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思与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发展史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然而,对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究竟“新”在何处,或者说“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究竟应如何把握与理解,人们的解读各有不同。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蓝本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被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名称。根据它的逻辑阐释,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宇宙观,所揭示与描绘的是世界的一般图景;它回答的问题是: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当它运用这种有关世界一般图景的理论去考察自然现象与社会历史现象时,便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  相似文献   

2.
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哲学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发现,新时期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轨迹是从真理探寻演变到智慧追问,从认识论演变到政治哲学;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当前中国哲学界对政治哲学的集体关注和全面研究。我以为,这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  相似文献   

3.
如何准确鲜明地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我国哲学界一直有过热烈的讨论。近几年来,一些同志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但本文暂不评述这种观点。本文主要就邹永图同志提出的一种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现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  相似文献   

5.
四、南斯拉夫哲学界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反映和实践问题“实践派”哲学家认为反映论是庸俗唯物主义和机械论,是“消极主义”,是“一种百依百顺地维护现状的理论”。反映论这个命题是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生物这个概念根本不相容的(G·彼得洛维奇)。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列宁的反映论必须作为“机械论的直观的唯物主义”(G·彼得洛维奇)加以抛弃。反映论有六个危险性:“机械主义、消极主义、反本体论主义、柏拉图主义、保守主义和静止性”(H·弗赫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7.
苏联哲学界将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定义为:“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从实践和理论上掌握现实的形式;改造的、实践的活动或认识的、理论的活动的调节原则的体系。”(《哲学百科全书》[苏],Ⅲ)对于这样一种表述,我国哲学界似乎没有提出什么争议。然而对于如何限定哲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界线,如何认识哲学方法论的分类和功能,却有着一些不尽相同的见解。与此同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大步迈进,一些崭新的哲学方法论也不断充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但其中很多观点并未充分考虑到恩格斯的本来用意。恩格斯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最终被自然科学(实验)和工业所解决,哲学在自然界和历史中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恩格斯这一论断能够得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支持,也能得到马克思文本的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术语可以指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元理论。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构成了现代科学哲学实质上的思想先导,规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和发展方向,对当前学界的一些研究热潮具有批判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10—15年来,哲学解释学(释义学)在西方风靡一时,在西方哲学和社会各流派中,它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种情况引起苏联哲学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哲学解释学已经成为苏联哲学界研究和批判的重点对象之一,而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理解’则已成为苏联哲学界进行正面探讨的理论课题。苏联哲学界对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和“理解”问题的关注起始于70年代初。到了70年代中期,一些主要哲学刊物发表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多起来,有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80年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理解”的哲学理论问题进行正面、专题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7—8本之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确切概括。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需要突破已有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般化的理解,也就是应特别注意研究并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批判本性。就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批判理论。这是同一理论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又相互转化;缺少对于其中任何一个侧面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理论界在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大多围绕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哲学著作.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时期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在某些同志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似乎恩格斯晚期哲学中忽视或者没有主体性思想.个别同志甚至认为,恩格斯晚期把精力放在自然辩证法和事物本来面目的研究是“深化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背离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学说关注人,恩格斯学说关注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仍然非常重视主体性问题,而且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研究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有助于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12.
哲学认识的艰难常在于对自身的认识。当古希腊哲人把哲学界说为“爱智慧”时,这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思想。但由于我们通常习惯于把智慧片面地理解为“知识”或“认识”,于是对哲学便有了一个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定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然而,无论是对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邀请首都哲学界的2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大家就当前哲学研究中的迫切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研讨会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有: 一、关子马克思主义哲学 黄树森说,近年来经常有人提出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他认为,一种理论要成为科学,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二是其内容真实、正确,即它的规律和原理是经过检验而被证明了的;三是其思想必须是系统的,是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哲学都不能充分满足第二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基本上满足这三条,已形成为科学。实际上它是三门科学,即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唯物主义”之说,用以代替以往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的说法。什么叫“实践唯物主义”?各人的解释不一样。有人将它称之为“实践本体论”,但加以限制说,它只是就人类社会而言,不包括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见解。有人将它称之为“实践—元论”,认为实践之元,不具有“万物本  相似文献   

15.
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提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贯穿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中,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深刻揭示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内容、实质、途径和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因为它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6.
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的产生,表明在客观世界中除了具有数学所研究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普遍关系。这些学科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这些普遍关系的科学认识方法。这对于人类理论思维和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需要从哲学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国外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的哲学意义看法很不一致;国内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应该从系统科学中吸收什么东西,意见也不相同。本期发表的孙凯飞同志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当代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是本世纪人们发现的一条新的规律”,它“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文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研究和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很有意义。我们希望哲学界和科学界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哲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经济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话语之后 ,这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化。如果说 ,1999年以前学界更多地关注经济哲学的学科定位的话 ,那么 ,1999年度国内经济哲学研究则出现了新的进展。突出表现在 ,学界展开了对具体问题的探讨。现将 1999年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会通与融合,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我谈谈三点看法,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一问题的背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开始启动现代化的进程。在思想界,介绍传播西方思想与哲学成为时尚,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而是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然后是追本溯源,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经典,在中国都得到介绍与研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  相似文献   

19.
1945年7月的一天,我从重庆坐飞机到了昆明,去“中国哲学会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会”(以下简称“哲学编译会”或“编译会”)工作。这哲学编译会,在近代中国哲学界的历史发展中,有它独特的地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可能是仅有的一个以有组织、有计划地翻译、介绍西方哲学名著为宗旨的学术机构,它不仅主编和组织翻译出版了不少介绍西方哲学的好书,也培  相似文献   

20.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