渗透。差別、对立、两极化、冲突、对抗是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是辯証地进行思考的人也能看出这些形式,但对这些形式的确定并沒有揭示出对立面相互渗透、同一的“机制”。作者不同意把矛盾定义为一个統一的、完整的现象之中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不同意把矛盾定义为互为前提、相互制約而又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关系,而主张用“同一”、“直接統一”、“相互渗透”代替“相互作用”、“制約”等詞。他把辯証矛盾定义为某一体系的各个相互排斥的因素之間的內在的、能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这些因素的相互渗透所决定的。他反对把辯証法变为上和下、善和恶、左和右等等平凡例子的总和的所謂“辯証”經驗主义。他反对外部矛盾的提法,认为辯証矛盾始終是內部矛盾。外部矛盾所表示的,实质上不是矛盾本身,而只是矛盾的表现形式,或者甚至是事物之間的外部联系形式。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张曙光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研究社会机体不应忽略人这个主体,把握人的主体性,也不应撇开社会的总体性,──这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中包含的重要理论信息。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向着完整全面、自满自足的统一体系进化的总体化过程。这个总体化过程是人类力求把整个自在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从而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上全面地肯定和发展自己的需要所使然,而人的主体性也正是在人们推动社会有机体向总体运动的生产和交往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因此,对于人的主体性,不仅应当在与对象的客体性相互对待的意义上来理解,而且应当在统摄客体性从而指向全面性、总体性的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在共时态和历时态两个方面对社会有机体辩证性质的分析说明,第一,人类个体与社会有机体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规定互相贯通和过渡的,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社会有机体也具有人类个体的主体性;第二,社会有机体向总体的发展具有自为因果、自我超越的性质,这是人类自身的自因性和自主性的体现。而人类既作为无数自主的个人又象一个人一样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才是向总体运动的社会有机体在整体和部分真正有机统一情况下的自为因果、自我决定  相似文献   

17.
生命伦理学是上个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主要研究现代医学及生物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由于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建构方式,使得生命伦理学具有多重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基督教伦理神学、医学科学哲学、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和西方道德哲学等.上述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繁复的思想网络,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共同为生命伦理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今天,生命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处在不断丰富和演变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匡培梓 《心理学报》1962,7(1):20-29
巴甫洛夫始終把条件性皮貭抑制看为积极的神經过程,它不断地調节着兴奋过程,致使有机体的活动能更正确地适应于外界环境。因而,抑制問題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論上的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上的意义。 如所周知,作为內抑制形式之一的延緩抑制是构成人与动物的一系列行为的基础。例如,对教育工作来說,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培养儿童的坚靱性,发展善于在某个特定时間內制止自己的活动,或者在需要的时刻准时地进行活动等等的能力。这些正是以延緩抑制的发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极为复杂。既受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制约,也受学生自身素质如气质,性格特点和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方式等发展水平所影响,因此是环境和教育等外界因素和其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学、批评与乌托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探讨的三个概念(形而上学、批评与乌托邦)通常认为没有相互的联系,但是我将表明,它们是紧密相联系的。我着重论述这些多义概念的选定方面,并敢冒昧重新发掘贯穿于三者间的一种本质冲动或基本精神。首先探讨“乌托邦”。L. 柯拉科夫斯基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