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在研究者往往关注胚胎的生理质量而忽视伦理选择的现象,用伦理的视角审视实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行为,赋予生命科学行为必要的伦理思想.综合各种理论流派的观点,结合临床工作,得出人们在伦理道德上比较容易接受PGD中进行胚胎的优选的结论,用以指导PGD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性别选择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在胚胎植入子宫前进行遗传学检查的新技术。它可对植入胚胎进行性别选择,从而引发了会增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担忧。通过对PGD性别选择伦理风险的分析,指出其用于医学需要时不会对性别比造成危害。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医生、患者及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避免该技术用于非医学目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非医用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性别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PGD)性别的非医学用途,尚有很多争议。从伦理学角度考虑,非医用PGD性别选择存在文化差异,在亚洲一些国家可能会引起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性别歧视等,在西方一些国家可能不存在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PGD)性别的非医学用途,尚有很多争议.从伦理学角度考虑,非医用PGD性别选择存在文化差异,在亚洲一些国家可能会引起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性别歧视等,在西方一些国家可能不存在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是保存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后剩余优质胚胎的重要手段。从个体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三个层面探讨了人类胚胎冷冻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认为其具有自身地位的伦理争议、对传统婚姻及亲子关系带来冲击、商业化风险以及剩余冷冻胚胎的应用问题。接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可以通过强化人类胚胎冷冻技术运用的伦理原则,加强对从业人员和患者的伦理道德教育,加强法律对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监督来有效规约人类胚胎冷冻技术所带来的伦理及其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较多,因此要思考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胚胎干细胞来源有四种:选择性流产的人类胚胎组织;治疗不孕症夫妇不需要的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由捐献者专门为研究所捐献的配子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由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人体细胞核移植入人或动物的卵泡内产生人类胚胎或嵌合体胚胎。用不同胚胎来源研究干细胞产生的伦理问题不同,伦理的思考和结论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冷冻胚胎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冷冻胚胎权利行使的纠纷越来越多。当人们对冷冻胚胎提出法律上的权利主张时,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是如何体现人格尊严的伦理要求。冷冻胚胎是具有人格尊严的特殊伦理物。处置冷冻胚胎应当遵循维护社会公益、优先保护人格利益、禁止买卖和有限制的试验研究三个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存在于人类早期胚胎中,具有发育多能性的细胞类型.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并治疗帕金森氏症、脊髓损伤等重大疾病.然而,由于提取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摧毁胚胎,该研究从一开始就饱受伦理争议.本文将首先理清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争议的本质,对各种观点进行详细解析,进而判断代表我国民众的伦理观念,为构建适合我国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律规制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保守论认为胚胎是"人",因而具有"位格",并享有人的伦理地位,应得到与人同等的尊重与保护;自由论认为胚胎是"物",它不是"位格",也不享有人的伦理地位。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存在着诸多的伦理缺陷。胚胎所具有的"位格"应当是一种连续、渐进的自我成长过程,因而其所享有的伦理地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呈现为一种日益递增的状态。基于人类胚胎伦理地位的动态发展性,对其开展实验研究只有遵循来源正当、医用目的、知情同意与充分尊重等伦理原则,才能取得科学研究与保护胚胎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人类胚胎伦理地位的道德两分法不具有合理性,应该从人类胚胎是“人的不完全态”着手分析他的发育连续性,并相应的考虑他的伦理地位。胚胎伦理学包含着内在的伦理悖论,所以道义论和效果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考虑“人的不完全态”的连续统,提出了中庸主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暂时不需要进行移植的胚胎存放在生殖医学中心.然而,由于各种伦理争议及社会舆论压力,生殖中心往往会困惑于“无主胚胎”的处理.2013年6月,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伦理委员会对“无主胚胎”进行了确切的定义并给出了处理意见和指导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无主胚胎”定义、“无主胚胎”现状、“无主胚胎”的处理方式及伦理争议、对生殖中心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为生殖中心在“无主胚胎”处理方面提供相应帮助.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研究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胚胎干细胞来自具有发育成一个个体潜力的人胚胎,其研究引发了一场伦理大辩论。就胚胎干细胞的概念、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将带给人类的巨大效益和研究所面临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了重点阐述,提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伦理争议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准则(建议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1年 1 0月 1 6日通过2 0 0 2年 8月 2 0日修改人类胚胎干细胞 (ES)研究是 2 1世纪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一大前沿课题。由于这项研究涉及人体胚胎的使用 ,因而引发了激烈的伦理之争。反对者认为 ,胚胎是人类生命的雏形 ,理应受到尊重而不该加以破坏。但大多数科学家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 ,认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可为治愈那些至今仍属不治之症的疾病提供美好前景从而造福人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究部的伦理委员会 ,认真讨论了胚胎干细胞所引发的伦理之争。我们认为 ,为了“医乃仁术”这个崇高的事业 ,应该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问题的调查和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对各级医生进行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认知的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为制订相关的伦理准则提供认知依据,调查是在我国东西部二个城市的8家三级医院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自愿无记名填写信息表方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医生认为早期胚胎不是道德意义的人,70%以上医生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表示支持.海峡两岸的医生由于有相同的文化根源,在对待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观点及态度上极其接近.  相似文献   

15.
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2004年1月14日<健康报>报道,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十二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这是继1998年卫生部颁布<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后,国家有关主管科研部门颁布的一个专项伦理指导原则.该文件首先指出了遵守国际国内的伦理准则与科学研究的顺利发展的一致性,明确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禁止人胚胎的研究超过14天,禁止将研究用胚胎植入人和其他动物生殖系统,禁止人的生殖细胞与其他物种生殖细胞的结合,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和胎儿组织,强调贯彻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原则,保护隐私以及要求成立伦理委员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在治疗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许多研究人员希望能够从事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这项研究可能对可移植组织用于对目前认为难以治疗或不能治疗的许多疾病的治疗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然而,由于干细胞是源自人体胚胎。这就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了治疗学研究,在胚胎植入子宫之前从人类胚胎上获取细胞以从事实验室培养和研究在伦理上能够被接受吗?不同国家的伦理委员会或国家立法机构关于胚胎研究的观点及其采取的解决办法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多元性世界里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与纯粹的私利性非伦理行为不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个体为了组织利益而实施的非伦理行为。探讨了伦理氛围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辩护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利型、关怀型伦理氛围分别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规则型伦理氛围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负向影响,道德辩护分别在三种伦理氛围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项新兴基因编辑技术,对胚胎基因设计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反对胚胎基因设计的论证包括:应当禁止父母决定子女未来、应当禁止将子女产品化、应当顺其自然、应当禁止助长歧视、应当禁止不公平分配、应当禁止浪费资源;支持胚胎基因编辑的论证包括:不应当限制人的自由、不应当禁止父母增加子女的幸福、不应当禁止不能禁止的行为等。在当前的时空范围内,"应当禁止胚胎基因设计极可能是正确的道德判断",但随着大部分人"应对"世界方式的变化,该道德判断的正确性也极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具有重大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价值和医学应用价值。关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起源自20世纪70年代,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胚胎干细胞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上。同时科学家也在想办法克服研究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植入前组织配型孕育“救星同胞”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在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前,对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检测,选择与现存患儿相同HLA配型的胚胎进行受孕,孕育一个组织配型相同的脐带血干细胞供者。在某种意义上说,该项技术的应用是创造人来获得移植组织,由此引发系列伦理争议。讨论孕育"救星同胞"这一医学实践内在需要的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