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的层面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宗教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积极成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我国基本政治方向和政治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公共生活的开展提供了价值原则和标准;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清晰地表达了公民道德的本质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既展现出不同层面的价值内涵,又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和最高价值追求,也是党和国家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又发布了《关于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意见》,要求通过宣传教育、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示范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思想和教规教义,成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  相似文献   

5.
郭敏 《道德与文明》2019,(1):116-12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道德引领既植根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一般规律和相关历史经验,又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求,构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建设的三大维度,即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的道德引领维度,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的道德引领维度,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的道德引领维度。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第二,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三,从公民个人层面来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言简意赅的12个词,耳熟能详的24个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明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4,(5):4-4
<正>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准则。"倡导自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  相似文献   

8.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使信奉伊斯兰的人成为中正的民族。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与伊斯兰中正思想的内涵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底,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公民3个层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得到了宗教界的积极响应。本刊特别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以及各大宗教的代表人士,共同探讨「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是指人们同等享有社会权益,同等履行社会义务,具有时代性、公平性、人民性、传承性、多维性等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倡行平等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公正是人类公认的基本社会政治价值观,也是法制的基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法治公正的观念。先秦法家更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法治公正进行了探索。先秦法家集大成人物韩非子的学说中即包含了丰富的法治公正思想,具体表现为:强化制度以限制权力的滥用;君臣之间以准契约关系取代父子伦常关系;法律运用的平等、公正与客观;划清公私界限,杜绝私交干预公务等。韩非子关于法治公正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6月24日至27日,为期3天的第十三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暨第十三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1名选手参加。选手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结合实际,引经据典,深入阐释,讲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与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精神内涵中相近、相通和高度契合的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 90年代 ,随着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大规模改革浪潮的出现和前苏东的剧变 ,自由、平等与正义同样成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变迁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 ,亲历了历史剧变的前东德学者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 ,并开始从理论上对自由、平等与正义问题进行思考。这一思考反映了时代问题。从历史背景来看 ,马克思没有专门对这些观念从理论上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实际上蕴涵着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价值观。传统社…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即社会公正,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也是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国际学术界还是国内学术界,从理论上分析公正或正义都不能离开自由和平等这两个范畴,因为自由和平等都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是支撑其他价值的基架。但由  相似文献   

15.
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主要观点及其错误、违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宣扬抽象的价值主体。认为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是具有共性的即不受任何社会关系决定的人。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直接对立的。 2.歪曲价值关系的实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价值关系则是抽象的人与抽象的“自由”、“民主”、“平等”、“人道主义”的关系。比如萨特说,“人即自由”,认为人的本质即自由,人类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在于它是自由的。这种抽象的价值关系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关系。 3.宣扬绝对民主、绝对自由、绝对平等是人类的价值目标。其中民主是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要求”和无穷无尽的“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为借鉴,反思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并观照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和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景和价值追求,具有整体性。  相似文献   

17.
季金华 《学海》2007,(1):136-140
随着西方社会全面进入福利国家时代,宪政理论在人权的扩张和权力制衡的理念方面获得了新的表述。当代西方宪政理论主张通过保障平等的自由来实现利益的公正分配,通过公正的程序机制实现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统一,通过司法审查实现宪政的平衡价值,通过人权法律的全球化实现人权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保护。  相似文献   

18.
李石 《学海》2023,(3):168-175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五项政治价值,也是规范现代国家政治秩序的共同价值。在数字时代,这五项政治价值的内涵及制度形式被进一步拓展:第一,传统的积极自由理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有导向数字独裁的危险,而消极自由理论在数字时代意味着网络言论自由、网络结社自由、数字所有权、数字遗产、断网权等新形式的数字权利。第二,数字时代有着诸多加剧不平等的因素,例如数字鸿沟,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导致的失业大潮,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的剥削,零工从业者缺乏劳动保障,以及数字经济中可能存在的花钱买流量、低价竞争、竞价排名等不正当竞争形式。对于数字时代的不平等问题,应通过社会分配制度的调整予以解决。第三,电子选举、网络协商民主以及舆情民主是数字民主的三种主要形式,电子选举使投票程序更为快捷,网络协商民主拓展了公共商谈的广度和深度,舆情民主则有可能扭曲民意、颠覆代议制民主。第四,数字时代的法治在立法和执法两方面都有实质性的演进,人工智能开始介入立法和执法,而大数据应用则催生了“预测警务”。第五,数字时代的程序正义集中体现为算法正义,平等、公开、准确、尊重和可问责是判断算法是否正义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牛廷涛(以下简称"牛"):牟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报纸和媒体发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您作为一位研究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使信奉伊斯兰的人成为中正的民族。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与伊斯兰中正思想的内涵同出一辙。中正也称适中。中正的本意是在两个对立的事物之间实现均衡、中和,不至于一方面独具影响而排斥另一方面或者去侵犯另一方面的权利。真主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2:143)穆圣曾说:"所有的事情以中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