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著名古刹慈云寺于一月十日“腊八节”为三名青年佛教徒举行了剃度授戒仪式。该寺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去年十二月十一日通过的有关决议的规定,在对这二名男青年和一名女青年授戒时废止了在头顶上烫香疤的旧习惯。这一改,改得好!烧戒疤又称“(艹热)顶”。据说在元代,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当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都必须(艹热)顶香,作为终身之誓。其实当时的这一规定,是为了以此  相似文献   

2.
一般人皆以为佛教弃乐求苦。例如一说到某位僧人吃肉饮酒,就觉得大不该,一听说有僧人近女色,更不得了,这是对具体的佛教徒而言;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电影《少林寺》拿僧人吃猪肉一事对佛教教义取笑,又如许多观众见到电影《少林寺》及《木棉袈裟》中的爱情悲剧而诅咒佛教的不近人情;既对个人又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近几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有一些青少年出家到寺庙,许多人因此发出疑问:现在当和尚准不准结婚?这么可惜,为何抛弃天伦之乐,去当和尚,作尼姑?好端端的有福不享,要去过那清苦的生  相似文献   

3.
邹相 《法音》2014,(11)
正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为北魏孝文帝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并供给衣食。跋陀在少林寺开创了律和禅两大传承。约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一苇渡江",至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于中国首倡禅宗,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以此因缘,少林寺被尊为"天下第一祖庭"。唐初,十三棍僧助唐有功,受到李世民的封赏;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多次驾临少林寺,少林寺皇家寺院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元蒙时期,少林  相似文献   

4.
正1979年,电影《少林寺》筹拍期间,导演张鑫炎找到王立平,请他为电影谱写主题曲,其中一个原因是王立平曾经为纪录片电影《红旗渠》编配过音乐,熟悉河南民间曲调风格,而少林寺又地处河南省内。几天后,王立平就写出了展现"牧羊女"生活的歌词《牧羊曲》。起初,他为《牧羊曲》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洛阳龙门附近收集到一方唐代禅宗僧人元珪和尚纪德幢石,2004年李文生先生曾撰《读禅宗大师〈珪和尚纪德幢〉书后》一文对其进行了揭示。其中有关录文方面存在缺字、误字及断句之误;有关元珪和尚生平事迹也可进一步补充;有关幢文中所涉及的传法谱系并不是仅"自张其目",《珪和尚纪德幢》与其师《法如行状》所载的六祖传承法系一致,是现在所见到最早的关于禅宗谱系的资料,具有重要禅宗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之所以写这个题目,是阅读了一条新闻得到的感悟。《北京青年报》2006年11月8日报道:少林寺方丈为10个吉祥手机号码开光。然后由联通公司进行拍卖。本来不过百元的手机号码,竟共拍得32万多元。其中号码为1530718888,竟卖得8.1万元。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轰动。有为之摇旗呐喊的,也有提出质疑的。少林寺方面表示,联通公司拍卖非常理想,可以将拍得的26万元作慈善捐款,给少林寺慈幼院。但少林寺不愿公开账目。  相似文献   

7.
延琳 《法音》2014,(11)
正河南嵩山少林寺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也是少林禅医的发源地。少林寺的千年传承与传奇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佛门禅宗的经典故事、保国卫民的慈悲义举、强身健体的精湛武术、历史悠久的佛门文化遗产等等,形成了千古传颂的少林寺独特文化。此外,少林寺一向有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襟怀和传统,《易筋经》、《洗髓经》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养生经典,少林佛医更有"中国佛门医宗"之渊源和美誉。  相似文献   

8.
黄全春在2008年第1期《消费导刊》上发表文章《从佛教中国化看少林寺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近年来,少林寺先后创办了实业发  相似文献   

9.
一、主语和施受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有: ①你那老和尚几曾吃他? ②师父不曾吃。这都是多义句。一解:吃的动作由“你那老和尚”、“师父”发出,是施事主语句;另一解:“你那老和尚”、“师父”是被吃的对象,是受事主语句。作为受事主语解的,当然可改写为: ③我几曾吃你那老和尚? ④你那老和尚几曾被吃? ⑤那妖怪不曾吃师父。⑥师父不曾被吃。  相似文献   

10.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4):36-37
:日蠢萎 前 桌 见三 、瘦和尚问 :你是什么人 {■@六、将军听到这话怒火陡起@一手摸到剑把上。巳七、胖和尚说:“这样的剑拔出来又有什么用?”午八、将军抽出剑准备刺向胖和尚。未九、小和尚说:“地狱之门开了!”申十、将军猛然省悟@收剑向三个和尚鞠躬。酉十一、小和尚说:“天堂的门开了!”戌《佛教文化》1992年第1、2期合刊上@“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曾用一则天堂、地狱的故事启发大家@明白了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三个和尚便有水吃了。这一次三个和尚又用简单的道理@点悟了一位将军@参看本期发表的“司马光解禅偈”@读者或可有所得…  相似文献   

11.
《周易》对《林兰香》叙事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兰香》是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它的叙事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它模仿《易经》,采用了以“数”谋篇布局的叙事方法.《林兰香》八卷六十四回,六十四是《易经》卦数之总.《林兰香》叙事以八回作为一个单元,每八回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或主题.这个故事或主题又往往孕育着与之不合谐乃至对立的因素.《林兰香》“倚数”结撰,其谋篇布局之法,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在艺术上则形成了“循环往复”之美.  相似文献   

12.
初识少林寺得益于电影《少林寺》,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电影看罢,记住了十三棍僧救唐王,记住了好听的牧羊曲,也记住了少林寺的功夫,在我的印象中少林寺与武术好像是一回事。后来又听说了达摩面壁9年的故事,方知道少林寺不仅有功夫,还是中国禅宗的祖庭。然而好事多磨,心中虽时时冒出朝拜祖庭的愿望,却没有因缘。如今缘份来了,有机会去少林寺拜访住持永信法师,可以了却一桩心愿。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且多日连阴天。从电视上看见郑州气温16度,天气晴好,心中暗喜,正是出门的好时机。在轰隆隆的火车上,开始细细地读一些有关永信…  相似文献   

13.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出生干广州的一个艺术之家。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黄伟明3岁时就迷恋上了画画,那个时候,他的生活只有丽件事,一是画画,二是看动画片。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谈》到《三个和尚》《没头脑和不高兴》,黄伟明一直都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4.
一指禅     
一指禅,是天龙禅师启悟俱胝和尚始用的一种法门。《景德传灯录》卷11《天龙和尚法嗣》条下云: 当婺州金华山(今浙江省金华县境)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一位名叫实际的居姑来到庵中。这位尼姑戴着笠子,执着锡杖,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日:“日势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师又无对。尼去后,师叹日:“我虽处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气。”拟弃庵往诸方参寻。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山,将有大菩萨来,为和尚说法。”  相似文献   

15.
高奣映著、增瑞校注本《鸡足山志》(以下简称“校注本”)现已出版。自明至今,《鸡足山志》共修了六次,即明代徐霞客《鸡足山志》、明末清初大错和尚《鸡足山志》、清代范承勋《鸡足山志》、高奣映《鸡足山志》,近代赵藩、李根源《鸡足山志补》和现代宾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鸡足山志》。除前两部志已经没有存本外,其他四部均存。其中高奣映著《鸡足山志》既征引徐霞客和大错《鸡足山志》,又有很多清代史事据范承勋《鸡足山志》编纂,内容较范《志》更详实,而且增加了“风俗”等项目,可谓集此前《鸡足山志》之大成。另外,从赵藩、李根源《鸡足…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藏十八罗汉之一的哈香尊者,是在西藏罗汉艺术受到汉地罗汉艺术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出现的。他虽然和前弘期的禅宗僧人摩诃衍拥有共同的称呼,但在艺术形象和信仰内涵上却脱胎于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补入西藏罗汉体系是在元朝末年。布袋和尚形象传入西藏后,其身份、谱系部分地被重新建构和诠释而变成西藏的哈香尊者。哈香尊者是汉地佛教因素传入西藏后,西藏人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根底,对之进行了融合与改造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17.
王志阳 《法音》2021,(1):28-32,33
虚云老和尚(1840-1959),俗姓萧,法名古岩,字德清,是近现代的高僧,对佛教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目前学术界对虚云老和尚的研究分布在多个领域,如侯坤宏《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1]、欧阳镇《虚云和尚看话禅的特点》[2]等,着重于考察虚云老和尚的禅学思想。宋颖、曾衍桃《禅诗与生态:虚云诗偈中的生态观》[3]、党晓龙《虚云大师诗歌创作特征析论》[4]等,则从虚云老和尚的诗歌创作来研究其禅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2,(7)
这次来少林寺,和上次来看大不一样了。我是1978年来的,14年了,这次看大不相同了。“您明年再来,法堂就建起来了。”有人插话。好,好。建法堂好。禅宗有句话叫做“无法向人说”。这次来了以后感到很兴奋,少林寺的许多建筑经过修建,寺修得很好。我坐在车上,远远就看见了。在少林寺,“武”字看得多。佛教呢,当然有武,少林拳嘛!但少林寺还有文。  相似文献   

19.
虞世南于武德九年(626)为法琳编纂文集。其时两人交往不足五年,然相同的经历、相似的学术趣味与思想认识令他们产生了知音之感。《法琳集》编纂适值玄武门兵变刚结束,基于稳定局势的考量,李世民废除了高祖沙汰佛教政策。在此一皇权更替过程中,法琳可能有支持李世民之举,由此法琳为太宗尊崇。这些变化《法琳集序》中有所透露。然扶持佛教只是权宜之策,不久之后皇权与佛教的冲突再次加剧。《法琳集》在贞观年间为佛教徒不断扩充,《法琳集序》被更名为"破邪论序",以法帖形式广泛传播。《法琳集》的编纂成为高祖、太宗两朝宗教政策过渡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动态     
“中国少林寺1500年文化大展”在港举办5月4日至11日,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代表团一行20多人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中国少林寺1500年文化大展”系列活动。活动包括《中国少林寺》建筑卷、碑刻卷、塔林卷三大巨著首发式等。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原文化,增强了河南省与香港各界的联系与合作,而且在非典肆虐香港一个多月之际举办这次活动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举办祈愿法会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根通法师在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主持了祈愿法会,为死于非典和受到非典侵害的人们祈祷,也祝福那些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人们安康,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