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司不当督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凌文辁  柳士顺 《心理学报》2009,41(12):1189-1202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广州、深圳、长沙以及青岛等地区企事业单位的504名员工为被试, 探讨了上司不当督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1) 不当督导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 组织支持感在不当督导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不当督导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 上司地位知觉对不当督导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 以及“不当督导→组织支持感→促进性建言”、“不当督导→组织支持感→抑制性建言”、“不当督导→心理安全感→抑制性建言”三个中介链的效应和不当督导对抑制性建言的总效应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当下属知觉到的上司地位越高时, 上述关系及效应也越强。  相似文献   

2.
不当督导与绩效行为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拟以情绪事件理论、替代侵犯理论、归因理论为指导, 采用问卷调查、投射测验、情景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愤怒、羞愧、职场中的他人行为及自我归因在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之间的作用, 揭示其非线性的作用机制, 丰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借鉴情绪调节理论及方法, 寻求有效的不当督导干预策略, 以期指导员工走出不当督导-消极情绪-不良绩效行为恶性循环的泥沼, 同时也检验本研究关于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理论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申传刚  马红宇  杨璟  刘腾飞 《心理学报》2012,44(12):1677-1686
本研究从下属反馈管理行为的视角来探索领导与下属的社会交换过程.具体为探讨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在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对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法获得306名下属与上司的对偶数据,基于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不仅直接影响下属的绩效,还能通过抑制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间接地影响员工的绩效;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调节着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当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越低,上司不当督导对反馈寻求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临床督导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评价是临床督导的核心,而问卷测量法是评价的主要手段。重点介绍和评述了国外临床心理督导研究中测量督导过程、督导结果,以及督导师和被督导者特质等方面的问卷。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心理督导问卷的特点,并为国内研究者未来开展督导测量研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辱虐管理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以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策略, 以93名主管和369名员工为对象, 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三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行为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 但该负向的间接关系的强度对高中庸思维者而言较弱。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主管忠诚是指下属在心理上认同主管、内化主管的价值观,并表现依附行为,愿意将主管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且主动为主管付出的行为。目前,主管忠诚构念主流的测量模型包括西方的情感性、规范性和持续性三维结构模型,华人学者陈镇雄提出的认同、内化、奉献、依附、努力五维模型,以及姜定宇等学者提出的认同内化、牺牲奉献、服从不二、业务辅佐、主动配合五维度模型。影响主管忠诚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因素、领导因素和情境因素。在结果变量方面,主管忠诚与员工绩效、员工工作态度和员工工作行为等个体水平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人格因素对主管忠诚的影响、主管忠诚的负面效应、探索员工主管忠诚的动态演化以及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研究主管忠诚等。  相似文献   

7.
高中华  赵晨 《心理学报》2014,46(8):1124-1143
本研究基于个人-组织契合理论的视角, 通过对286份员工与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 揭示了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绩效(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组织认同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组织政治知觉对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可以显著调节组织政治知觉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组织认同是组织政治知觉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调节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马基雅维利主义对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是以组织认同为中介, 具体表现为被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管支持感是指员工对主管重视他们贡献、关心他们福祉的程度的总体看法。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主管支持感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与行为以及心理压力与紧张等相关工作结果变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个体特征与工作特征方面的相关因素则对主管支持感具有一定的预测力。该文对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关主管支持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加强主管支持感的形成与干预机制等三方面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晨  高中华 《心理科学》2014,37(3):729-734
本研究以来自5家公司的272对主管与员工之间的配对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员工政治自我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自我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当员工政治自我效能较低和较高时,组织公民行为都比较低,而当他们的政治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时,组织公民行为最高;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减弱员工政治自我效能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郎艺  王辉 《心理科学》2016,39(5):1229-1235
认同感和控制感出发,研究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了162名主管及其460名直接下属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对员工对主管的领导认同感有积极影响作用;领导认同感在授权赋能领导行为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所有权对领导认同感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质激发理论探讨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心理契约违背对实施辱虐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管理者人格特质与心理契约违背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辱虐管理的影响。以213份两轮时点的配对问卷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管理者的亲和力对辱虐管理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神经质则对辱虐管理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对辱虐管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心理契约违背不但调节了管理者亲和力与辱虐管理之间的负向联系,还调节了神经质与辱虐管理之间的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12.
辱虐管理, 作为负性领导的典型代表, 对员工的心理、行为和绩效乃至组织的发展均会产生显著负性影响。因此, 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辱虐管理是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自我调节理论, 以正念为切入点, 系统考察正念在员工应对辱虐管理负性影响以及预防上司辱虐管理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一方面, 采用情境实验、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干预实验检验员工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上司辱虐管理影响员工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的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 采用日志研究考察上司正念对辱虐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 并进一步通过干预实验来验证上司正念训练不仅可以预防辱虐管理行为的发生, 而且还可以随之改善员工的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预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正念在辱虐管理研究中的作用, 推进辱虐管理应对和预防研究的发展, 同时对组织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严瑜  赵颖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844-854
随着辱虐管理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受辱虐下属选择特定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有效性成为未来辱虐管理的研究方向。基于人际拒绝的多动力模型, 梳理了在不同质量LMX的关系情境中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方式, 并提出特定应对方式可能引起辱虐管理的恶性循环的假设模型。建议未来研究通过丰富下属的应对行为变量、增加人格和环境的调节机制以完善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辱虐管理的消极互动机制, 为打破辱虐管理恶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Prior research linking employee performance to abusive supervision suggests that supervisors have instrumental and non-instrumental reasons for engaging in abuse while dealing with low performers in the workplace. Drawing on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we argue that high-performing subordinates can make supervisors envious, which in turn leads to abusive supervisory behavior. Furthermore, we hypothesize supervisor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as a key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indirect positive effect of subordinate performance on abusive supervision through supervisor envy; that is, supervisors are more likely to abuse high performers when the supervisors’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is high. A multi-source, multi-wave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data collected from supervisor-subordinate dyads (N = 95 supervisors and 385 subordinates). The data supported a positive indirect effect of employee performance on abusive supervision through supervisor envy. Moreover, the indirect effec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supervisors with high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but it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supervisors with low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reducing abusive supervis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辱虐管理会对组织和员工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 因此探究辱虐管理的成因对于减少和预防辱虐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现有研究认为辱虐管理与主管的个人特征有关, 或是主管自我损耗或社会学习的结果, 也与受害者的特征有关。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框架, 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主管对辱虐管理的态度、组织内关于辱虐管理的规范以及主管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在辱虐管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辱虐管理与员工表现:传统性与信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隆增  刘军  刘刚 《心理学报》2009,41(6):510-518
研究辱虐管理对员工表现包括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和员工传统性在以上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及调节作用。以北京6家电子制造企业中匹配的283名员工和112名主管为研究对象,层级回归分析表明:辱虐管理会破坏员工对上级主管的信任,继而降低任务绩效水平和组织公民行为;传统员工对辱虐管理的耐受力更强,相对于非传统员工,传统员工较少因为上级主管的辱虐管理而降低其对主管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
主管阻抑作为一种相对隐蔽的负性领导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削弱下属的绩效表现。有鉴于此,探索主管阻抑的发生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主管阻抑。本研究基于125份两时间点的上下级配对数据,探讨了下属越轨创新对主管阻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下属越轨创新会诱发主管阻抑,主管的地位威胁感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主管权威主义取向对下属越轨创新与地位威胁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辱虐管理给建言构成的负面作用,目前少有研究从员工管理认知的应对角度去考虑如何消减这一影响。本研究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在洞察互动公平与辱虐管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深层调节这类基于认知调整的情绪劳动策略会帮助削弱辱虐管理对员工互动公平的不利作用。由于互动公平将直接影响员工向领导建言的动机,进而预测,深层调节与辱虐管理的交互会通过互动公平的中介影响员工建言(防御性和亲社会性建言)。通过对103个国企团队中530名员工分三阶段的调研,研究假设均得以验证。本文从员工基于调节认知以管理情绪的策略启发,揭示了深层调节这一对策的有效性,拓展了辱虐管理的应对视角,丰富了辱虐管理与建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Results of a study using data collected at 2 points in time, separated by 6 months, suggested that subordinates resisted their supervisors' downward influence tactics with greater frequency when their supervisors were more abusive and that subordinates' personality moderated the effects of abusive supervi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subordinates' dysfunctional resistance was stronger among subordinates who were lower in conscientiousness than among subordinates who were higher in conscientiousness, but this effect emerged only for subordinates who were also lower in agreeable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subordinates' constructive resistance was stronger among subordinates who were higher in conscientiousness than among subordinates who were lower in conscientiousness. The study'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