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是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义从心理理论概念入于,介绍了心理知识发展的有关理论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和CIAO模型,以及自心理理论研究开始以来的各种研究方向,阐述了心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心理理论发展个别差异的研究,包括化内差异、化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心理理论发展和其它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对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概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是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 新思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文从心理理论概念入手,介绍了心理知识发展的有关理论 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和CIAO模型,以及自心理理论研究开始以来的各种研究方 向,阐述了心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心理理论发展个别差异的研究,包括文化内差异、文 化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心理理论发展和其它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对心理理论发展 研究概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这次“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我省召开,它不仅能大大地推动我省的理论研究,对我省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讨社会发展理论,是当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对社会发展的含义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也有若干派别。有一位台湾学者,将当今社会发展理论划分为三种派别。一是现代化的发展理论。这派理论将社会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朱登潮 《学海》2005,(5):11-14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7,(5):22-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宗教方面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卫 《哲学动态》2001,(6):14-17
美育的任务 ,就其特殊性而言 ,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对我国来说 ,“审美发展”(aestheticdevelopment)是一个从西方英语国家引进的美育理论概念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美育理论结合的产物 ,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 2 0世纪各种心理学理论中 ,发展心理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可谓最大 ,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不少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和实验研究报告。但是 ,无论是在美学界 ,还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 ,我国对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审美发展研究却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是依据皮亚杰…  相似文献   

7.
论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和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都是有关物物交换的理论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没有创新发展的必要 ;只有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才是指导我国收入分配的唯一有实践价值的基础理论。本文针对这种观点 ,结合收入分配理论的演变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论证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一、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在随市场经济而诞生的经济学里 ,收入分配理论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古典经济学家还曾把它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如李嘉图就认为 ,政…  相似文献   

8.
“发展问题”是现时代的一大主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研究课题,成为社会科学多维综合的“交汇点”。作为培训党的高中级干部基地的中央党校,对于这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把它纳入教学体系,是理所当然和责无旁贷的。除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课堂上讲授和研讨有关发展问题之外,从1993年秋季以来,由哲学教研部主持开设了“发展理论”系列讲座。 该讲座共有七讲。第一讲,发展理论概观。在阐明研究发展理论的重大意义,介绍国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这是过去长期未能认识清楚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改革的动力作用根源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统一;改革的动力作用集中体现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真  桑标 《心理科学》2003,26(4):634-637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了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毕生发展总体框架,接着在此框架下阐述了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理论。然后,以智力发展和才智的实证研究来支持毕生发展的理论,并对该领域的新发展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但是,20世纪60年代,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却不是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而首先是经济学。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流行后,随即流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团队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等,反而发展心理学家没有使用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而实际上,发展心理学才是真正研究生命心理周期的学科理论。至今为止,许多心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生理心理生命进行了分期。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单项的理论,没有考虑轮回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心理学家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即使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建立人生发展心理学理论,或者称为生命心理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2.
略论智力测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智力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智力测验的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受智力理论和测验理论发展的影响,当代智力测验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既有文化普遍性, 又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为了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交流的作用。亲子交流是儿童早期社会交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分别比较了抚养者的亲子谈话和儿童情景记忆的中西文化差异, 以及它们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来理解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特异性, 最后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关理论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自我意识和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简要叙述国外关于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理论 ,重点介绍社会认知理论对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 ,并对此作出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知觉符号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符号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研究者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在各个领域对该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往的研究发现, 大量的研究主要探讨语言表征、概念获得、具身情绪、推理过程、社会认知和知觉符号发展等科学问题。本文对此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特别是以实验范式发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表征的思考。最后, 对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朴素理论发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朴素心理学是幼儿朴素理论发展的三个核心领域,本体集合、因果原则集合和内部一致的知识体系则是朴素理论的三个重要成分。该文以幼儿对三个核心领域的因果认知发展为中心,以朴素理论三个重要组成成分为线索,对近期幼儿朴素理论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凌云 《学海》2007,1(3):194-201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前后期哲学基础是一致的,后期理论对前期理论不是历史发展双线论与历史发展单线论的对立,而是合世界历史理论逻辑的发展,是以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东西方双线发展论发展了前资本主义的东西方双线发展论。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国家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是他的伟大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8.
顾乃忠 《学海》2004,45(1):11-28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可分为前期理论和后期理论。马克思的前期东方社会理论以内因决定论和历史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主张历史发展单线论 ;马克思的后期东方社会理论以外因决定论和人道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主张历史发展双线论。马克思的前期东方社会理论和后期东方社会理论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 ,人们只能从二者之中择其一 ,而不可能兼而蓄之。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 心理理论一直是认知发展领域关键而充满挑战的研究主题, 儿童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是心理理论发展的标志。诱导反应范式(elicited-response tasks)的研究结果表明4岁时儿童获得心理理论, 但是自发反应范式(spontaneous-response tasks)的研究结果表明婴儿15个月大时就已经具备心理理论。自发反应范式(spontaneous-response task) 是近些年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研究范式。针对幼儿能通过自发反应范式却不能通过诱导反应范式这一问题, 已有三种相关的理论解释:早期能力掩盖说、内隐知识解释论和观点追踪解释论。未来心理理论研究应注意将自发反应范式运用于特殊儿童, 并进一步验证和研究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丁芳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3,26(5):896-897
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是继皮亚杰理论、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之后又一个有关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研究方面。心理理论意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 ,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目前 ,考察执行性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西方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试就执行性功能与儿童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以期为我国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积累资料 ,并能为在实践中指导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1 什么是执行性功能  Welsh和Pennington(1988)将执行性功能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